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第1课时)》期末复习-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光现象(第1课时)》期末复习-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指南
(内容:《第三章 光现象(第1课时)》)
姓名: 组别:
【自主复习】
1、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 和 。
2、白色的太阳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
3、光的三原色: ,这三种光按相同比例混合产生 光。
4、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色光决定的。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 的色光;
5、红外线能使被照到的物体 ,具有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红外线的应用有: 。
6、紫外线具有 性质,紫外线应用有 。
7、光在 沿直线传播, 、 、 等事例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8、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
【典型例题】
1、“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因为花 (吸收/反射)红色光;“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像。
2、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验钞机可通过验证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
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
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
3、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 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4、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5、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
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
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 m的A点,在桌
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亮度的灯照亮A点
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
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
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
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亮度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暗 1 暗
较亮 1 较暗
亮 1 亮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较亮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亮度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较亮 0.5 明
较亮 1.0 较明
较亮 1.5 暗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___(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____________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____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5)小燕猜想3中的“物体的颜色”这个变量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是通过使用_______来进行控制的;
(6)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等第
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萤火虫和烛焰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电池和萤火虫
2、“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3、小明面向正南的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4、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5、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B.它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C.红、绿、蓝光是单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成的 D.它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8、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引起的。
9、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0、小明去润扬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的   形成的太阳   (倒立/正立)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缝隙的形状   (有关/无关);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选填序号:“①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或“②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   (红外线/紫外线)。
1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⑴请在图2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⑵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 (正比/反比)。
⑶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lO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 m。
12、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 cm放
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
(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
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写出2种)
(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利用与本实验相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写出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