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七课 学会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二)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在某一电影拍摄现场,导演与一位演员有一段对话:
导演:快开始了,怎么还不做准备?
演员:拍醉酒场面,不给来点真酒,我们不能进入角色。导演:不喝酒就拍不了醉酒场面吗?
演员:当然。
导演: ......
如果你是导演,你如何反驳该演员?可用到什么思维方法?
学习导航
1.类比推理的特点、含义、逻辑形式、客观依据
2.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区别
3.类比推理的逻辑错误、实质
4.类比推理的方法
1
类比推理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 思考: 在鲁班发明锯的过程中,其思维方法有何特点?
有一次,鲁班上山砍树。鲁班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 锯就这样发明了。
带齿的野草
割破手
带齿的铁条
割断大树
1.类比推理
P64一段
(1)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特点: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
带齿的野草
割破手
带齿的铁条
割断大树
示例评析 P64
①化肥中所含的主要养分是钙、镁、氮、磷、钾,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而且,化肥呈粉末状态时,植物更容易吸收。
②石煤渣中也含有较多的钙、镁、氮、磷、钾,把石煤渣磨成粉末,植物也可以吸收。
③所以,粉末状的石煤渣也应该可以作植物生长的肥料。
(3)逻辑表现形式:
A具有属性a、b、c、d
B具有属性a、b、c
所以,B(可能)也具有属性d
2.当我们看到一头有角有蹄的野生动物,就可以从牛、羊等有角有蹄而且是食草动物的情况,推知这头野生动物也是食草动物。
1.化肥中所含的主要养分是钙、镁、氮、磷、钾,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而且,化肥呈粉末状态时,植物更容易吸收。 石煤渣中也含有较多的钙、镁、氮、磷、钾,把石煤渣磨成粉末,植物也可以吸收。所以,粉末状的石煤渣也应该可以作植物生长的肥料。
这是因为动物有角有蹄与其食草的习性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这是因为粉末状的钙、镁、氮、磷、钾与植物生长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思考:以下例子能够进行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类比推理
P64二段
(4)客观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思考:判断这两段材料是不是类比推理?
材料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有些相似,两者都是研究规律的学问。
材料2:小明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比较: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2.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区别
P64三、四段
类比 比较 比喻
区别 性质 是一种推理方法 是一种认识方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目的 得出新知识 认识两类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联系 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 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同步训练:思考以下是哪一种?(类比、比较、比喻)
①瓦特从蒸汽中的壶盖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③儿童是中国的花朵。
②较之于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的理论知识系统性和稳固性较弱,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更快。
类比
比较
比喻
同步训练
1.类比不同于比喻。关于类比与比较、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B.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推出新知识
D.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都有利于我们认识新事物
D
示例评析 P65 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犯如此错误?
传说伯乐的儿子曾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对照其父在《相马经》中所说的好马特征: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并对其父说,他发现的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只是蹄子不够大!伯乐哭笑不得。
马和癞蛤蟆表面上有些性质相同
它们本质属性上也相同
×
3.类比推理的逻辑错误
P65 示例评析
①类比推理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②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p65探究与分享 思考:仿生技术所使用的思维方法?
模拟方法(类比推理)
2
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方法: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P65二、三段
具体
方法
结构
类比
功能
类比
条件
类比
从导致对象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
同步训练:下列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①用叩击木桶,听声断酒量,到用叩诊方法诊断病情。
③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
②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功能类比
结构类比
条件类比
④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
——振动陀螺仪的发明。
结构类比
2.类比推理的实质
P65 一段
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3. 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
P66一段
①类比的根据(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越好
例如:人们在研究新药时,往往在狗、兔子、老鼠等动物身上做实验,因为这些动物比其它动物与人类有更多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如果用低等动物做实验,则因其与人类的相同属性较少,难以得到可靠的结论。
3. 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
P66一段
②类比的根据越接近本质属性越好
例如:地质结构与生成石油密切相关。(本质属性)
李四光由我国东北、华东等地区与中亚地区相似的地质构造推论我国东北、华东等地区有大油田的类比之所以可靠。
3. 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
P66一段
③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例如: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类比,他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 月球上也有生物。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
4. 类比推理的作用
P66二、三段
①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如:瓦特类比蒸汽中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人们类比苍蝇翅膀的功能,研制出用于火箭和飞机导航的振动陀螺仪;
......这些科学技术创新都是运用了类比推理。
4. 类比推理的作用
P66二、三段
②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如:食物取名字和菜本身完全不搭边有很多。小王气呼呼地问餐馆老板:“我要的鱼香茄子,可是菜里怎么没有鱼?” 老板笑呵呵地回答:“难道你还指望从老婆饼里吃出个老婆吗?”小王终于想明白了,一场纠纷就此得以避免。
p67一段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在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方面,类比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5.综合运用逻辑推理
本框小结
同步训练
2.狗的嗅觉十分灵敏。科学家从狗的嗅觉器官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中得到启示,设计、制造出一种气味电子接收机。它能够测量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气味浓度,捕捉各种金属的气味,帮助地质工作者比较精确地探寻矿藏。人们从狗的嗅觉器官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中得到启示,设计出气味电子接收机,实质上是运用了(  )
A.类比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
C.不完全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A
同步训练
3.达尔文曾根据植物自花授粉的后代较弱的事实,得出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体弱多病的结论。达尔文应用( )
A.演绎推理
B.简单枚举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D
同步训练
4.当我们看到一头有角有蹄的野生动物,就可以从牛、羊等有角有蹄而且是食草动物的情况中,推知这头野生动物也是食草动物。这表明()
A.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B.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C.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秩序
D.类比推理结构具有普遍的保真性义
B
5.美人西施心口痛,用手按住胸口,皱起眉头,丑人东施见了感到这个神态很美,回到村里,也仿效而为,自以为也很美。哪知,村里富人见了赶快关上门,穷人见了赶快拉着妻子走开。这一类比推理 ( )
A.错误在于类比时不考虑对象的本质差别,仅仅根据表面的相同而推出其他情况的相同
B.错误在于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共同属性过少(数量不足)
C.错误在于没有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
D.错误在于结论与该对象其他属性相矛盾
A
6.在某一电影拍摄现场,导演与一位演员有一段对话:
导演:快开始了,怎么还不做准备?
演员:拍醉酒场面,不给来点真酒,我们不能进入角色。
导演:不喝酒就拍不了醉酒场面吗?
演员:当然。
导演:那下一场拍服毒镜头怎么办?那你岂不是真的要服毒了?
导演话音刚落,演员马上乖乖地去做准备了。
材料中的导演在对话中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在此题中现实意义是什么?
提示: 类比推理。
现实意义: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导演根据演员的观点与逻辑,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得出了“要演服毒镜头,就要真的服毒”的谬论,让演员无可置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