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选择题专项测试卷(二)(含解析)(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选择题专项测试卷(二)(含解析)(教科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 四年级上册科学
选择题专项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00分)
1.(本题2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比较有效方法是( )。
A.多喝水 B.多运动 C.戴口罩
2.(本题2分)下列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
A.老虎 B.山羊 C.老鼠
3.(本题2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A.音高 B.音量 C.音色
4.(本题2分)小明制作了一个小乐器,如图所示,1~8号的铜片越来越短。依次敲击1号到8号,那么发出的声音( )。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音高一样
5.(本题2分)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下列词语不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是( )。
A.五颜六色 B.悦耳动听 C.震耳欲聋
6.(本题2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中,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声音的是( )。
A.读书声 B.打雷声 C.喇叭声
7.(本题2分)运动会结束的音乐响起,操场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听到激昂的音乐声,说明( )。
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
8.(本题2分)100米比赛结束后,小成和小科一起去观看实心球比赛。小成站在观众席对面喊小科。小成发出的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舌头 C.口腔
9.(本题2分)“砰”起跑的枪声响起,运动员们奋力地跑向终点。枪声是通过( )传播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A.空气 B.跑道 C.发令员的手
10.(本题2分)方阵表演时,小成敲击出轻重不同的鼓声。同学们随着鼓声踏步通过主席台。当小成大力敲击鼓面时( )。
A.鼓面振动幅度变大,鼓声变强
B.鼓面振动幅度变大,鼓声变高
C.鼓面振动幅度不变,鼓声不变
11.(本题2分)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12.(本题2分)古筝是一种民族乐器,一般有21根弦。调音师发现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把弦放得长一些 B.把弦拉得紧一些 C.把弦弄的松一些
13.(本题2分)下图是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这个模型中代表鼓膜的是( )。
A.口杯 B.碎纸屑 C.气球皮
14.(本题2分)竖笛简单易学,我们吹竖笛时,_____在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A.空气 B.塑料 C.嘴唇
15.(本题2分)上课铃声响起时,校园内同学都能听见,这不能说明的是_____。
A.空气能传播声音
B.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能力强
C.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16.(本题2分)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在这个实验中,纸喇叭模拟的是______。
A.耳郭 B.耳道 C.耳蜗
17.(本题2分)吉他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下列因素中与吉他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无关的是______。
A.弦的长短 B.弦的粗细 C.拨弦的力度
18.(本题2分)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橡皮筋的______会发生变化。
A.振动快慢 B.振动幅度 C.声音高低
19.(本题2分)下列动作中,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是______。
A.拉伸橡皮筋 B.按压鼓面 C.拨动钢尺
20.(本题2分)(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A.耳朵 B.眼 C.嘴
21.(本题2分)下列属于噪音的是( )。
A.半夜KTV歌唱 B.演奏会 C.老师讲课
22.(本题2分)如图,我们听到响铃一直响,这是因为响铃的声音可通过( )传播。
A.空气 B.空气和玻璃 C.玻璃钟罩 D.空气和桌面
23.(本题2分)如下图所示,把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同的四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D.
24.(本题2分)人在运动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
A.心里感到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25.(本题2分)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犬齿是用来( )食物。
A.切割 B.咀嚼 C.撕碎
26.(本题2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脂肪的是( )。
A.花生 B.米饭 C.青菜
27.(本题2分)如图是小红测得三次肺活量的数值,你认为小红的肺活量值应该是( )毫升。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值 2000毫升 2250毫升 1750毫升
A.1750 B.2000 C.2250
28.(本题2分)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29.(本题2分)烧菜时,妈妈要放味精,爸爸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物,对人体有害。对此,你的观点是( )。
A.很多家庭已经不用了,说明味精有害
B.查找权威卫生健康部门的报告后再作判断
C.没有听说味精中毒的事件,说明味精无害
30.(本题2分)小成妈妈做了番茄蛋汤,这道菜来源于( )。
A.动物 B.植物 C.动物和植物
31.(本题2分)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活量是检验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
B.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C.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向测量仪器中多次吹气
32.(本题2分)小成跑完100米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比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33.(本题2分)小成吃下的鸡蛋会经过一系列消化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可以在口腔内被完全消化
B.胃是吸收鸡蛋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鸡蛋经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34.(本题2分)吃早餐时,小成剥了一个鸡蛋,在牙齿、唾液、舌头的共同作用下,鸡蛋开初步消化,其中唾液的主要功能是( )。
A.润滑和初步分解鸡蛋
B.磨碎鸡蛋
C.将鸡蛋完全分解
35.(本题2分)刷牙时,小成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臼齿又大又厚(如图),小成推测臼齿主要是用来( )食物。
A.切割 B.撕碎 C.磨碎
36.(本题2分)测肺活量时,我们应取( )。
A.最大值 B.中间值 C.平均值
37.(本题2分)臼齿的作用是( )。
A.切割食物 B.撕碎食物 C.咀嚼食物
38.(本题2分)在科学课堂上,我们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人体呼吸,其中a模拟人体的哪个器官( )。
A.肝脏 B.心脏 C.肺
39.(本题2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牙齿,下列刷牙动作中错误的是____。
A.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
B.咬合面来回刷
C.不管方向随便刷
40.(本题2分)下列行为能保护我们消化器官的是______。
A.饭前便后勤洗手 B.运动后,喝冰镇的水 C.狼吞虎咽,快速吃饭
41.(本题2分)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 )。
A.电子天平 B.体温计 C.弹簧测力计
42.(本题2分)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越小,物体运动得越快
B.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C.不拦住小车,运动的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
43.(本题2分)人们在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避免货物损坏
44.(本题2分)利用气球驱动小车,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的喷管,让小车运动起来。此时,气体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不确定
45.(本题2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
A.用力 B.不用力 C.减小体积
46.(本题2分)小成选用适当的弹簧测力计,按正确方法测得奖牌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奖牌的重力是( )。
A.0.62N B.0.64N C.0.73N
47.(本题2分)以下是小成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先轻轻地来回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是否灵活
B.被测物体重力超过弹簧测力计最大量程时,应该改用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C.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
48.(本题2分)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两箱矿泉水。小成和小科自告奋勇去搬运,他们的搬运方式如图所示,其中( )。
A.小成搬运水的方式产生的摩擦力小
B.小科搬运水的方式产生的摩擦力小
C.小成和小科的搬运方式一样省力
49.(本题2分)在投掷实心球比赛中,小成和小科看到实心球被运动员抛起后,最终还是会落回到地面(如图),这是因为实心球受到了( )的作用。
A.重力 B.弹力 C.摩擦力
50.(本题2分)射击时,子弹飞出的瞬间枪身会后退,这是( )使枪身后退的。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参考答案:
1.C
【详解】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流行性极广,为预防新冠肺炎,应采取的三条的有效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比较有效方法。
2.B
【详解】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植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老虎属于肉食性动物;山羊属于植食性动物;老鼠属于杂食性动物
3.A
【详解】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4.B
【详解】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声音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声音较低。依次敲击1号到8号,由于1~8号的铜片越来越短,振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发出的声音从低到高。
5.A
【详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信息。悦耳动听、震耳欲聋都是形容声音的,五颜六色是形容颜色的。
6.B
【详解】我们周围的声音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和人工世界的声音,其中打雷声都属于自然界的声音;读书声、喇叭声属于人工世界的声音。
7.A
【详解】运动会结束的音乐响起,操场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听到激昂的音乐声,这是因为声音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传播。
故选A。
8.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人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故选A。
9.A
【详解】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空气是传播声音最常见的介质。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故选A。
10.A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小成大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幅度变大,鼓声变强时。
故选A。
11.B
【详解】A、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故A错误;
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这种说法错误,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如蝴蝶翅膀的振动发出大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12.B
【详解】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弦类乐器是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调整琴弦的松紧、粗细会影响振动得快慢,从而改变或调整音高,通常琴弦细、琴弦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反之声音低。所以把弦绷紧一些,会把声音调高。
13.C
【详解】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上图是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是用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的。这个模型中代表鼓膜的是气球皮,符合很薄且有弹性的特点。可见C符合题意。
14.A
【详解】竖笛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当我们吹竖笛时,气体从吹孔进入竖笛内部,笛管内的空气就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产生振动和共鸣的空气柱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使笛管内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就产生了音高不同的声音。故A选项正确。
15.B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和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但不能说明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能力强。故选B。
16.A
【详解】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耳郭的作用。
故选A。
17.C
【详解】吉他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弦的材料、粗细、长度、松紧程度有关。与拨弦的力度无关。
故选C。
18.B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会发生变化。
19.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A、拉伸橡皮筋只是改变了橡皮筋的形态,没有产生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A错误;
B、按压鼓面不能使鼓面产生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B错误;
C、拨动钢尺时,钢尺会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故C正确。
20.A
【详解】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人的耳朵有外耳、中耳、内耳组成。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嘴里的舌头是我们的味觉器官。故选A。
21.A
【详解】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A.半夜是睡眠时间,KTV歌唱影响人的正常休息,是噪音。
B.演奏会上歌唱家的歌声、乐器演奏声是人们欣然接受的音乐,不是噪音。
C.老师讲课是正常工作,不是噪音。
故选A。
22.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真空环境中无法传播。我们听到响铃一直响,声音的传播路径是:闹铃→玻璃罩内空气→玻璃罩壁→玻璃罩外空气→耳朵。从中可以看出传播声音的物质是空气和玻璃。故选B。
23.D
【详解】同样材质的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利用橡皮筋振动发声,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的长短、粗细、松紧密切相关,同一橡皮筋拉成的越长,橡皮筋越紧,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故D选项正确。
24.B
【详解】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
25.C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
26.A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花生中富含脂肪;米饭中富含糖类;青菜中富含维生素。
27.C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应该取其最大值,所以小红的肺活量值应该是2250毫升。
28.C
【详解】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所以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9.B
【详解】A.很多家庭已经不用了,说明味精有害,没经过调查,不合理。
B.查找权威卫生健康部门的报告后再作判断 ,做法正确。
C.没有听说味精中毒的事件,说明味精无害,没经过调查,不合理。
故选B。
30.C
【详解】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一般分三类: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 菜、粮食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番茄蛋汤这道菜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番茄来源于植物,鸡蛋来源于动物。
故选C。
31.C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A.肺活量是检验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正确。
B.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正确。
C.测量肺活量时,我们不能向测量仪器中多次吹气,错误。
故选C。
32.A
【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小小成跑完100米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
故选A。
33.C
【详解】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鸡蛋经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其中食道通过蠕动的方式运送鸡蛋;小肠是吸收鸡蛋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A.鸡蛋可以在口腔内被完全消化 ,错误。
B.小肠是吸收鸡蛋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错误。
C.鸡蛋经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正确。
故选C。
34.A
【详解】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是一种重要的消化液,能够润滑和初步分解食物。
故选A。
35.C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磨碎食物。
故选C。
36.A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测量肺活量时,要测三次,取最大值为被测者肺活量数值。
37.C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门齿用来切断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裂食物。
38.C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在科学课堂上,我们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人体呼吸,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底下的橡胶膜模拟膈肌。因此其中a模拟人体的肺,C符合题意。
39.C
【详解】科学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牙刷顺着牙齿间的缝隙刷,顺着牙缝上牙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是从下往上刷,牙槽是平着刷就可以了。并不是不管方向随便刷。而且咬合面不可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故选C。
40.A
【详解】根据对保护人体器官的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细嚼慢咽、按时吃饭、不挑食偏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根据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方法,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运动后,喝冰镇的水、狼吞虎咽,快速吃饭不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故选A。
41.C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提环、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天平是测物体重量的工具;体温计是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
42.B
【详解】A.用力越小,物体运动得越快,错误;用力越小,物体运动得越慢;
B.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正确;
C.不拦住小车,运动的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错误;不拦住小车,运动的小车会受到摩擦力停下来。
43.B
【详解】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的大小相同时,物体滚动产生的摩擦力比滑动产生的摩擦力要小。人们在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样将运动形式由滑动变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44.B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气球驱动小车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气体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的。
45.A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想要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46.B
【详解】图中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0.1N,里面有5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02N。因此它的读数为0.64N。
故选B。
47.C
【详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量程。
4.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
因此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错误。
故选C。
48.B
【详解】小科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摩擦力更小。
故选B。
49.A
【详解】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会改变。实心球被运动员抛起后,最终还是会落回到地面,这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的作用。
故选A。
50.B
【详解】气球里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烟火升空也是反冲力的应用。射击时,子弹飞出是子弹底部火药爆炸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出去的,射击的瞬间人会后退,这是反冲力使人后退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