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1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同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体会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与“不变”的关系,认同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个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通过学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辩证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新时代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和基本国情的不变及其关系。
2.学习难点: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关系;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主学习】
1.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2.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 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5. 新时代应该怎样一以贯之的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7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是什么
8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基本要求?
9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0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达标检测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要切实弄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提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思想,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新时代10年取得的成就表明( )
①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明显超越资本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判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显著标志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促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根本原因
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决定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方面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决定着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进入新时代(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生改变
④意味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经改变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现了全面小康
②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生了变化
③解决主要矛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强大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 (  )
A.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
B.调整生产关系,完善我国经济制度
C.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D.完善分配制度,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8.习近平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连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先进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
③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国际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22年10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中央综合展区内4个昂扬向上的“箭头”抓住了所有人的视线: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到114.4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从11.3%到1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到3.51万元,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4.4万亿元到39.1万亿元。这些亮眼的数字意味着( )
①我国跻身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彻底改变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中国的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现成的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首次设立维和部队方队。从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来看,在阅兵队伍中出现维和部队方队主要表明我们这个新时代(  )
A.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B.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C.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