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广东专用)第八讲 压强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广东专用)第八讲 压强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1
课标导读
课标 要求 2.2.8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近五 年广 州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年份 题型 分
值 难易 程度 考点 备注
2023年 填空题 3分 中等 大气压
强,流
体压强
与流速
的关系 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了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系,利用水柱测量大气
压强的方法
近五 年广 州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年份 题型 分值 难易 程度 考点 备注
2022年 选择题 3分 中等 流体压
强与流
速的 关系 以选择题的形式,突出对学
生能力的综合考查,在本题
中,基本融合了压强知识的
核心概念
2021年 — — — — —
2020年 — — — — —
2019年 — — — — —

题 规
律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近五年广州市中考考试
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属于低频考点,从知识和能力要求来
看,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达到课标要求的能力要求,总体难
度要求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课标要求,在平时
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能因为中考考试的频率较
低而降低教学要求。学生备考也一样,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方法
的掌握,落实对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形成。
2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1)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墙面之间,
内外压强 ,吸盘便 (选填“能”或“不能”)贴在光
滑的墙面上。
相等 
不能 
(2)如果把悬空倒置的塑料管上端扎一个孔,使上端跟大气相通,
上、下端大气压强 ,水就不能留在管中。
(3)如果把杯口密封起来,使空气不能进入杯内,我们能否不断地吸
到饮料? ,以上这些实验现象证明,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大气压强简称 或 。
相等 
不能 
大气压 
气压 
知识点2 大气压强的测量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现象:铁桶被压扁了。
分析:铁桶发生了形变,说明铁桶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
力物体是大气,因而可以说明铁桶的形变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的。
  (1)实验名称:托里拆利实验[这个实验最早由
(国家)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
  (2)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大气压的数值等于玻璃管中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
意大利 
(3)标准大气压p0=ρgh=1.36×104 kg/ m3×9.8 N/kg×0.76 m=
1.013×105 Pa,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Pa。
1×105 
知识点3 气压计
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1)自制气压计原理:
p内=p大气+p液柱,
p内=p大气+ρ液gh。
将自制气压计从楼下拿到楼上(从山下拿到山上),由于p内不变,外界
气压减小,所以p液柱会增大,而液体的密度ρ和g不变,因而h增大。
(2)气压计类型: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水银
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用得比较多的气压计是金属盒气压计。
知识点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手握如图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
吹气。
现象:两张纸相互向中间靠拢。
原因:纸内外侧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纸向中间靠拢,说明纸外侧大气
压强大于纸内侧大气压强,又因为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纸内侧空气
流速大于纸外侧,因而可以总结为:在气体中, 的位置,
压强越小。物理学中,把具有 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在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流速越大 
流动性 
知识点5 飞机的升力
  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气流被机翼分成
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气流的
速度较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下方气流的速度 ,
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大。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
而有 ,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较小 
较小 
压力差 
3
能力提升
核心考点1 大气压强
例1:根据下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
海拔/km 大气压/(×105 Pa)
0 1.01
2 0.80
4 0.62
6 0.47
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105 Pa) 水的沸点/℃
1.01 100
0.71 90
0.44 80
0.36 75
(1)已知广州最高海拔约为1.2 km,是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
顶。通过表1、2判断天堂顶水的沸点可能是 (填编号)。
①75 ℃   ②83 ℃   ③92 ℃   ④100 ℃
③ 
(2)徒步爱好者在海拔2 km的地方搭起一个帐篷,帐篷顶部的面积约
为2 m2,请你结合表1的信息计算帐篷顶部感受到大气的压力
为 N;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帐篷压塌呢?请分析原
因: 。
1.6×105 
帐篷上下都有大气压,两者相互抵消 
例1:根据下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②在B地拍下的实验照片应该是 (选填“甲”或“乙”)。
甲 
(3)王老师在A地和B地用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演示托里拆利实验(B
地海拔更低),拍如图的甲照片和乙照片,但他不知哪张照片对应哪个
地点拍下来的。请你帮他判断;
①甲照片的实验表明当时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
的压强;乙照片的实验表明当时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高的水银
柱产生的压强。
750 
740 
例1:根据下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题思路:通过查表1,可以初步判断海拔一千多米大气压的大小,再
根据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作出判断和选择。
[练习1](2018 广州改编)(1)图1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
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734 
(2)关于图1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否认大气压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 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
①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2中 的现象,你的判断依据是
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
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而酒比水易变成气体,则装酒的玻璃管内气体
应更多,液面下降也应更多 
甲 
玻璃
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2中 的现象,你的判断依据是

丙 
管内
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
根据p=ρgh可知,
p大气不变,ρ水>ρ酒,应有h水<h酒 
[练习2]如图是一位实验员在我国某平原地区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的实验
图,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测得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 mm高水银
柱产生的压强。
(1)请在图中标出760 mm高的水银柱所对应的长度h水银。
(1)如图所示 
(2)管内A点所承受的向下的压强是由其上方水银柱施加的,而管外B
点所承受的向下的压强是由 施加的, 由此前所学的内容可
知,A、B两点处压强相等。
大气 
(3)若把液体换为密度比水银小的盐水(玻璃管足够长), 则A点处
所受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管内盐
水柱高度比起水银柱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练习2]如图是一位实验员在我国某平原地区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的实验
图,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测得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 mm高水银
柱产生的压强。
不变 
升高 
(4)若管内液面上方混入了少量空气,则A点处所受的压强将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若外界大气压降低,则A点处所受的压强将 (选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小 
变小 
变小 
[练习2]如图是一位实验员在我国某平原地区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的实验
图,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测得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 mm高水银
柱产生的压强。
核心考点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2:(2022广州)如图1,连通器中的水静止,此时水面上方a、b处的
气压为pa0、pb0。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水面稳定后如图2所示,此时
a、b处的气压为pa、pb,水面下c、d处水的压强为pc、pd,若大气压保持
不变,则( B )
B
A.pc>pd B.pa>pb C.pa0>pa D.pb0=pb
解题思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为连通器;连通器内的液体静止
不流动时,液面是相平的;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
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练习1](2012广州)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 B )
图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上表面的压强。
B
[练习2](2013广州)如图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
方吹气,原平整的纸会从两书间的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
上、下表面的压强哪个小? 。
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下表面 
下表面气体流速
大,压强小 
4
真题检测
1.(2023广州)如图,塑料管两端开口,A点的空气流速小于B点的,A
点的气压 B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用气压计测出A点的气压是9.9×104 Pa,该气压值等于 m高的静
止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
大于 
9.9 
2.(2016广州)图1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
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甲、丙 
3.(2014广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气
压;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玻璃
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大气压。(均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 
大于 
小于 
4.(2015广州)如图所示,往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
盖,振荡后CO2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
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压
强,而瓶外的气体压强 ,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
比 (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小于 
不变 
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