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框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居民收入的丰富来源,明确我国是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由此增强对我国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科学精神:能够准确判断个人收入的来源,综合、理性地分析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3、公共参与:自觉主动关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能够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言献策;确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劳动观,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确立该制度的原因;我国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2、学习难点:准确判断个人收入的来源;理解三次分配的区别。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进行分配?2、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3、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性质在4.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5、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和原因6多种分配方式的意义:7个人获得收入的途径8.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要求9.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达标检测1.推进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务院国资委在启动“科改示范行动”中,要求各地各企业打破科技人才薪酬待遇“天花板”,实施创新激励政策,强化创新成效与薪酬对标,向关键岗位、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对该做法的传导效应,认识正确的是( )①增加有突出贡献科研人员的工资→提高突出贡献科研人员的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②强化创新成效与薪酬对标→调动企业科研人员积极性→助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对关键稀缺人才提供住房→增强企业对关键人才的吸引力→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增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S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该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分红。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②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③完善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更公平④坚持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这一扣除标准提高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B.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实现共同富裕C.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D.个人所得税改革→财政收入减少→影响财政作用发挥→不利于改善民生4.2023年9月19日,湖北首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在咸宁颁发。这是继该省颁发全国首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后,又一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效,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再分离”。对颁发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的积极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A.明确土地经营权物权保护→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激发农村生产要素内在动力B.确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C.稳定农民土地经营的预期→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D.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再分离”→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5.2023年“国家账本”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100625亿元、增长3.6%。关于具体的支持项目,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安排资金1770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资金1091亿元;困难群众补助补贴1567亿元;学前教育发展250亿、增加20亿。”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表明我国在202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②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③完善第三次收入分配,加大就业和社会救助,扎牢社会保障网④发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才能形成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下列能够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以促进居民增收的合理建议是( )①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流转制度②政府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取缔过高收入③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④建立统一的要素市场,畅通要素供求渠道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我国要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鼓励城乡居民购买商业保险 ②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健全退役军人军烈属保障制度 ④为农户的农作物购买社会保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十三五”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保障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②社会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④社会优抚是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9.2021年6月10日,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功能。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求社会成员合理分担责任B.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了全民覆盖C.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层次很低D.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确保社会成员无任何就医负担10.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同时去雇主化、劳动关系灵活化的特征,也使得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无法获得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对此,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强化对新业态员工的特殊保障 ②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领域 ③织严织密社会保障网 ④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质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