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第十八讲 力学专题第2课时 质量和密度 浮力(广东专用)(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第十八讲 力学专题第2课时 质量和密度 浮力(广东专用)(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设计 意图
热点考点1 质量和密度简单应用
例1:甲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液体的体积V图线如图1所示;乙液体
质量m—液体的体积V图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量杯的质量为 ;甲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0 g 
0.8×103 
(2)当甲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为90 g时,甲液体的体积为 cm3。
(3)甲液体的密度 (选填“>”“=”或“<”)乙液体的密
度。假如某量杯最多能装质量为m的甲液体,则它 (选填“能”
或“不能”)装下等质量的乙液体。
100 
< 
能 
例1:甲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液体的体积V图线如图1所示;乙液体
质量m—液体的体积V图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能力提升](1)甲、乙两针筒完全相同,装有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电
子秤分别测得其质量如图所示(已知:1 mL=1 cm3);乙针筒所装液
体的质量比甲的多 g;乙针筒所装液体的体积比甲的多 cm3;液体的密度是 g/cm3;
33 
30 
1.1 
(2)若将一个针筒吸入一定量的空气后,取下针头并用橡皮帽封住针
筒口,继续往外拉动活塞,此过程针筒内气体密度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判断依据:


变小 
若将一个针筒吸入一定
量的空气后,取下针头并用橡皮帽封住针筒口,继续往外拉动活塞,气
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密度公式ρ=知,针筒内气体密度变小
热点考点2 质量和密度综合应用
例2: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线。根据图中所给信
息,下列说法( A )
①由9 ℃降低到5 ℃,液体体积一直变小;②温度升高,液体密度变大;
③由0 ℃升高到4 ℃,液体质量一直变小;④4 ℃时1 cm3液体的质量等于10 ℃时1 cm3液体的质量。
A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①②是正确的
C.只有①③是正确的 D.只有①④是正确的
[能力提升]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
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
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
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 C )
牛奶中掺 水含量 0%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牛奶密度 (g/cm3) 1.03
0 1.02
7 1.02
4 1.02
1 1.01
8 1.01
5 1.01
2 1.00
9 1.00
6 1.00
3 1.00
0
C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热点考点3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
例3:如图甲,重2 N的杯子装有重10 N的金属块,它们整体漂浮在水
面。已知: ;g取10 N/kg。
(1)若把杯与金属块看做一个整体,用“ . ”表示。在图乙中画出它
的受力示意图。
(1)如图所示 
(2)计算此整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水的体积。
解:(2)杯与金属块组成的整体漂浮在水面,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
整体受到的浮力F浮=G杯+G金属块=2N+10N=12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整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1.2×10-3m3
例3:如图甲,重2 N的杯子装有重10 N的金属块,它们整体漂浮在水
面。已知: ;g取10 N/kg。
(3)如图丙所示,若把金属块用细线悬挂在杯底(忽略细线的体积和
质量),杯子静止时仍露出水面,与图甲相比,水面 (选填
“上升”“不变”或“下降”)。
不变 
例3:如图甲,重2 N的杯子装有重10 N的金属块,它们整体漂浮在水
面。已知: ;g取10 N/kg。
(1)请在图中方框中,画出图乙中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用“·”
表示。
(1)如图所示 
[能力提升]空烧杯放在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小明在一个溢水杯中盛满水,用数显推拉力计把一个不吸水的物体压入
水中,溢出来的水全部流入该空烧杯中,这时数显推拉力计示数为F=
2.00 N,如图乙所示,接着用已调零的电子秤测量装有溢出水的烧杯的
总质量,示数如图丙所示(g=10 N/kg,ρ水=1.0×103 kg/m3)。
(2)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N。
(3)撤掉数显推拉力计后,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5 
3 
[能力提升]空烧杯放在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小明在一个溢水杯中盛满水,用数显推拉力计把一个不吸水的物体压入
水中,溢出来的水全部流入该空烧杯中,这时数显推拉力计示数为F=
2.00 N,如图乙所示,接着用已调零的电子秤测量装有溢出水的烧杯的
总质量,示数如图丙所示(g=10 N/kg,ρ水=1.0×103 kg/m3)。
热点考点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例4: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 kg,密度为1.5×103
kg/m3,g取10 N/kg。
(1)如果“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果“冰墩墩”放入水中,会在水中 (选填“上
浮”“下沉”或“悬浮”),依据是 。
2×104 
下沉 
“冰墩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能力提升]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大黄鸭静止在南沙蕉门河水面。
(ρ河水=1.0×103 kg/m3,g=10 N/kg)
(1)在方框内画出此时大黄鸭的受力示意图(以点代替大黄鸭)。
(1)如图所示 
(2)此时大黄鸭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
(3)此时大黄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500 N 
500 N 
(5)大黄鸭从河面漂到海面(ρ河水=1.03×103 kg/m3),大黄鸭在海面
所受浮力 大黄鸭在河面所受浮力(选填“>”“=”“<”)。
写出你的分析过程



(4)此时大黄鸭排开河水的体积为 。
0.05 m3 
= 
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大黄鸭从河面漂到海面,
大黄鸭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大黄鸭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大黄
鸭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即在海面所受浮力等于大黄鸭在河面所受
浮力 
[能力提升]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大黄鸭静止在南沙蕉门河水面。
(ρ河水=1.0×103 kg/m3,g=10 N/kg)
热点考点5 浮力的综合应用
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进入水中后(b处为物体
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
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 N,体积为1×10-3 m3,ρ水=1×103 kg/m3,g=10 N/kg。
(1)物体在b处时所受浮力为 。
10 N 
(2)物体在b处时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在c处时受到的浮力,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等于 
物体在b处时和c
处时,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相等 
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进入水中后(b处为物体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 N,体积为1×10-3 m3,ρ水=1×103 kg/m3,g=10 N/kg。
(3)在方框内代表物体的A点画出其在c处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 
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进入水中后(b处为物体
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
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 N,体积为1×10-3 m3,ρ水=1×103 kg/m3,g=10 N/kg。
(4)物体最终会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状态,你的判断依据是
,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漂浮 
由于浮力大于重力,所以物体最终会漂浮在水
面上 
6N 
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进入水中后(b处为物体
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
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 N,体积为1×10-3 m3,ρ水=1×103 kg/m3,g=10 N/kg。
(5)物体在c处时速度为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
平衡状态,你的判断依据是

不是 
物体在c处时速度为零,由于浮力大于重
力,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 
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进入水中后(b处为物体
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
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 N,体积为1×10-3 m3,ρ水=1×103 kg/m3,g=10 N/kg。
[能力提升]
如图甲所示是伽利略彩球温度计,它的外部为一根密封的玻璃管,内部
装有密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液体。液体中装有体积均为2×10-6
m3,质量不同且标有温度值的小球。如图乙所示,是伽利略温度计的简
化示意图,表格是各小球上标有的温度值及相应小球的质量。若环境温
度等于小球上标示的温度时,小球会悬浮;环境温度超过这个玻璃球上
标示的温度后,则该玻璃球会下沉,反之会上浮。g取10 N/kg,求:
标注温度(℃) 20 22 24 26
小球质量(g) 2.3 2.2 2.1 2.0
(1)当外界温度为22 ℃时,图乙中C球受到的浮力;
解:(1)当外界温度为22℃时,C球悬浮,
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F浮=G=mg=2.2×10-3kg×10N/kg=2.2×10-2N
(2)当外界温度为22 ℃时,温度计内液体密度;
解:(2)悬浮时V排=V,F浮=2.2×10-2N=ρ液gV排
ρ液===1.1×103kg/m3
(3)请你比较图乙中C和D两球所受浮力大小,写出判断依据。
解:(3)C和D两个小球全部浸没,且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根据F浮=ρ液gV知此时C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D小球受到的浮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