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山东专用)(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山东专用)(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①凸透镜和凹透镜
1
会聚
发散
不变
焦点
【状元笔记】
②三条特殊光线
1.(2023·四川达州节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某学
校开展了“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活动,其中有同学提到不能将矿泉水瓶随
意丢弃在森林,这是因为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或
“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从而点燃枯叶引发火灾。

会聚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是常考点!
平行光聚焦法测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2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2.(2022·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
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
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
3.(2023·泰安)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②第1次实验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④当u=11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4.(2023·江西)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
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D
5.(2023·湖南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
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B
此考点是常考点!
【状元笔记】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且是倒立的,物、像在凸透镜两
侧。
虚像: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且是正立的,物、像在凸透镜同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焦距分虚实,二焦焦距分大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成实像,
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像变高是由于物体靠近引起的;
透镜上有异物时,异物离透镜的距离很小,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眼睛及视力矫正
3
凸透镜
倒立
凹透
凸透
6.(2023·烟台)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
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矫正近视眼时,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B
7.(2022·东营)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
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
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8.(2022·黑龙江大庆)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状元笔记】
认识光路图和矫正光路图很重要!
解透镜作图方法的模板
1
(2023·烟台)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1.(2023·威海)从光源A点发出的一束光其传播径迹如图所示,请再画出从A点发出的另一束光的传播径迹,以此来确定A的像点并标为A′。
2.(2023·重庆B卷)根据画出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3.(2023·四川南充)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4.(2023·四川凉山)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在水下有一块平面镜M,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过P点,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的模板
1.利用图示法熟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2
2.利用类比法,将新器材类比为“烛焰”“透镜”和“光屏”解题。
(2023·黑龙江绥化)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
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 cm
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 cm
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 cm
C
5.(2023·内蒙古包头)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B
6. (2023·湖北荆州)2023年5月11日,我国发射的天舟
六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空间站组合
体上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沿直线传播
B.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实像
C.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小
B
7. (2023·湖北黄冈)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
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 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
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 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8. (2023·潍坊)(多选)2023年2月哈工大宣布突破EUV光
刻机关键技术,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
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若图示中掩膜上的电路图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实像
B.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D.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AB
9.(2023·陕西A卷)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
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
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
立、缩小的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
所成的像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10.(2023·湖南怀化)智能手机扫码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手机摄像头相
当于 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
中所成的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图乙,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 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应用是 _______(选填“投影仪”
或“照相机”)。
凸透镜

放大

投影仪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的组装和调节: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处于________。

2.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刻度尺读数:读焦距、物距、像距。
(2)用________ 垂直照射凸透镜,在透镜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________ 的光斑,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焦距。
(3)当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中心距离的________即为焦距。
3.根据物距、像距判断成像的特点。
4.根据蜡烛或光屏的移动判断透镜成像的特点。
5.根据成像特点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分析、评估与交流】
6.实验过程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变化及调节: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方移动。
调整方法:(1)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2)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
(3)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________移动。
7.光屏接收不到像的可能原因
(1)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 ;
(2)烛焰在________ 以内;
(3)烛焰在________上;
(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的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8.虚像的观察位置:人眼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9.凸透镜缺损或被遮挡对成像的影响:成像性质________,只是像________,但仍是________ 像。
10.光路的可逆性:当成清晰放大的实像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________的像。
11.凸透镜前加镜片的相关判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1)加远视镜片(凸透镜):光屏应________透镜;
(2)加近视镜片(凹透镜):光屏应________透镜。
12.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后像的变化及光屏的调节方法(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
(1)换用焦距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光线提前会聚,像变小,________________ ;
(2)换用焦距大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弱,光线延迟会聚,像变大,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13.(1)当u>2f时, f(2)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
(3)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4)当u(5)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参考答案
1.同一高度
2.(2)平行光 最小、最亮 (3)一半
6.上 (1)上 (2)上 (3)下
7.(1)不在同一高度 (2)一倍焦距
(3)焦点
9.不变 变暗 完整的
10.缩小 11.(1)靠近 (2)远离
12.(1)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2)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2023·湖南衡阳)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
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
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_________。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
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
规律工作的。
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
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
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
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可逆
近视眼
【拓展设问】
(6)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小明用焦距为 5 cm 的凸透镜在原位置替换凸
透镜,要使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 (选填“靠
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7)实验时,若用一张纸片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光屏上_____(选填
“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靠近

(8)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
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C
(9)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
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保持
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
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蜡烛燃烧变短
向上
(10)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
当远眺,使晶状体变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
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的钟拍得更大一些,
应该把相机镜头 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伸”)。

向前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