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二)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本框逻辑框架
探究与分享
少女的形象
鱼的模样
狮子身体的形状
人脸的形象
驼头,鹿角,兔眼,牛耳,蛇项,蜃腹,鲤鳞,鹰爪,虎掌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思考,人类是如何创造出以上这些事物的?用此思维创造出的事物,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人类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于是发明了飞机;
人类根据贝壳的原理和大乌龟背小乌龟的动作,发明了坦克。
人们看到蜘蛛织网,联想到造桥,从而发明了吊桥。
感悟: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1
联想思维的含义
1.基础(必要性)
联想思维 P99一段
⑴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喜鹊叫喜,乌鸦报丧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同步训练
1.气象学家洛伦茨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提出表明(  )
A.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必然的
B.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直接的、偶然的
C.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D.复杂性事物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
C
1.基础(必要性)
联想思维 P99一段
⑵生理基础:人脑的工作机制
人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由蝴蝶飞在花丛中时隐时现,令人眼花缭乱。联想到设计出一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方案;人们从变色龙能够适应环境色彩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的特性中产生联想,研发出了军队使用的伪装服;等等
联想思维 P99一段、相关链接
2.含义
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4.依据与作用
3.主要途径
①时间、空间途径(外在联结)②性质途径(内在联结)
相似 联想 借助事物在性质或形式上的相似性展开联想。
如:看到松柏想到坚韧的意志,看到柳絮想到雪花
接近 联想 借助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性展开联想。
如:由中国想到长城,美国想到特朗普,6月8日想到高考
对比 联想 借助事物之间相反或对立的特征进行联想。
如:由光明想到黑暗,沙漠想到绿洲,干旱想到洪水
探究与分享
你能把木头和足球,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建立起联系的关系吗?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
跨越式的联结
5.主要特征
联想思维 P100一段
(1)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
如:看到木头,可以联想到皮球,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同步训练
尝试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想,将它们联结起来。
①粉笔——原子弹
②大树——课本
③黑板——班主任
如: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如:大树——木材——纸张——课本
如:黑板——老师——人——班主任
5.主要特征
联想思维 P100二段
(2)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畅想 无拘无束地尽情想象
构想 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亦指构想的结果。
想象 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幻想 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6.评价依据和提高途径
联想思维 P100三段
(1)评价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2)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如:看到“火”字,你会想到什么?
同步训练
2. 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是( )
A.人们的联想是不是足够夸张
B.联想是否足够离奇
C.联想是否准确
D.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D
同步训练
3.由黑想到白,由一想到二,由书包想到学生……
这属于(  )
A.创新思维   B.联想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C
2
联想思维的方法
探究与分享p100
农业生产中
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难获长效
精准滴灌:既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又可以节约水资源
扶贫工作中
不能采取大水漫灌式,而应该是精准滴灌式,于是就有精准扶贫。
联想
(迁移)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就是联想思维中的迁移。
1.迁移
联想思维 P101一段
(1)地位: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2)含义: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注意】区分联想思维中的迁移与生活中的迁移:生活中的迁移的迁移是离开原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某地移至他地。例如:人口的迁移、货物的运输,风吹落叶,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1.迁移
联想思维 P101相关链接
(3)类型:
①正迁移—在功能上有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的迁移。
如: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②负迁移—在功能上有阻碍作用的迁移。
如: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阻碍作用。
1.迁移
联想思维 P101相关链接
(3)类型:
③同化性迁移—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顺应性迁移—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球”,由足球、篮球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乒乓球,把它纳入“球”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球的概念,又获得了球这一新概念的意义。
学习方言对学习普通话产生不好影响
已知鸟是会飞的,去动物园接触到了鸵鸟,管理员告诉我们它也是鸟,这时就需要把原有认知结构中的会飞去掉,扩充“鸟”的概念,也获得了关于“鸟”的概念的新的认识。
阅读能力强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
正迁移
负迁移
同性化迁移
顺应性迁移
同步训练
1.迁移
联想思维 P101二、三段
(4)作用:
①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②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③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一段
(1)地位: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2)含义: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如:人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海洋或大陆、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如龙的形象。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一段
(3)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如:美人鱼。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相关链接
(4)类型
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如:把天空中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象为小白兔、小山羊等,或者随着他人的描述,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
②有意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家缝纫机厂面临倒闭。有超前思维的厂长预计战争结束后会有大量的轮椅需求。于是,研制了残疾人必不可少的小轮椅,大量投入生产。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二段
(5)方式①形象化想象
a.含义: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b.作用: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如: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探究与分享p101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
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
.......
试着用“假如”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三段
(5)方式②“假如”式想象
a.含义: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b.作用: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
2.想象
联想思维 P102四段
(5)作用
①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如: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这束光线好像是一个空间里振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狭义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对这个疑难长期思考的结果。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思维 P103一段
①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本框小结
同步训练
4.人们听到蝉声联想到盛暑,看到大雁南去联想到秋天到来。这里( )
①运用了联想思维 ②有幻想的成分
③想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出现了思维错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在思维中构建相关事物的联系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和联想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