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6七年级下册期末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小明看到一副对联,上联: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A.四季如春 B.源远流长 C.幅员辽阔 D.历史悠久2、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的特点是( )A.大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大聚居 D.小杂居、小聚居3、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4、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 D.季风气候5、我国大大小小的岛屿中,是第一大岛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钓鱼岛 D. 香港岛6、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B.漠河—西双版纳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7、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中,互不相邻的是( )A.河南、河北 B.山东、山西 C.广东、广西 D.湖南、湖北8、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哪三级( )A.省、县、乡 B.省、直辖市、县 C.省、县、市 D.省、镇、乡9、对成都平原的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小浪底工程 B.三峡工程 C.都江堰 D.龙羊峡水电站10、关于北京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B.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人居C.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D.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11、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 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阅读母亲河长江流域图,回答12-13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2、长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其中在重庆附近汇入的支流是( )A.岷江 B.湘江 C.嘉陵江 D.汉水13、长江流域建设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是( )A.三峡水利枢纽 B.葛洲坝水利枢纽 C.小浪底水利枢纽 D.青铜峡水利枢纽1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A.尊重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开发大自然C.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D.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15、人行道从“跳石”到“斑马线”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规则( )A.有着悠久的历史 B.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C.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D.是随意制定的16、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规则是( )A.民族风俗习惯 B.学生守则 C.市民守则 D.社会公约17、规则的出现源于( )A.生活的需要 B.道德的要求 C.生存的需要 D.发展的必然18、下列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义乌的小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B.同学们通过QQ与外省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C.阿拉伯客商在义乌采购商品 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19、现今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购票的方式买到通往全国各地的火车票,说明传媒( )A. 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D. 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20、下列做法,体现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A. 把废电池扔进垃圾桶 B.分类放置垃圾C. 食用野味 D. 多用化学药剂消毒、除尘21、下列关于“代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唯一原因 B .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C. 跨越代沟最好的方法是回避 D. 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22、在20世纪初的星宿海地区,你可能看见的景观是( )A. 一片金黄的水稻 B.寸草不生的沙漠 C. 绿意盎然的椰林 D.星罗棋布的湖泊23、最早种植棉花的是( )A. 古代印第安人 B.古代中国人 C. 古代巴比伦人 D. 古代印度人24、之所以称“黄河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摇篮”的因为( )A. 陕西黄帝陵位于黄河流域 B.华夏部落最强大C. 舜任用禹治理黄河 D. 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形成了华夏主体25、“清高宗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这里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 公元 B.世纪 C. 年代 D.年号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6分)连线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疆域四至点中最北端点所在地西藏自治区 陆上邻国最多内蒙古自治区 人口密度最小云南省 跨经度最广青海省 少数民族最多黑龙江省 长江、黄河的源头所在地27.(13分)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填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m___________n___________(2分)小浪底(2)上、中游分界处_________ 中、下游分界处__________ (2分)(3)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____(海洋)(2分)(4)黄河的水能集中在__________(河段);而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位于_______(河段),(填写上、中、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根治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10分)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要求:( http: / / www.21cnjy.com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名称:(4分)A. B. C. D.(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中,降水少、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漠分布广的是 ;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稻米产区是 ;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是 。(4分)(3)图中A、D两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2分)29、(8分)依据地图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写出古国名称(5分)A是 、B是 、C是 、D是 、其中只有 的文化传续了下来,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消亡了(2)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大河流域。大江、大河为古代四大文明繁荣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3分)30、小明所在的金华市某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为了更多地了解学校历史,她利用休息天进行了调查。材料一:小明先到图书馆查阅了《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从中了解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收集到了原来学校的一些老照片;去学校旧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找到了学校遗留的一些课桌椅和原始的档案文件等。还走访了一些老校友,请他们回忆了当年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1)小明采用了哪几种社会调查的方法?(3分)(2)小明所收集的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6分)材料二:通过研究,小明了解到了该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历史:该校创建于1902年,时称“金华中学堂” 1922年,改称“浙江省立金华中学”。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曾几经搬迁。解放后,1952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1958年10月学校迁往蒋堂农村。 1995年秋,学校全部搬迁至城区八一南街。是年11月被评为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2004年学校再度搬迁,新校坐落在金华市金东新区光南路1588号。(3)根据材料二,制作一把反映该校解放后发展的年代尺。(4分)DCB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