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知道蒸发的概念;2、能通过生活体验和习题分析蒸发的影响因素;3、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5、能区分沸腾和蒸发。学习活动:学生活动一:(1)观察小实验并思考黑板上的字哪去了?这是物质由 态转化为 态,这种现象,称之为汽化。(2)体验小实验用棉签沾部分酒精擦在手背或温度计玻璃泡表面上,说出你的感觉或实验现象:,这说明汽化 (填“吸热”或“放热”)。(3)列举一些生活中汽化现象的例子。汽化的方式之一 蒸发: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其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由上图甲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由上图乙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由图丙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有关。学生活动二:汽化的方式之二 沸腾探究水沸腾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 、 、火柴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沸腾前后水的温度、气泡的变化情况;(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标出水刚刚开始沸腾的时间,水沸腾后继续记录2min的实验数据;(4)完成实验表格和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实验现象:1、沸腾时,水从液态变为__________________。2、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_____。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沸腾是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3、移走酒精灯,观察到水 沸腾。4、在实验中,你还观察到了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温度/℃ (时间/min温度/℃92104949698100102)实验结论:1、沸腾特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_。2、沸腾条件:(1)温度达到________,(2)继续________。讨论交流:撤掉酒精灯后,水为什么还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后,水为什么又不沸腾了?思考:蒸发与沸腾有什么区别呢?相同点 不同点蒸发 1、都是 现象; 2、都是 过程。 1、只发生在 ; 2、 的汽化现象; 3、 温度下都能发生; 4、 越高, 越大, 蒸发越快。 越快, 5、蒸发时液体温度 。沸腾 1、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 2、 的汽化现象; 3、只在 温度( )下发生; 4、一定时间内,吸收热量越 ,汽化越快; 5、沸腾时温度 。巩固练习:1、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汽化,其有 和 两种方式。2、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3、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面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请根据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 。(2)图乙中做法的道理是 。4、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如图,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若将烧瓶倒置,在烧瓶底浇 (选填“冷”或“热”)水也能使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6、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