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进细胞 2节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生物人教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走进细胞 2节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生物人教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小组______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相关资料,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
2.独立阅读教材,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通过小组讨论,依据实例闸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前准备】
预习P3: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成下表相关内容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______和______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罗伯特.虎克
1674年 荷兰列文虎克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耐格里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2. 阅读P6-P7,写出下列生命系统的层次:
①植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②动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写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合作探究
(1)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产生的”不成立,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的观点还能一直被人们普遍接受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细胞学说是否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
(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有哪些特点?
【学习任务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通过阅读教材P5-P7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结合P7思考讨论中的问题,如何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合作探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鱼、虾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构成了________。 (2)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______。
(3)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
(4)柳树是瘦西湖的主要树种,与鱼相比,柳树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哪一结构层次?________。
2. 拓展:病毒知识归纳
①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病毒属于生物吗?
②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极小,直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电镜下才能看到
③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2019新冠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④病毒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病毒无________结构,不能独立进行________,但必需依靠________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课后评价】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旺最先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B.罗伯特·胡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是真正的细胞
C.“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产生”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D.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能说明技术对科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 )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
2.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列表比较、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前准备】
1.回顾初中学习的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总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宽度,而不是面积。
(2)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长短的关系: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_,距装片距离_______;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____。
(3)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
________像。
(4)光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反光镜分为_______和_______,它们均与调节视野亮度有关。
)
2.低倍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_____→压片→ ____ →观察。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高倍镜的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使用高倍镜时,如何移动装片?
装片的移动规律: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向哪儿向哪儿移”
(2)使用高倍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高倍镜下能用粗准焦螺旋吗
使用高倍镜的基本原则: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不能,高倍镜下用细准焦螺旋。
(3)如在10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16个细胞排成一行,则转换为40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多少个?如在10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40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多少个?
【学习任务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认真阅读教材P10-P11,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判断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举例说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分别有哪些?
2.简述蓝细菌的特点。常见的蓝细菌都有哪些?
3.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区别 大小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染色体
联系
合作探究
细胞虽然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细胞为什么会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又是怎样产生的?(课后拓展应用1)
【课后评价】
1.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
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
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
3.病毒、细菌、真菌和少数藻类在内的一类生物群体,常因个体微小而被称为微生物。以下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因结构简单而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蓝藻是含叶绿体的营光合自养的微生物
C.细菌与真菌都不能合成有机物而营异养生活D.除病毒外其他微生物均含有核糖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B.衣藻和蓝球藻、念珠藻一样,都是蓝藻的一种
C.低等植物、低等动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D.有的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5.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