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沁园春 雪》毛泽东一.教学目标1.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重点)2.理解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难点)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难点)二.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段文字:“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重温高亨和柳亚子的评价以印证,说明毛泽东“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2.写作背景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所在的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的一个小山村袁家沟。在这里,毛泽东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3.解题“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4.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沁园春 惟余莽莽 稍逊 数风流人物红装素guǒ 分外妖ráo 风sāo 江山多jiāo5.词讲究押韵。《沁园春·雪》押的是 韵,依次写出韵脚(押韵的字)。6. 借助课文注释疏通词意。三.初读感知1.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你从毛主席的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美?大气磅礴的意境美 超凡脱俗的人格美 深邃隽永的哲理美3.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上下阙间是怎样过渡的?上阕写北方雪景,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景物描写过渡到评论历史人物。总括上文写景,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引出下文议论抒情 ,指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学习上阙1.词的上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天雪地的世界,意境广阔博大。上阕的写景,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何作用?写北方雪景:实景 想像雪过天晴之景:虚景写作手法:夸张、互文、对偶、化静为动、比喻、比拟“望”字领起哪几句?望见了哪些景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长城 黄河 群山 高原)“望”字可否换成“看”字?为什么?“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不可。因为是登高远眺,只能用“望”。不可删去,因为“顿”字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作者为什么选取长城、黄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热爱并誓死保卫中华大地的感情。让我们想象雪过天晴之景的意境: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景色十分壮丽。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显得格外艳丽多姿!五.教师小结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先写眼前实景(先概括描写,后具体描写),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后三句借助想像写虚景。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上思考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的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思考 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算数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诗人毛泽东(任青)二.知识检测1.《沁园春》是一首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__”是题目。2.这首词的上阕写。其中前三句是写,“望”字以下是______写。另外,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______景;“须”字以下是______景,即想象雪过天晴之景。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背诵默写。三.学习下阕1.“惜”字含有哪些意味?(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这五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有雄才大略,赫赫战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帝王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统一中国 汉武帝——抗击匈奴唐太宗——贞观之治 宋太祖——平息五代动乱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而威震欧亚3.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你的根据是什么?认为成吉思汗最缺乏文采。因为其他几位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而成吉思汗是“只识”弯弓射大雕。4.作者在下阙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评古是为了论今,委婉地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与“今朝”对比,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5.主题句是哪一句?谁是真正的英雄?“俱往矣”一句,有力地结束了对历史的回顾,指出历代帝王都已成为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是“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就是说,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还要看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新的风流人物,是指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雄壮宣言,是全词主旨所在,是点睛之笔。6.这首词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它的写景和议论抒情有什么特点?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教师总结下阙:以评论和抒情为主,从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转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写作特点: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语言形象、精确、优美。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拓展延伸1.品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也描写了雪景,也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2.品读《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白雪皑皑、雪中送炭、雪泥鸿爪、映雪读书、阳春白雪风花雪月、雪上加霜、报仇雪恨、冰雪聪明、红炉点雪、雪胎梅骨 ……4.找几句写雪的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5.雪的雅称:玉鸾、飞花、琼花、寒英、玉花、凝雨、玉蛾、瑞叶、银粟、琼屑、琼华、玉尘、寒酥、六出、仙藻……七.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