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滑轮【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5.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6.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7.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1.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2.滑轮组【教学难点】1.定滑轮、动滑轮的杠杆本质2.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总结法。【器材准备】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面。【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2.出示用滑轮或简易吊车吊起木料的挂图,并询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3.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们为何省力的原因呢? 二、新授课 (一)认识滑轮 1.出示学校升旗时的图片或多媒体播放升国旗时的情景。 2.出示工人吊木箱时的图片或多媒体播放吊木箱时的情景。 3.告知学生滑轮的两个种类。 4.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二)探究定滑轮特点 1.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己经认识了动定滑轮,也知道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滑轮,这也是由于定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决定的,那么动定滑轮它们在特点上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一起来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2.教师对学生的方案的进行总结,概括出实验步骤。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定滑轮使用时的特点。得出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三)探究动滑轮特点 1.师布置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 2.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4).学生自己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提问:使用动滑轮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定省力一半吗? (四)认识滑轮的本质 1.定滑轮本质 (1)要求学生自己况读课本中的读一读内容。 (2)再次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的情景。 (3)作出右图定滑轮中各个力的力臂。 2.动滑轮本质 (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读一读内容。 (2)教师演练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3)作出右图定滑轮中各个力的力臂 (五)认识滑轮组 导入:我们通过学习己经知道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动滑轮可省力,便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两者都需要改变,这时人们往往把这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构成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请学生说出下列滑轮组中各力F的大小(物重为G,绳重和轮重及摩擦力不计) 2.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校本作业】<基础知识>1.如图所示,甲、乙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分别用两装置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B.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的3倍C. 乙拉绳子的速度是甲拉绳子速度的2倍D. 甲拉绳子的距离等于乙拉绳子距离的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 B.C. D.3.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手的拉力关系为( )A. FF B. FF C. FF D. 无法确定4.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100N的重物,两个相同的滑轮的重力均为20N,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端拉力F为40NB.若物体上移0.5m,则自由端移动1mC.顶部与定滑轮相连的绳子拉力为140ND.若自由端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用F将重为100N的物体沿水平匀速移动10cm(不计滑轮重和各种摩擦力),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20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为50NB.拉力F为10NC.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30cmD.该滑轮组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7.如图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则图中的拉力F=___________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物重G=300N,拉力F′=___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6m,则物体被提高了___________m。8.如图所示,小亮用滑轮组将装修材料运到楼上,请用笔画线帮他组装最省力的滑轮组。9.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物体B的重力的示意图和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