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广东专用)第四讲 物态变化(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广东专用)第四讲 物态变化(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
课标导读

标 要
求 1.1.1 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
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
见解。
1.1.3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
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
知识点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1.4 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
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近五 年广 州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年份 题型 分
值 难易 程度 考点 备注
2023年 选择题 3分 中等 晶体凝固
过程的特
点,物态
变化 根据信息判断出哪
种物态变化,根据
温度变化特点推出
晶体,并判断出内
能是否改变。
2022年 选择
题、填
空题 3分 容易 物质熔化
的条件,
物态变化 根据信息,利用物
理知识推理判断
近五 年广 州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年份 题型 分
值 难易 程度 考点 备注
2021年 选择题 3分 容易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与质量特
性结合
2020年 选择题 3分 容易 三种物态
特点,物
态变化 根据信息判断物态
变化
近五 年广 州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年份 题型 分
值 难易 程度 考点 备注
2019年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 究题 7分 中等 晶体熔化特点,
温度计的制作原
理,沸点跟气压
的关系,汽化吸
热 根据信息,利
用物理知识推
理判断,能力
考查题
命题 规律   物态变化作为一个考点,连续几年都有考查,学生必须要
掌握。近几年考试更是将物态变化融于情景中,题目更接近生
活,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要求提高了。另外物态变化的知识多结
合内能和物态基本结构一起考查,重视了对物态变化实质的理
解,避免简单的记忆。
2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温度
物体的 叫温度,单位 ,符号 。在一
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 ℃,把
的温度规定为0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
冷热程度 
摄氏度 
℃ 
沸水 
冰水混合物 
知识点2 温度计
(1)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
据 的规律制成的;一般分为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
和 。
(2)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 和 ;
②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 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
要碰到 或 ;
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温度计 
液体热胀冷缩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 
玻璃泡 
容器底 
容器壁 

定 
④读数时温度计要 ,视线应与温度计的
相平。
继续留在液体中 
液柱的液
面 
(3)体温计用来测 。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
,分度值是 。 体温计在读数时, 离开人体,
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 ,水银不能退
回玻璃泡内。
人体温度 
35~
42℃ 
0.1 ℃ 
可以 
细 
知识点3 物态变化
(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和
。其中 和 具有流动性。
(2)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态之间的变化,请写出对应的物态变化
名称。
① ;② ;
固态 
液态 

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熔化 
③ ;④ ;
⑤ ;⑥ 。
升华 
凝华 
液化 
汽化 
这些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填序号), 这些过
程中,物质的内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些物态变化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填序号),在这些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②③⑥ 
增加 
①④⑤ 
减少 
(3)固体可分为 和非晶体两类。
①晶体熔化时要 热,凝固时要 热,在过程中温度
,因此晶体有一定的 和凝固点,且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
固点 。
②非晶体熔化时要 热,凝固时要 热,在过程中温度
,因此非晶体没有 和凝固点。
晶体 
吸 
放 

变 
熔点 
相同 
吸 
放 

化 
熔点 
(4)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 是在任何温度
下,只在液体的 发生的汽化现象; 是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的 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
,它具有 的作用;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
蒸发 
沸腾 
蒸发 
表面 
沸腾 
表面和内部 

热 
致冷 
气压 
降温 
压缩体积 
3
能力提升
核心考点1 温度计
例1:(2019广州)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
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
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
变化的情况( A )
A
A
B
C
D
解题思路: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知道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 ℃,还要知道在此室温下冰将会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变;因此可以先判断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变化,再推出温度
计中液体的体积变化。
[练习1]已知水银的熔点是-39 ℃,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 ℃降低到
-10 ℃时,下列关于温度计内水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质量变小 B.体积变小
C.内能变为0 D.会变成固态
[练习2]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
间的变化( C )
B
C
A
B
C
D
核心考点2 物态变化
例2:物质M的初温是T1, 将它放在恒温为T2 的环境中,且T1<T2 , 则
物质M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已知物质M在此过程
中发生了物态变化,且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M在物态
变化前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M在物态
变化后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该物态
变化为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此过程物质M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吸热 
液态 
气态 
汽化 
增大 
解题思路: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低温的
物体会吸热,高温的物体会放热。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从物体发生
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去辨别出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发生物态变化过程
中,若物体吸热,内能增加;若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练习]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
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
物态。
(1)A是 态,B是 态,C是 态。
(2)物质从A物态变为C物态,这种物态变化叫 (填字母)。
A.升华 B.熔化 C.凝固 D.汽化
(3)下列物态变化为汽化的是 (填字母)。
A.物态A变为物态C B.物态B变为物态C
C.物态C变为物态B D.物态A变为物态B
固 
液 
气 
A 
B 
核心考点3 熔化和沸腾实验
例3:(1)如图甲、乙两图象中,正确示意冰熔化成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是图 (选填“甲”或“乙”)。请用笔画“ ”,在图中圈
出物质熔化过程的那一段图象。
如图所示
甲 
(2)若把熔化后的水放进冰箱,水凝固成-4 ℃的冰。请你在(1)所
选的图象上,从A点起,大致画出水变成冰的过程。并用笔画
“ ”,在图中圈出凝固过程的那一段图象。
如图所示
(3)若把熔化后的水放在火上烧,烧至沸腾一段时间,测量出数据后
描点连线如图丙所示,从图象可以判断,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
是 ℃;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可能是
;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9 min,请在图中画出9 min时的
“水温—时间”关系图线。
98 
此时大气压低于一个
标准大气压 
如图所示 
(4)水沸腾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
填“水蒸气”或“小水珠”),这些“白气”是 形
成的。
解题思路:冰的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水的凝固特点——
持续放热,温度不变;水的沸腾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水的沸
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小水珠 
水蒸气遇冷液化 
[练习]小枫同学做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
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这样做的
目的是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图象,
由 段可以推知冰是晶体;图甲中有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
示数,此时的温度为 ℃。
使碎冰受热均匀 
BC 
-2 
(2)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DE段对
应的温度叫做水的 ,这段时间内图甲试管中的水 (选
填“能”或“不能”)沸腾。
(3)结合两次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
点是 。
沸点 
不能 
温度不变,不断吸热 
[练习]小枫同学做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
置如图甲所示。
4
真题检测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
“C”),示数为 ℃;A观察者读出的示数会 (选填
“偏大”或“偏小”);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示数是 ℃。
B 
36 
偏大 
-4 
2.(2022广州)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 ℃的手中不熔化,放在
60 ℃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C )
A.16 ℃ B.30 ℃ C.47 ℃ D.70 ℃
3.(2020广州)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
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C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C
C
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和吸热在
甲、乙和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
5.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
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A
6.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A.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
B.320 ℃的铅吸热时,温度可能不变
C.-220 ℃的氧应是气态
D.气温接近-50 ℃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A
7.(2023 广东)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观察晶体升华现象时,用酒精灯
加热装有某晶体颗粒的锥形瓶,发现锥形瓶内出现有色气体,瓶内底部
还出现少量液体。气体形成的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
热”); 该晶体熔化的原因是 。
吸热 
该晶体熔点较低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两杯水
进行实验。第1次烧杯上不加盖,第2次烧杯上加盖,其他器材完全相
同。下表为两次实验的温度数据。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不加盖 温度/℃ 34 48 62 74 83 90 94 97.5 99 99 99
加盖 温度/℃ 34 49 63 78 89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所测温度为 ℃。
(2)与没加盖时相比,加盖时实验所测水的沸点较高,原因是

58 
加热
后,杯内的气压增大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两杯水
进行实验。第1次烧杯上不加盖,第2次烧杯上加盖,其他器材完全相
同。下表为两次实验的温度数据。
(3)两次实验,观察到沸腾的时间都过长。请你提出一个缩短实验时
间的建议。
建议: 。
(4)两次实验,均看到烧杯中冒出“白雾”。
①这些“白雾”是水蒸气还是小水珠?
答: 。
②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 。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量或加大火力(合理即可) 
小水珠 
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两杯水
进行实验。第1次烧杯上不加盖,第2次烧杯上加盖,其他器材完全相
同。下表为两次实验的温度数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