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旗帜鲜明的聚焦人物思维这个话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全文尊重原著表达,用叙事的方式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历史现场,还原了细节及历史人物原型。全文以孙膑的谋略为主线,引领读者亲历人物谋略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孙膑的智慧,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从而提升思维水平。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自相矛盾》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了我们“其人弗能应”的原因,再现了人物因思考片面而夸大其词,陷进自相矛盾的思维泥潭;第三篇精读课文《跳水》则展现了船长危机时刻快速决断救下孩子的过程,船长行为背后的思维过程再次体现了“全面分析问题情境,选择最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也印证了其优势和可迁移性。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可能遇到的险情,即为一个个问题情境,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思维模型将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建构、迁移。因此本单元的大概念就可以确定为——人物解决问题的智慧。【教学目标】1.认识“策、荐”等 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 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 8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教学重难点】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课前板书(课题、思维)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第一题,答案只有一个字,注意看,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第二题难度升级,答案是一个四字成语,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同学们,其实从观察到分析这就是思维的过程,希望这节课,你们能一直保持思维的状态。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司马迁的脚步,走进史记中的《田忌赛马》,去感受思维的花火,触摸智慧的结晶,齐读课题。一、任务一——读懂思维的故事同学们,还有两个月我们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在此之前我们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为六一儿童节甄选最佳节目。我和你们的王老师决定我们班出演的剧目就是《田忌赛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我们的课本剧寻找角色谁找到了?你找的很全面,那么他们之间的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师:同学们,我们找准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你能简单说一说吗?【预设: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出谋划策,在和齐威王赛马中取得胜利的故事。】师:同学们看,我们理清人物的关系就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我们的剧本框架也构建好了。同学们,深入的了解故事内容是我们讲好故事演好故事的基础,下面我们到比赛现场看一看比赛情况,大家一起来读,注意读的时候不拖音,不抢拍,读好上中下(课件出示)谁还想读,同学们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那么在以往的比赛中齐威王和田忌谁的胜算比较大?(预设)齐威王的胜算更大,他是一国之君,而且马的脚力比其他人的略胜一筹,既赢在权力,又赢在实力,所以田忌获胜的机会很渺茫,胜算不大。师:可今天的比赛结果是这样的,请你们两个来读,你来读黑色部分,你读红色部分。配合的很有默契,那同学们在今天这场比赛结果怎么样?预设:三局两胜二、任务二——探究思维的密码(一)推演孙膑的思维过程【师】在以往的比赛中田忌的胜算很渺茫到今天三局两胜的结局,田忌赢在哪里——就是田忌按照孙膑的建议,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你太厉害了,找到了关键因素)那么比赛双方是如何对阵的?请同学们快到文中圈画出来,然后在连一连课后习题,连完就坐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对阵的?师评:这么短时间就能记住,你太厉害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他们的对阵(板书)情况,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同学们我们看齐威王的出场顺序是按照上中下的顺序,田忌是按照下上中的出场顺序。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孙膑会安排这样的出场顺序呢?先拿出共学单,先填写他们的对阵情况,再来推测孙膑的思维过程。【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一说孙膑为什么会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呢?(二)分析原因,图示展示思维过程如此妙计已在心中,难怪他胸有成竹的对田忌说:一起读抓住胸有成竹你会读的更好,你读出了孙膑的自信,你能带着动作来读吗?真是信心十足。(三)献上计策,对话说说思维过程。来来同学们,现在我就是田忌,你会怎样和我说呢?谁来试着说一说。(你得小声点说,小心隔墙有耳)师: “妙啊,妙啊,先生您太厉害了,难怪每次我都输,就找你的办。 ”同学们看,通过揣摩孙膑的思维,想他之所想,我们的剧本就更加丰满了。(四)创设情境,重现思维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常说神态描写就是人物内心的自然流露,演好人物我们就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一起找一找田忌神态的句子。同学们,田忌的神态在一场场比赛中推进的,还有一个人估计他的心理是波澜起伏的?谁,是的齐威王,他会有何反应?谁来说说看。三、任务三——讲演思维的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让我们的故事更加生动,同学们是时候展现你们演技的时候了,谁想演孙膑,谁想演田忌,谁想演齐威王。好其他同学前后四个人或三个人一小组演一演。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他们三个演的也很有趣,同学们,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故事也要尊重历史,那么齐威王会真的生气吗?是的,他不会生气,反而更加高兴,能拥有这样一个智慧超群的军师。课下同学们可以把我们课上所说的,所想的,所做的,再结合我们的历史把这个剧本完善一下,争取把这个课本剧搬上六一舞台上。四、任务四——拓展延伸师:在这场赛马比赛中,孙膑在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后,敢于打破常规思维,采取相应策略,最后赢得比赛。可见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看似简单的赛马,其实是一场思维的比拼和智慧的较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你也一定可以顺利化解难题。孙膑被任命为军师后,他和田忌一起守卫着齐国的安宁,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就用“围魏救赵”,这个妙计挽救赵国于水火之中。课后大家继续阅读,再次来感受孙膑的智慧。师:课堂总结同学们,历史上有很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兵法有云“上善伐谋”谋略对于一场战争来说至关重要,东汉末年,曹操靠一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成为一代枭雄。空城计中,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巧用自己的智,与司马懿的疑让蜀国化解危机。郾城大战中,岳飞在敌方精锐重甲的围攻下,砍断马腿,攻其薄弱之处,最终杀得敌军尸横遍野。课下请同学打开历史的大门,走进《史记》走进《孙子兵法》,走进《孙膑兵法》。去感受智慧的魅力,思维的魅力。下课!《田忌赛马》测评练习一、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第一场:田忌用,()齐威王用,()结果()。第二场:田忌用,()齐威王用,()结果()。第三场:田忌用,()齐威王用, ()结果()。二、用关联词把下面三句话合成一句能说明田忌转败为胜原因的话。(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3)田忌只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三、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田忌赛马》课后反思一、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田忌是怎样赛马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田忌为什么能取胜。通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白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在此基础上导入“孙膑献计”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了解人物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赛马前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田忌、孙膑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进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学习,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没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果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以图片、动画、放音乐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设备上,既充实了教材的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小组合作环节没有照顾到学困生。部分基础知识薄弱、反应慢的学生却不知从何想起、从何说起、从何做起。那些爱发言、愿意表现自我的孩子表现用心。结果会导致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