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题: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基本情况,识记这2种社会形态各自的生产关系特点,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能够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增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
2、科学精神:能够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基本情况,及各自生产关系的特点
自主学习
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私有制产生的过程。
3.归纳奴隶社会的阶级对立、主要矛盾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4.国家的产生和本质。
5.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6.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这两个条件是通过什么手段形成的?
10.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完成的重大意义。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1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达标检测
1.高一某同学对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特点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B.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支配其大部分劳动产品
C.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有人身自由
2.穿越剧(剧情涉及时空穿越的内容和元素的影视剧形式)以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给创作者以足够的操作空间,但也存在肤浅、对历史解读不够严谨等问题。下面是一些穿越剧片段,你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①他们(原始人)把我说的话一字一句记录下来,但是字写得歪七扭八
②我把手表摘下奖给一个原始人,但他把手表砸碎分给大家共享快乐
③商朝军队抽出青铜剑,向敌人杀去
④一个奴隶走过来说节气到了,家人等着他回家收庄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通常所说的阶级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全部土地,那就有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工厂,拥有股票和资本,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这些工厂里做工,那就有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由此可见(  )
①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③农民阶级和无产者阶级都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22年秋天,在广东省海丰县一座别墅门前,聚集了大量佃户,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高举着手里的地契说:“乡亲们,你们祖祖辈辈在这土地上干活,它们早就该属于你们了,拿着吧,这是你们的权利。”然后将地契全部烧毁。他就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导者——彭湃。材料中的“地契”(  )
①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和农民
②生动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关系发展
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④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通观世界历史进程,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自身开始的;在亚洲,中国跨越了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在非洲,许多民族从奴隶制甚至从原始社会直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因具体国情的差异,各国、各民族突破规律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更替
②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各具特色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趋势
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④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7.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也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下列生活状况在原始社会末期能够见到的有( )
①个体劳动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②氏族成员在氏族中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活资料
④相毗邻或利害一致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使劳动力成为买卖的商品
④先进的生产工具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必备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只能用简单石器和木棒等生产工具采集植物,猎取动物,到了氏族公社晚期,人们已经能够制作石斧、石锄和带尖石的枪矛,还发明了鱼钩、渔网等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产品不断丰富起来。这表明( )
A.生产工具的改进加剧了贫富的分化
B.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工具的改进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10.古代埃及建造法老胡夫的陵墓大金字塔时,由10万人组成一班,每班服役3个月,共用了20年才建成,这在原始社会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材料表明( )
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奴隶主阶级能够集中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组织规模较大的生产协作
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