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1 物态变化 温度
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本课内容
重点与难点
课后作业
PART 01 学习目标
1. 理解物态的概念,了解常见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2. 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能够理解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的关系;
3. 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PART 02 重点与难点
1. 难点: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掌握气体状态方程;
2. 重点:掌握物态变化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已知条件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PART 03 教学引入
冰融化去哪儿了?烧水中产生的气又从哪儿来?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一望无垠的冰川
朵朵雨花天上来
湿衣服晾干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PART 04 新课讲授
铁钉
冰块

牛奶
气球
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征?
PART 04 新课讲授
固、液、气特征表
状 态 形 状 体 积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一定形状
一定体积
一定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一定体积
PART 04 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PART 04 新课讲授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通常与物质所处环境的冷热程度有关,比如冬天的夜晚,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会变成美丽的冰花,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固态的冰花又变为液态的水。
PART 04 新课讲授
二、温度的测量
靠人体感知是不可靠、不准确的。准确测量必须使用温度计。
PART 04 新课讲授
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右图是实验室和生活中常用的几种温度计。
PART 04 新课讲授
常用的温度计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电子温度计
红外线温度计
金属盒温度计
PART 04 新课讲授
实验用温度计
1. 结构:
2. 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玻璃管、玻璃泡、测温液体、标尺(刻度)、单位( ℃ )
PART 04 新课讲授
玻璃泡
测温液体
毛细管
玻璃管
温度计的构造
PART 04 新课讲授
标准大气压下的
冰水混合物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
100 ℃
0 ℃
温度计上的℃表示摄氏温度,是温度的单位。
(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3)温度由符号t表示。
PART 04 新课讲授
将0 ℃和100 ℃之间均匀地分成1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如果均匀地分成10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100
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PART 04 新课讲授
正常人体的体温:约 36.5 ℃
PART 04 新课讲授
普通火炉内的温度:约 1100 ℃
PART 04 新课讲授
使用前:三观察
使用时:五会
温度计的使用
刻度线
分度值
量 程
刻度线是否清晰
相邻刻度线的刻度是多少
测量范围是多少
会选
会放
会看
会读
会记
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
正确放置温度计
视线与温度计垂直
准确读出温度计示数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数值正确,单位准确)
PART 04 新课讲授
体温计
为了使离开人体的体温计的读数仍然能够代表体温,必须作出特殊的设计!
缩口
PART 04 新课讲授
思考:
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PART 04 新课讲授
体温计的水银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且弯曲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可以通过缩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停留在玻璃管里无法自动回到水银泡里 。
PART 04 新课讲授
哪种读数方式是正确的?
为什么?
偏大
偏小
正确



(俯视)
(仰视)
(平视)
PART 04 新课讲授
1.水具有流动性,水是   体,它 有一定的    ,但是没有一定的    。

体积
形状
PART 05 课后练习
2.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 35 ℃,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原因可能是(    )。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BC
PART 05 课后练习
3.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D
PART 05 课后练习
图 1
40

30
图 2
10

20
4.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6
5.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4
PART 05 课后练习
归纳总结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
一不:
四要:
三看:
课后作业
独立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预习下一节知识点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