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明确考纲】1、理解 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七上P83-84)。2、运用 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七上P56); 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七上P57-59)。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七上P68、69、72、74、78)。【梳理知识】 这一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其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朝:(一)秦统一六国 七上P561、统一的经过: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嬴政被称为秦始皇。2、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统一新局面。(2)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3)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快了民族融合,统一的趋势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七上P57-59(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其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了隶书。(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4)思想上:“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同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社会恐怖。)(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于抵御匈奴。(抵御了匈奴南下,同时加重人民的徭役负担,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6)民族关系上:统一东南、岭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加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秦统一文字 秦统一货币(三)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功:(1)他顺应历史潮流,攻灭六国,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符合人民的愿望;(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首创郡县制,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3)他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巩固了统一,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4)他开发边疆地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打下基础。2、过:秦始皇也是一个暴君,他在位期间,实行暴政,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和严刑峻法,使得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社会恐怖,使我国思想文化遭受极大的损失。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但仍称得上“千古一帝”。二、西汉(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因:(1)客观原因:西汉初年几位皇帝的努力,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如:文景之治;(2)主观原因:汉武帝自身的雄才大略。2、主要措施及其作用:(1)政治上:七上P68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②鼓励推荐人才,破格录用有才能的人。(大大改善了用人制度)(2)思想文化上:七上P69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注:以上措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经济上:七上P72、74①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广进步的农业技术,限制大商人的活动。(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阻碍了商业的发展)②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有利于北方边境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七上P78-79(5)民族交往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汉朝的兴盛)七上P82-833、意义: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我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 汉武帝 汉代讲学图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二)评价汉武帝1、功:他在汉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西汉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在位期间,西汉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建立统一国家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他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汉武帝开拓的疆域,为今天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2、过: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国力耗损。3、总评: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三)丝绸之路丝绸之路1、概念: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再转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就是丝绸之路。2、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3、在促进中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它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①商品流通:A、中国输出的商品有丝织品、铁器、丝绸等;B、输入的商品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等。②科技文化交流:A、中国外传的科技文化有冶铁和凿井技术等;B、传入的有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2)作用: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