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3.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4.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教学难点】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教学方法】分析 讨论 观察实验【器材准备】凸透镜、凹透镜若干组、演示用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 视频播放三星堆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文物“纵目青铜面具”,“面具”中纵目的眼球外凸长达16CM,象征着当时人们拓展视力范围、认识宇宙的强烈愿望。今天我们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早已能看清楚很多遥远的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并且还能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微小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帮助我们拓展视力范围、认识宇宙的工具:望远镜与显微镜。 二、新授课 (一)望远镜 活动一:观察望远镜 利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活动二: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将凹透镜靠近眼睛,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观察稍远处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伽利略望远镜 活动三: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用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稍远处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调换两个凸透镜的位置,看较近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所看到物体又会有什么变化? 开普勒 天文望远镜 (二)显微镜 显微镜 活动四:自制水滴显微镜(学生自行完成书中96页的学生活动) 以小水滴作为物镜,再用一凸透镜作为目镜,观察水滴下的白纸上的红色箭头,缓慢调节水滴与箭头的距离、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可观察到红色箭头的放大的像。 总结:显微镜与开普勒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不同的是:显微镜的物镜焦距______(大于/小于)目镜焦距;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______(大于/小于)目镜焦距。 活动五:生活物理社会 (学生阅读课本95页的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 展历史) 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校本作业】<基础知识>1.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 组_________组成。2.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望远镜一定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一定要直接对着太阳观察,否则光线太弱看不清楚C.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大D.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3.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天文研究的是 ( )A.伽利略 B.开普勒 C.牛顿 D.哥白尼4.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关于水滴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能力提升>1.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__ (分别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了,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2.关于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焦距较短 B. 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C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D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短3.显微镜与开普勒望远镜比较,不同的是显微镜 ( )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焦距较长C物镜的焦距很长,目镜焦距很短 D成的像是倒立的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5.将写有字母“b”的透明纸片移到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 B.p C.d D.q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