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压力:定义、方向、作用点、示意图 ★ 1 1 22二 压力的大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 2 2三 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2 2四 压强:定义、公式、计算、柱体压强 ★★★ 5 5五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 1 1六 知识拓展:固体切割后压强的变化 ★★ 0 0一、压力:1.定义: 垂直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必须要接触);(用符号F表示);2.方向: 垂直接触面 且指向受压的物体;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接触面上)。4.压力的示意图作法:(1)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2)垂直接触面(标上垂直符号)画力;(3)指向受压物体,有大小还需标上大小。【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砝码静止放在小车上,请画出砝码对小车压力的示意图。【变式练习1】如图中表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正确的是( )二、压力的大小:1.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 G = mg2.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时所受压力的大小:分类 直接放置 水平受力 竖直下压 竖直上拉 顶在顶板 压在墙上受力情况压力 G G G+F G-F F-G F3.多物叠放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所有物体的重力:F=G1+G2+…+Gn4.容器装液体+其他物体+外力时对地面的压力:F=G容+G液+G物-F拉(或 +F压)【例题2】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C.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就是重力【变式练习2】将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在竖直方向再加一个10N的力,那么压力大小(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是10NC.可能是30N D.可能是10N【例题3】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只有A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 D.A和B的重力之和【变式练习3】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手的压力是70N,请在横线上填写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 、 。三、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1.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凹陷越深,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转换法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和 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5)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例题4】如图所示,两手用力捏住铅笔,使它彼此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不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不相同,左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变式练习4】小明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图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B.探究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C.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D.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例题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选填“A”、“B”或“C”)实验中。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当压力一定时,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C.用木块滑动的距离远近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变式练习5】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1)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能得出正确结论吗?答: ,理由: 。四、压强(固体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2.压强定义:物体 单位面积上 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用符号 Pa 表示。3.压强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①P:压强——帕斯卡(Pa);②F:压力——牛顿(N);③S:受力面积——米2(m2)。4.单位: 帕斯卡(Pa) 1Pa = 1N/m2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5.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压力F (一般F=G=mg)和 受力面积S ;说明: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两接触面中最小的)。【例题6】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压强大的,受力面积一定小C.单位压力作用的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大 D.压强大,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变式练习6】关于压强公式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B.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D.压强的单位换算:1Pa=1N m2【例题7】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0.2m、重为200N的正方体物块,放在1㎡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中央,则该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变式练习7】在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100cm2的容器里装10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例题8】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5×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现将竖直向上的拉力20N作用在物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C.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30Pa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30N【变式练习8】如图所示,物体重1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0.5dm2,现用30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静止不动,墙面受到的压力和墙面受到压强分别为( )A.10N,2×103Pa B.30N,2×103PaC.10N,6×103Pa D.30N,6×103Pa【例题9】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边长分别为20cm和10cm,A放在B的上面中央,B放在水平地面上,A对B的压强为2.16×104Pa.(g取10N/kg)。求:(1)材料的密度;(2)B对地面的压强。【变式练习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立方体A和立方体B,边长分别为2cm和1cm,材料的密度为8.0×103kg/m3,g取10N/kg。求:(1)立方体A的重力,以及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2)当将立方体B叠放于立方体A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多少。6.公式变形:(1)求压力大小:F=PS(2)求受力面积:7.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gh (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1)柱体特点:V=Sh(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公式推导:【例题10】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重力为10N,底面积为200cm ;乙的重力为8N。已知甲对乙的压强为1000Pa。求:(1)圆柱体乙的底面积;(2)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式练习10】用铁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PAPB>PCC.PA=PB=PC D.无法判断五、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增大压力 ; 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 、 压路机滚筒很重 ;② 减小受力面积 ; 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 、 缝衣针做得很细 ;③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 ;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 、 楼房墙面用空心砖 ;② 增大受力面积 ; 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 、 坦克安装履带 、 书包带较宽 ;③ 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例题11】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B.铁轨铺在枕木上C.安全带较宽 D.图钉头比较尖【变式练习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啄木鸟的嘴尖细 B.压路机的滚子很重C.刀刃很薄 D.滑雪板长而宽六、知识拓展:固体切割后压强的变化:1.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红线切去右边黄色部分,物体剩余部分(左边蓝色)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1)甲图中沿竖直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不变 ;(2)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增大 ;(3)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减小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压力:定义、方向、作用点、示意图 ★ 1 1 22二 压力的大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 2 2三 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2 2四 压强:定义、公式、计算、柱体压强 ★★★ 5 5五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 1 1六 知识拓展:固体切割后压强的变化 ★★ 0 0一、压力:1.定义: 垂直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必须要接触);(用符号F表示);2.方向: 垂直接触面 且指向受压的物体;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接触面上)。4.压力的示意图作法:(1)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2)垂直接触面(标上垂直符号)画力;(3)指向受压物体,有大小还需标上大小。【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砝码静止放在小车上,请画出砝码对小车压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压力的示意图作图步骤:①在接触面上找一点作为作为压力的作用点;②在该点处作接触面的垂线,朝受压的物体方向作;③在作出的垂线上标上箭头,在作用点处标上垂直符号;④标上压力的符号F(如果知道压力的大小,还要标上力的大小)。【变式练习1】如图中表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据此对照各图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判断。解:A.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物体的重心上了。故A错误;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方向与支持面不垂直。故B错误;C.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物体重心上了,故C错误;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故D正确;故选:D。二、压力的大小:1.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 G = mg2.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时所受压力的大小:分类 直接放置 水平受力 竖直下压 竖直上拉 顶在顶板 压在墙上受力情况压力 G G G+F G-F F-G F3.多物叠放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所有物体的重力:F=G1+G2+…+Gn4.容器装液体+其他物体+外力时对地面的压力:F=G容+G液+G物-F拉(或 +F压)【例题2】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C.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就是重力【答案】C【解析】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就是重力。解:AC.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不是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就不等于重力了,故A错误,C正确;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也不一定垂直向下,而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D.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就是重力,故D错误。故选:C。【变式练习2】将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在竖直方向再加一个10N的力,那么压力大小(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是10NC.可能是30N D.可能是10N【答案】C【解析】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当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其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解: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合力的大小:F=F1+F2=40N+10N=50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大小:F′=F2﹣F1=40N﹣10N=30N。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例题3】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只有A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 D.A和B的重力之和【答案】D【解析】物体A与地面没有接触,即A对地面没有压力;把A、B当做一个整体,整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F支=GA+GB;因地面受到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压=F支=GA+GB,即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A和B的重力之和,故D正确,ABC错误。【变式练习3】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手的压力是70N,请在横线上填写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 、 。【答案】70N;20N;120N。【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与受力面垂直。压力并非重力,只有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解: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从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物体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的。(a)图中压力等于手施加的压力与重力无关,所以支持面受到的压力为70N;(b)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向下为50N,手施加的压力向上为70N,所以支持面受到的压力为物体所受重力和压力的合力,即70N﹣50N=20N;(c)图中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给它的向下的压力,所以支持面受到的压力为手施加的压力与重力的合力,即70N+50N=120N。如图所示:故答案为:70N;20N;120N。三、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1.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凹陷越深,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转换法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和 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5)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例题4】如图所示,两手用力捏住铅笔,使它彼此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不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不相同,左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答案】A【解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使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即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选:A。【变式练习4】小明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图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B.探究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C.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D.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答案】B【解析】(1)甲、乙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据此提出探究的问题;(2)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受力物体的形变上,受力物体形变程度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海绵是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用海绵来感受压力,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3)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变化的那个物理量就是需要探究的因素,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得出结论;(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同样的道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一定。解:A.甲、乙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故A正确;B.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B错误。C.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D.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故D正确;故选:B。【例题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选填“A”、“B”或“C”)实验中。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当压力一定时,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C.用木块滑动的距离远近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答案】(1)C;(2)错误。【解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叫转换法: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当压力一定时,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木块滑动的越远,表明小球对木块做功越多,木块的动能越大,用木块滑动的距离远近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采用了转换法;选C;(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错误。【变式练习5】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1)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能得出正确结论吗?答: ,理由: 。【答案】(1)甲乙;(2)受力面积越小;(3)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压面材料相同。【解析】(1)(2)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3)若被压物质不同,不能根据被压物质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根据p分析)。解:(1)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图丁与乙图中受压材料不同,不能根据被压物质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不能得出正确结论。故答案为:(1)甲乙;(2)受力面积越小;(3)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压面材料相同。四、压强(固体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2.压强定义:物体 单位面积上 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用符号 Pa 表示。3.压强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①P:压强——帕斯卡(Pa);②F:压力——牛顿(N);③S:受力面积——米2(m2)。4.单位: 帕斯卡(Pa) 1Pa = 1N/m2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5.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压力F (一般F=G=mg)和 受力面积S ;说明: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两接触面中最小的)。【例题6】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压强大的,受力面积一定小C.单位压力作用的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大 D.压强大,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答案】D【解析】(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根据压强公式p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A.由p可知,压强的大小由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共同决定,所以,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B.由p可知,压强大,可能是受力面积小造成的,也可能是压力大造成的,故B错误;C.由p可知,单位压力作用的面积越大(即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故C错误;D.根据压强的定义可知,压强大,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故D正确。故选:D。【变式练习6】关于压强公式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B.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D.压强的单位换算:1Pa=1N m2【答案】D【解析】(1)根据压强公式p分析;(2)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3)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与面积的单位复合而成,但压强有自己的专用单位即帕斯卡(Pa)。解:A.由p可知,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F成正比,故A正确;B.由p可知,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成反比,故B正确;C.压力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故C正确;D.Pa是压强的单位,N是压力的单位,m2是受力面积的单位,所以由p可知,1Pa=1N/m2,故D错误。故选:D。【例题7】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0.2m、重为200N的正方体物块,放在1㎡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中央,则该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答案】5000【解析】压力F=G=200N,受力面积S=0.2m×0.2m;所以。【变式练习7】在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100cm2的容器里装10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案】(1)12N;(2)1200Pa。【解析】(1)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所有物体的重力:即F=G容+G水=2N+10N=12N。(2)。【例题8】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5×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现将竖直向上的拉力20N作用在物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C.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30Pa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30N【答案】C【解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求出它对桌面的压力,应用压强公式求出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后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求出它受到的合力。解:A.由于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它所受到的合力为0N,故A正确;B.因为ρ,所以物体的质量m=ρV=5×103kg/m3×(0.1m)3=5kg,物体所受的重力G=mg=5kg×10N/kg=50N,故B正确;CD.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因为物体静止,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受到的支持力:F支=G﹣F=50N﹣20N=30N,因为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30N,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3000Pa,故C错误,D正确。故选:C。【变式练习8】如图所示,物体重1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0.5dm2,现用30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静止不动,墙面受到的压力和墙面受到压强分别为( )A.10N,2×103Pa B.30N,2×103PaC.10N,6×103Pa D.30N,6×103Pa【答案】D【解析】30N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被大小不变地传给墙面,可得墙面受到的压力;知道物体与墙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利用p求墙面受到的压强大小。解:图中物体可以将右边受到的力大小不变地传给墙面,墙壁受到的压力F压=F=30N,受力面积S=0.5dm2=5×10﹣3m2,墙壁受到的压强:p6×103Pa。故选:D。【例题9】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边长分别为20cm和10cm,A放在B的上面中央,B放在水平地面上,A对B的压强为2.16×104Pa.(g取10N/kg)。求:(1)材料的密度;(2)B对地面的压强。【答案】(1)材料的密度为2.7×103kg/m3;(2)B对地面的压强为24300Pa。【解析】(1)根据A对B的压强和A的边长可求出A对B的压力,此时A对B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再根据G=mg可求得A的质量,然后利用ρ可求得其密度。(2)根据(1)求得密度,可求得B的质量,然后利用G=mg可求得B的重力,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再利用p可求B对地面的压强。解:(1)SA=20cm×20cm=400cm2=4×10﹣2m2,VA=20cm×20cm×20cm=8000cm3=8×10﹣3m3,SB=10cm×10cm=100cm2=1×10﹣2m2,∵p,∴FA=pSA=2.16×104Pa×1×10﹣2m2=2.16×102N,∵GA=FA=2.16×102N,∴m21.6kg。∴ρ2.7×103kg/m3。(2)SB=10cm×10cm=100cm2=1×10﹣2m2.VB=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ρ,∴mB=ρVB=2.7×103kg/m3×1×10﹣3m3=2.7kg,FB=GB=mBg=2.7kg×10N/kg=27NF=FA+FB=2.16×102N+27N=243N,p24300Pa。答:(1)材料的密度为2.7×103kg/m3;(2)B对地面的压强为24300Pa。【变式练习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立方体A和立方体B,边长分别为2cm和1cm,材料的密度为8.0×103kg/m3,g取10N/kg。求:(1)立方体A的重力,以及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2)当将立方体B叠放于立方体A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多少。【答案】(1)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1600Pa;(2)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200Pa。【解析】(1)已知A的边长,求出A的体积和A的底面积,由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及密度公式可求出立方体A的重力;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即为自身重力,由p可得出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2)已知B的边长,得出B的体积,得出立方体B的重力,将立方体B叠放于立方体A上时,受力面积不变,增加的即B的重力,根据由p可得出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值。解:(1)A的边长为2cm,A的体积为:VA=(0.02m)3=8×10﹣6m3,A的底面积:SA=(0.02m)2=4×10﹣4m2;由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及ρ可知立方体A的重力为GA=mAg=ρgVA=8×103kg/m3×10N/kg×8×10﹣6m3=0.64N,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即为自身重力,由压强公式可知:pA1600Pa;(2)B的边长分别为1cm,B的体积为:VB=(0.01m)3=1×10﹣6m3,立方体B的重力为:GB=mBg=ρVBg=8×103kg/m3×10N/kg×1×10﹣6m3=0.08N,将立方体B叠放于立方体A上时,受力面积不变,则增加的压强为:△p200Pa。答:(1)立方体A的重力为0.64N,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1600Pa;(2)当将立方体B叠放于立方体A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200Pa。6.公式变形:(1)求压力大小:F=PS(2)求受力面积:7.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gh (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1)柱体特点:V=Sh(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公式推导:【例题10】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重力为10N,底面积为200cm ;乙的重力为8N。已知甲对乙的压强为1000Pa。求:(1)圆柱体乙的底面积;(2)乙对地面的压强。【答案】(1)100cm (或0.01㎡);(2)1800Pa。【解析】(1)甲放在乙的上方,对乙的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乙的底面积:∴。(2)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甲+G乙=10N+8N=18N;∴。【变式练习10】用铁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PAPB>PCC.PA=PB=PC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根据柱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同种材料,它们的密度相同,g是常量,三个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也相等。故选C。五、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增大压力 ; 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 、 压路机滚筒很重 ;② 减小受力面积 ; 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 、 缝衣针做得很细 ;③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 ;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 、 楼房墙面用空心砖 ;② 增大受力面积 ; 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 、 坦克安装履带 、 书包带较宽 ;③ 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例题11】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B.铁轨铺在枕木上C.安全带较宽 D.图钉头比较尖【答案】D【解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A.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入雪中,故A不符合题意。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火车对路基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人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图钉头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练习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啄木鸟的嘴尖细 B.压路机的滚子很重C.刀刃很薄 D.滑雪板长而宽【答案】D【解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A.啄木鸟的嘴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啄开树皮,故A不符合题意;B.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菜刀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D.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D。六、知识拓展:固体切割后压强的变化:1.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红线切去右边黄色部分,物体剩余部分(左边蓝色)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1)甲图中沿竖直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不变 ;(2)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增大 ;(3)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 减小 ,压强 减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