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第十九讲 电学专题第2课时 实验计算专题 (广东专用)(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第十九讲 电学专题第2课时 实验计算专题 (广东专用)(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设计 意图   根据对最近5年的中考分析,电学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
占分比重达到30%左右,在第二轮复习中,把电学按中考考查
形式分两个课时进行加强巩固,第2课时是关于电学计算和实
验的专题复习,以非选择题为主。选题以广州近年各区模拟题
为主,更贴近广州中考的要求。
热点考点1 基础计算
例1:(1)小敏家里有一个安装正确且能正常使用的插座。如图甲所
示,小敏把此插座拆下来,仔细观察它的背面,在纸上画出了如图乙的
插座背面接线示意图。则图中a线应该是 线。
零 
电热水器
容量 50 L 额定压强 0.6 MPa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1 100 W
额定频率 50 Hz
(2)小敏家中有一台电热水器,铭牌如图所示,根据铭牌所提供的信
息,求:
①该电热水器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
②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 s产生的热量。
解:①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5 A
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44 Ω
②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 s产生的热量Q=W=Pt=1 100 W×10 s=11 000 J
[能力提升1]小张把电热棒通过脉冲式电能表接到220 V的照明电路。电
能表上标有“600 imp/kW·h”“220 V 10 A”等信息。如图甲所示,电
热棒放在大烧杯中把1 000 mL的水加热到60 ℃,记录数据如表:[c水=
4.2×103 J/(kg·℃)]
用电器 电热棒
电能表闪烁的次数/次 48
加热水所用时间/s 200
(1)电热棒通电200 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电热棒电功率是多少?电热
棒电阻是多少?
解:(1)W=×1 kW·h=2.88×105 J
P===1.44×103 W
R==≈33.6 Ω
(2)烧杯中的水初温如图乙所示,通电200 s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2)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0×10-3 m3=1 kg
Δt=60 ℃-20 ℃=40 ℃
Q=cmΔt=4.2×103 J/(kg·℃)×1kg
×40 ℃=1.68×105 J
(3)电热棒的热效率是多少?
解:(3)电热棒的热效率η=×100%=×100%≈58.3%
[能力提升2]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
(1)请用笔画线将图1中的台灯、开关和插座按照安全用电原则接入家
庭电路中,要求:S1(旋转开关)单独控制台灯,S2单独控制插座。
(1)如图所示 
②调节旋转开关,测得当灯两端的电压为110 V时,灯的实际功率为12.1
W,求此时通过灯的电流是多少?通电200 s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③关闭其他用电器,单独接入一个电热水壶,工作6 min,此过程中如
图2的电能表表盘一共转了250圈,求电热水壶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
多少?电热水壶这段时间的电功率是多少?
(2)台灯的灯泡标着“220 V 44 W”,闭合开关,求:
①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是多少?
解:(2)①灯泡正常发光时I===0.2 A
R===1 100 Ω
②灯两端电压为110 V时,I'===0.11 A
W=P't=12.1 W×200 s=2 420 J
③W电水壶=250× kW·h=0.1 kW·h=3.6×105 J
P电水壶===1 000 W
热点考点2 串并联电路计算
例2:如图1所示,货车进入称重台,在货物重力作用下,使称重传感器
弹性体产生弹性形变,其电阻R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图2);已知定值电
阻R0=110 Ω,如果压力F=1.5×104 N,电流表示数为1 A,求:
(1)电阻R的阻值;
解:(1)R总===220 Ω
已知定值电阻R0=110 Ω,
电阻R的阻值R=R总-R0=220 Ω-110 Ω=110 Ω
例2:如图1所示,货车进入称重台,在货物重力作用下,使称重传感器
弹性体产生弹性形变,其电阻R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图2);已知定值电
阻R0=110 Ω,如果压力F=1.5×104 N,电流表示数为1 A,求:
(2)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
解:(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故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U0=IR0=1 A×110 Ω=110 V
例2:如图1所示,货车进入称重台,在货物重力作用下,使称重传感器
弹性体产生弹性形变,其电阻R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图2);已知定值电
阻R0=110 Ω,如果压力F=1.5×104 N,电流表示数为1 A,求:
(3)该电路的总功率。
解:(3)该电路的总功率P=IU=1 A×220 V=220 W
[能力提升1]某电饭煲内部电路简图如图甲,S为总开关,S1为自动控制
开关,当S1闭合时为煮饭过程,断开时为保温过程,某同学用仪表测量
出了该电饭煲煮饭和保温全过程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电饭煲
工作电压恒为220 V,求:
(1)电阻R1的功率P1;
解:(1)保温过程中只有R1工作P1=UI1=220 V×0.1 A=22 W
(2)电阻R2的阻值;
解:(2)电饭煲煮饭过程中R1与R2并联I2=I-I1=5.6 A-0.1 A=5.5 A
R2===40 Ω
[能力提升1]某电饭煲内部电路简图如图甲,S为总开关,S1为自动控制
开关,当S1闭合时为煮饭过程,断开时为保温过程,某同学用仪表测量
出了该电饭煲煮饭和保温全过程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电饭煲
工作电压恒为220 V,求:
(3)煮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W。
解:(3)t=10 min=600 s
W=UIt=220 V×5.6 A×600 s=7.392×105 J
[能力提升1]某电饭煲内部电路简图如图甲,S为总开关,S1为自动控制
开关,当S1闭合时为煮饭过程,断开时为保温过程,某同学用仪表测量
出了该电饭煲煮饭和保温全过程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电饭煲
工作电压恒为220 V,求:
[能力提升2]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R1、
R2为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A、B、C、D是四个触
点。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接通对应电路,实现冷水、温水、热水之间切
换,有关参数如下表。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温水 2 200 W
热水 3 000 W
(1)当水龙头放热水时,正常工作10 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解:(1)当水龙头放热水时,
正常工作10 s消耗的电能W热=P热t=3 000 W ×10 s=3×104 J
[能力提升2]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R1、
R2为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A、B、C、D是四个触
点。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接通对应电路,实现冷水、温水、热水之间切
换,有关参数如下表。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温水 2 200 W
热水 3 000 W
(2)当开关置于 B、C之间时,水龙头工作电路处于 (选填
“热水”或“温水”)挡,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解:(2)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温===10 A
温水 
[能力提升2]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R1、
R2为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A、B、C、D是四个触
点。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接通对应电路,实现冷水、温水、热水之间切
换,有关参数如下表。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温水 2 200 W
热水 3 000 W
(3)电热丝 R1的电阻是多少?
解:(3)温水时只有R1工作,此时电路的功率为2 200 W,
所以电热丝R1的电阻R1===22 Ω
热点考点3 电学实验
例3:小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Ω。
甲            乙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1)如图所示 
例3:小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Ω。
甲          乙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要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 。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例3:小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Ω。
甲            乙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多次测量的目的
是 。
减小误差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丙所示,
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 时,电流表读数为I1;
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③待测电阻R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S1闭合、S2断开 
 
[能力提升1]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
关系”,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5 Ω 1 A)、电流表、
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
(1)图甲是电路图,请根据图甲,在图1乙中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1)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选填“A”或
“B”)端,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
压表示数为0.9 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得数据
填在下表中:
A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0.9 1.2 1.5 1.8
电流I/A 0.08 0.10 0.12
①图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A;
②图丁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
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记为a。
0.06 
(2)如图所示 
(3)图丁中b和c两条I—U图线,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 Ω和10 Ω的定
值电阻,按测量数据所画,分析a、b和c图象,可知对于同一段导体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能力提升2]在物理实践活动课中,实验小组设计并组装了如图实验装
置,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及“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探
究,A、B、C瓶内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电阻大小关系为RA=5Ω,RB=RC=2.5 Ω,瓶内均插有温度计。
(1)为了便于同时探究以上两个问题,三个瓶内液体应满足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
质量 
(2)小组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A瓶内甲液体的温度/℃ 20 27 34 41 48
B瓶内甲液体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C瓶内乙液体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情况,应对比分析 两瓶的实验
数据,通过分析可知, 吸收相同的热量 (选填“甲”或
“乙”)液体温度变化小。要分析“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应比较
两瓶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流和通电时间
相同时, 。
B和C 
乙 
A
和B 
电阻越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3)已知 C 瓶中乙液体的质量为 200 g,比热容c乙=2×103 J/(kg·℃),通过电阻RC的电流为3 A。求:在第1 min 内C瓶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多少?1 min 内电流流过RC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此过程电阻C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解:Q吸=c乙mΔt=2×103 J/(kg·℃)×0.2 kg×(23-20) ℃=1.2×103 J
Q放=I2Rt=(3 A)2×2.5 Ω×60 s=1.35×103 J
η=×100%=×100%≈88.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