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课件 第十七讲 热学专题 (广东专用)(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课件 第十七讲 热学专题 (广东专用)(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设计 意图 根据课标中对热学模块知识的要求,本专题从物态变
化、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热现象相关知识,以能量转化及
守恒贯穿复习过程,在复习过程中关注物质微观变化,建立
宏观和微观联系。
根据对最近5年的中考分析,本模块的高频考点是物态变
化的类型及吸热放热判断、分子热运动、内能等知识综合和
利用比热容公式Q放(Q吸)=cmΔt 分析问题。
热点考点1 物态变化的类型及吸热放热判断 内能 分子动理论综合
命题
例1:3D打印技术将固态树脂打印成工艺品,3D打印机的喷头在高能激
光的作用下,可使固态树脂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变成液态,在喷头按照3D图纸轨迹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将液态材料挤
出,液态材料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迅速变成固
态,并与周围的材料黏结,就这样层层叠加组成了立体实物的工艺品。
打印过程先后经历了 和 两种物态变化。
吸收 
放出 
熔化 
凝固 
[能力提升1]
(2021广东)固态、液态和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
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 态。该物质由
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
气态 
液 
熔化 
[能力提升2]桌子上有A、B、C、D四个质量均为0.1 kg的实心铁块。小
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铁块的温度如图1所示(四个铁块未按顺序排
列)。接着他在A铁块上放上冰块,在B铁块喷上温度为19.2 ℃的乙醇
消毒液,用手快速摩擦D铁块,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得画面如图2所示
(冰块未画出)。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1)相比放冰块之前,铁块A的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变小 
(2)图2中,哪块铁块是D铁块?请你在该铁块中标上“D”。
(2)如图所示 
[能力提升2]桌子上有A、B、C、D四个质量均为0.1 kg的实心铁块。小
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铁块的温度如图1所示(四个铁块未按顺序排
列)。接着他在A铁块上放上冰块,在B铁块喷上温度为19.2 ℃的乙醇
消毒液,用手快速摩擦D铁块,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得画面如图2所示
(冰块未画出)。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3)喷在B铁块上的乙醇消毒液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该物
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由图1到图2,左边第一块铁块放出的热量为 J。
汽化 
吸热 
92 
[能力提升2]桌子上有A、B、C、D四个质量均为0.1 kg的实心铁块。小
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铁块的温度如图1所示(四个铁块未按顺序排
列)。接着他在A铁块上放上冰块,在B铁块喷上温度为19.2 ℃的乙醇
消毒液,用手快速摩擦D铁块,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得画面如图2所示
(冰块未画出)。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热点考点2 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及分子热运动等相关的概念
例2:(阳光学评·改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1)只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   )
依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如果对物体做功的同
时,物体向外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会增大,所以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

(2)扩散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   )
依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是气体、液体还
是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当物质相互接触时,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物质的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固体间也不例外,所以固体之间也能
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中,分子不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   )
依据:无论是高温物体的分子还是低温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运动,所以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接触时,高温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到低
温物体中,低温物体的分子也会运动到高温物体中。

(4)物体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   )
依据:物体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但物体内能
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增大了,可能只
是分子势能增大了,或者是分子个数增多了,而分子平均动能并没有发
生变化,所以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5)甲物体传递能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   )
依据:甲物体传递能量给乙物体,是因为甲的温度比乙高,但温度高的
物体内能未必大,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分子个数(质量),还与物体的
状态有关。


[能力提升1](2017广州)甲和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 ℃和80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C
[能力提升2](2021广州)如图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
密封的气体温度升高。此过程密封气体的( A )
A.内能增加
B.分子动能减小
C.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
D.内能转化为活塞动能
A
热点考点3 比热容、热值的理解和热量的简单计算
例3:(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
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B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和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能力提升1]三种不同材料的燃料,甲质量为1 kg,乙和丙质量均为2kg,三者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1,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如图2,则
图1                图2
(1)甲的比热容 丙的比热容,甲的热值 乙的热值。
(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乙的比热容为 J/(kg·℃),丙的热值为 J/kg。
大于 
大于 
2 000 
2×107 
[能力提升2]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
均为1 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水的比热容较大),并用图象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
“乙”)物质是某种液体,依据是


乙 
根据Q放=cmΔt,相同时间内Q放和
m相同,因为c水>c液,故Δt水<Δt液,从图象可判断甲物质是水,乙物
质是某液体 
热点考点4 利用比热容公式Q吸=cmΔt分析问题,会综合电热与热量、
燃料热值等知识
例4:(2016广州改编)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
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2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
间的图线。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
依据: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b.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
依据: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
公式 Q吸=cmΔt,甲杯的水升温和乙杯的相同。
c.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 )
依据:甲杯的水加热2 min后的温度变化量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后的温
度变化量相同,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根据公式Q吸
=cmΔt,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2)根据所给信息,推断加热器 (选填“1”或“2”)的功率
大。两加热器的功率之比P1∶P2= 。
1 
3∶2 
[能力提升1](2014广州)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
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
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 )
A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能力提升2](2023 广州模拟节选)小明用两个图1的装置分别加入水和
盐水A,用相同的加热器对液体加热(两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忽
略液体散热),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液体接触良
好,得到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
(1)在0~40 s,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盐水A吸收的热量。
(2)请根据图2和表2分析,加热40 s盐水A升高的温度比水低的原因可
能是 。
等于 
m水小于m盐水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