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功和机械能》第2节 功率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功率的概念 ★ 0 0 18二 题型练习 ★★ 9 9一、功率的概念: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符号:P)2.公式: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4.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例: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5.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6.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①“功”表示做功的“多少”;②“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③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题型练习:一、功率的概念:【例题1】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B.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C.做功时间越多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做功越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变式练习1】甲、乙两台机器,他们的功率分别为300瓦和350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多 B.甲做功时间一定比乙少C.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多 D.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慢二、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例题2】对于中考体育训练时的一些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绳时,1min内跳的次数多的同学做功一定快B.实心球脱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排球垫起后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定向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对球的力【变式练习2】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如图是挖掘机和人同时开始工作到某时刻的情形,你认为 方式做功较快,理由是 。三、功率大小的比较:【例题3】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关于甲乙二人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变式练习3】四位同学一起到九龙半岛公园游玩时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比赛。他们商定:四人同时出发,绕公园跑一圈,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A.体重最大的同学 B.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学C.速度最大的同学 D.做功最快的同学【例题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两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两次拉力做功功率:P1<P2D.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楼外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的水滴,经过三楼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1,功率P1;随即经过二楼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2,功率P2。若层高相等,且不考虑水滴汽化,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四、功率的计算:【例题5】五一假期,小冯和爸爸一起去登茅山,小冯用了60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8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冯的1.5倍,则小冯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A.9:8 B.8:9 C.1:2 D.2:1【变式练习5】中考在即,学业繁重之余小海仍然坚持体育锻炼,他家住在五楼,他每天从一楼走楼梯用时40s,请你帮他估算上楼时的功率为( )A.50W B.150W C.500W D.1500W【例题6】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米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5×104帕。据此估测心脏平均功率约为( )A.0.14W B.1.4W C.14W D.140W【变式练习6】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其中AB=CD=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在AB段做功的功率为2W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C.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为10JD.该物块在AD段的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五、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例题7】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当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变式练习7】一台拖拉机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5h,若拖拉机的功率恒为20kW,则在这段时间内( )(多选)A.它受到的阻力为106N B.它在0.5h内做功3.6×107JC.它在1s内做2×104J的功 D.在0.5h内前进的路程是360m【例题8】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在20﹣25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是 m,该过程发动机做的功是 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N。【变式练习8】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 J.卡车牵引力是 N。六、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例题9】拖拉机深耕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在公路上慢,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小惯性 B.提高机械传动效率C.增大牵引力 D.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变式练习9】等高线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美丽的梯田,比如弯曲的盘山公路。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爬坡时,司机会换低档。这样做是为了使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获得更大的功率来爬坡 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做的功 D.获得更大的牵引力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功和机械能》第2节 功率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功率的概念 ★ 0 0 18二 题型练习 ★★ 9 9一、功率的概念: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符号:P)2.公式: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4.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例: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5.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6.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①“功”表示做功的“多少”;②“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③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题型练习:一、功率的概念:【例题1】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B.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C.做功时间越多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做功越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答案】A【解析】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解:A、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故A正确;B、机器的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不能说明做功多,故B错误;C、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由于做功的多少不确定,所以,不能说做功时间越多的机器,做功一定快,故C错误;D、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由于做功时间不确定,所以,不能说做功越多的机器,做功率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A。【变式练习1】甲、乙两台机器,他们的功率分别为300瓦和350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多 B.甲做功时间一定比乙少C.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多 D.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慢【答案】C【解析】据功、功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功率大表明做功快。解:A、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共同决定,故A错误;B、做功相同的时候,甲做功用时一定比乙短,故B错误;C、甲每秒做功300J,乙每秒做功350J,根据W=Pt可知,若t甲>t乙,甲做功可能比乙做功多,故C正确;D、甲的功率小,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慢,故D错误。故选:C。二、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例题2】对于中考体育训练时的一些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绳时,1min内跳的次数多的同学做功一定快B.实心球脱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排球垫起后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定向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对球的力【答案】C【解析】(1)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表示做功越快;(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A、跳绳时,跳绳人的质量不定,跳绳高度不定,所以跳次数多不一定做功多,功率也不一定大,故本选项错误;B、实心球脱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本选项错误;C、排球垫起后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是因为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本选项正确;D、定向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对脚的作用力等于脚对球的力;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变式练习2】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如图是挖掘机和人同时开始工作到某时刻的情形,你认为 方式做功较快,理由是 。【答案】甲;相同时间内甲做功多。【解析】物体做功快慢的影响因素: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或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解:图中是挖掘机和人同时开始工作到某时刻的情形,则所用的时间相同,很显然是甲挖土更多(即用挖掘机做功更多),因此,甲方式做功更快,理由是相同时间内甲做功多。故答案为:甲;相同时间内甲做功多。三、功率大小的比较:【例题3】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关于甲乙二人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山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求做的功的大小,甲先到山顶,说明甲所用时间少,根据公式P可求二人功率的大小。解:人爬山的功率:P,由以上表达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甲乙登山的时间,还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而题中只知道甲所用时间少,但不知道他们的质量关系,故无法确定他们的功率关系。故选:D。【变式练习3】四位同学一起到九龙半岛公园游玩时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比赛。他们商定:四人同时出发,绕公园跑一圈,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A.体重最大的同学 B.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学C.速度最大的同学 D.做功最快的同学【答案】D【解析】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则物体做功快;据此结合题意分析判断。解:由功率的物理意义可知,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已知功率最大者获胜,所以最后胜出者一定为做功最快的同学;而体重最大或速度最大的同学做功不一定快,不一定是最后胜出者。故选:D。【例题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两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两次拉力做功功率:P1<P2D.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答案】D【解析】(1)根据s﹣t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第1次通过的距离大,根据v判断出速度的关系;(2)根据两次运动的s﹣t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同一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结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比较两次拉力大小关系;(3)(4)根据W=Fs可确定两次做功的大小;根据P分析P1与P2大小。解:A、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根据v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即v1>v2,故A错误;B、物体两次运动的s﹣t图像都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同一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大小都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拉力大小也相等,即F1=F2,故B错误;CD、根据s﹣t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且F1=F2,根据W=Fs可知,第1次拉力做的功较大,即W1>W2;物体两次运动的时间相同,根据P知,P1>P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楼外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的水滴,经过三楼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1,功率P1;随即经过二楼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2,功率P2。若层高相等,且不考虑水滴汽化,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A【解析】(1)水滴重力一定,楼层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重力做功关系;(2)水滴做加速运动,由t可知经过三楼和二楼所用时间关系,根据P可知功率关系。解:由题意知,水滴重力一定,楼层高度相同,由W=Gh可知,重力经过三楼和经过二楼做功关系为:W1=W2;水滴做加速运动,楼层高度相同,由v得,t,所以经过三楼和二楼所用时间关系为,t1>t2,根据P可知,经过三楼和二楼的功率关系为:P1<P2。故选:A。四、功率的计算:【例题5】五一假期,小冯和爸爸一起去登茅山,小冯用了60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8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冯的1.5倍,则小冯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A.9:8 B.8:9 C.1:2 D.2:1【答案】B【解析】同一座山的高度一定,登山运动时所做的功为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知道登山时间和两者的重力关系,根据P求出两者登山功率之比。解:由题意可知,登山的高度h相同,t小冯:t爸爸=60min:80min=3:4,G小冯:G爸爸=2:3,由P得,小冯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8:9。故选:B。【变式练习5】中考在即,学业繁重之余小海仍然坚持体育锻炼,他家住在五楼,他每天从一楼走楼梯用时40s,请你帮他估算上楼时的功率为( )A.50W B.150W C.500W D.1500W【答案】B【解析】上楼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根据W=Gh求出他上楼时的功,再根据P求出功率。解:楼层高约为3m,一楼到五楼的高度也就是四层楼的高度,为12m,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则上楼所做的功为:W=Gh=500N×12m=6000J,他上楼时的功率:P150W。故选:B。【例题6】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米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5×104帕。据此估测心脏平均功率约为( )A.0.14W B.1.4W C.14W D.140W【答案】B【解析】已知人的平均血压,根据公式F=pS表示出血压产生的压力,根据V=SL求出每次血移动的距离,利用W=FL表示出每跳一次做的功,估测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即每分钟心脏做功的次数,根据P估测心脏平均功率。解:设血管横截面积为S,由p可得血压产生的压力为F=pS,由V=SL可得每次血移动的距离L,则每跳一次做的功为W=FL=pSL=pV,每分钟心脏做功的次数约为70次,则心脏的平均功率约为:P1.4W。故选:B。【变式练习6】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其中AB=CD=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在AB段做功的功率为2W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C.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为10JD.该物块在AD段的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A【解析】A.物块在AB、CD段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则在AB段和CD段所受的拉力等于该段受到的阻力,根据PFv计算拉力F在AB段做功的功率;B.根据v可得t,进一步求出通过AB、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C.物块在AB、CD段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则在AB段和CD段所受的拉力等于该段受到的阻力,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式求出拉力在CD段所做的功。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速度大小的改变、方向的改变。解:A、物块在AB、CD段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则在AB段和CD段所受的拉力等于该段受到的阻力,则F=f=1N,所以拉力F在AB段做功的功率:PFv=1N×2m/s=2W,故A正确;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故B错误;C、物块在AB、CD段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则在AB段和CD段所受的拉力等于该段受到的阻力,则F1=f1=2N,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为:W=F1s=2N×10m=20J,故C错误;D、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即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A。五、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例题7】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当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根据P=Fv可知,当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的变化。解: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根据P=Fv可知,当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减小。故选:B。【变式练习7】一台拖拉机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5h,若拖拉机的功率恒为20kW,则在这段时间内( )(多选)A.它受到的阻力为106N B.它在0.5h内做功3.6×107JC.它在1s内做2×104J的功 D.在0.5h内前进的路程是360m【答案】BC【解析】(1)由公式PFv的变形公式求出牵引力,再由平衡条件求出拖拉机受到的阻力。(2)由公式W=Pt求出拖拉机做的功;(3)根据功率的物理意义判断;(4)利用v求0.5h内前进的路程。解:已知:P=20kW=2×104W,v=7.2km/h=2m/s,A、由PFv得,拖拉机的牵引力:F1×104N,拖拉机匀速前进,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拖拉机所受阻力:f=F=1×104N,故A错误;B、拖拉机0.5h内做功:W=Pt=2×104W×0.5×3600m=3.6×107J,故B正确;C、由于P=20kW=2×104W,即它在1s内做2×104J的功,故C正确;D、由v得拖拉机0.5h内前进的路程:s=vt=7.2km/h×0.5h=3.6km=3600m,故D错误。故选:BC。【例题8】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在20﹣25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是 m,该过程发动机做的功是 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N。【答案】150;4.5×105;3000。【解析】①由图像可知,根据运动的速度v=30m/s.根据s=vt,可求出在20﹣25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②利用公式W=Pt求解做功的大小;③当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此时机车的功率P=fv。解:①由图可知,在20﹣25s时间内轿车的速度v=30m/s,t=25s﹣20s=5s,则根据v可得,在20﹣25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s=vt=30m/s×5s=150m;②因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所以根据P可得,轿车发动机做功:W=Pt=9×104W×5s=4.5×105J;③轿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的牵引力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根据PFv=fv可得,轿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3000N。故答案为:150;4.5×105;3000。【变式练习8】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 J.卡车牵引力是 N。【答案】1.44×109;1×104。【解析】知道发动机的功率和工作时间,根据W=Pt求出发动机做的功;根据PFv的变形公式F求出卡车牵引力。解:发动机的功率P=200kW=2×105W,行驶时间t=2h=7200s,由P得,发动机做的功:W=Pt=2×105W×7200s=1.44×109J;卡车的速度v=72km/h=20m/s,由PFv得,卡车牵引力:F1×104N。故答案为:1.44×109;1×104。六、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例题9】拖拉机深耕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在公路上慢,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小惯性 B.提高机械传动效率C.增大牵引力 D.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答案】C【解析】根据功率公式:PFv,当拖拉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跟速度成反比。解:拖拉机深耕时,阻力较大,需要更大的牵引力,因为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根据PFv可知,要想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就必须减小速度,所以,拖拉机深耕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在公路上慢。故选:C。【变式练习9】等高线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美丽的梯田,比如弯曲的盘山公路。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爬坡时,司机会换低档。这样做是为了使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获得更大的功率来爬坡 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做的功 D.获得更大的牵引力【答案】D【解析】(1)利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和判断。(2)利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和判断。(3)盘山公路、用木板搭斜坡,都是要使物体向高处运动,所以我们可以从斜面模型上分析。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越费距离。(4)从P=Fv进行分析和判断。解:A、从功率的计算公式P可知,要想判断功率的大小,应该同时考虑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故A错误。B、从机械效率的公式η可知,要想判断机械效率的大小,应该同时考虑有用功和总功,故B错误。C、从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C错误;D、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爬坡时,司机会换低档,根据P=Fv知,在汽车功率一定时,速度减小,增加上坡的牵引力,故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