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模式:PADD 学科:政治 课型:复习课 设计人:高二政治组
一:课前检查反馈和问题指导(5分钟)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4、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5、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如何实现
6、改革的作用?7、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二:教授新课
环节1:精讲留白 提升思维(Presentation)——15分钟
1、人的价值含义原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环节2:独立学习 内化知识(Assimilation)(15分钟)
易错易混点:1. 1.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2.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4.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5. 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易错易混高频考点知识归纳:
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体现价值判断,先判断后选择。
3.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源于实践。
4.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6.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选择题
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生而不教、教而不当、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等现象的广泛存在折射出当下家庭教育的困境和焦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依法带娃”时代的开启将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任何社会意识都有其产生的物质原因,即社会存在
②顺应了百姓期盼,是解决家庭教育困境的根本途径
③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 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后,31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基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2年2月2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①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体现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来推进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针对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2022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之所以要坚持人民至上,是因为(  )
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③满足群众的意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必须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哲学上看,下列说法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②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③致广大而尽精微 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二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别人眼里的幸福不会是你自己的幸福,埋在自己心里不愿说出的害羞的满足才是自己真正的幸福。”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幸福的诠释异彩纷呈,这告诉我们(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④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朱彦夫入选,他是一名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双腿、双手和左眼的共产党员,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在战场上,他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在山村里,他是脱贫攻坚的战士;退休后,他是弘扬革命传统的战士。对于幸福,朱彦夫的理解是,奋斗着,就是幸福的。这表明(  )
①价值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价值标准根据主体需要调整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新年贺词中讴歌赞美劳动。2021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2022年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之所以崇尚奋斗,讴歌赞美劳动,是因为(  )
①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财富的源泉 ②劳动能够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成现实
③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自2022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②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公里,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万里铁路线上,“最美铁路人”书写最美人生。由此可知( )
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平凡岗位上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 20世纪80年代引进短道速滑项目以来,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风貌品格,彰显了人们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这启示我们( )
①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②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限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培育多年生稻种的研究漫长又艰辛,他们克服了项目经费不足、田野工作辛苦等困难,目标在前却难见终点等困扰,坚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实验、试验示范和理论研究,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具有广适、高产稳产等特点,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018年,他们培育的“多年生稻23”成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在国际多年生作物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胡风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17.(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三模)辨析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一些西方国家以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重症率、死亡率较低以及严密封控会导致经济萎靡为由,选择与病毒共存,即使面对不断增长的感染人数依然选择“躺平"。而我国正视本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总体不足的国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2022年以来,我国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多个省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有观点认为,西方的防疫政策更好,我们应该效仿西方选择“躺平”。
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5 BBBDA 6——10 AADCC 11——15 BBBAA
16、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胡凤益能够实现少年时期梦想的原因。(10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提高能力本领,投身社会实践。(4分)胡凤益树立了寻求多年生庄稼的理想,选择农学专业,投身多年生稻研究,(2分)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创新,取得了多年生稻培育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少年时期的梦想。(4分)
17、(1)该观点是片面的。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会不同。面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矛盾,西方国家以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优先,而中国则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优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们不应该效仿西方,而应立足本国国情,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