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3课时)》期末复习-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3课时)》期末复习-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指南
(内容:《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第3课时)》)
姓名: 组别:
【自主复习】
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 像的原理制成的。若要使照相机胶片上得到的像变大,则应将照相机 (靠近/远离)物体,同时将镜头向 (前伸/后缩)。眼睛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当于胶片。
2、投影仪、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立、__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胶片应_____插。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因此用 透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像向 移,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因此用 透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像向 移,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4、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是___透镜,目镜是___透镜。
5、显微镜的目镜是 焦距的 透镜,物镜是 焦距的 透镜,近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 、 的 像,再通过目镜成 、 的 像,近处的物体通过显微镜经过两次放大成一个 、 的 像。
【典型例题】
例题1、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
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
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例题2、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例题3、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例题4、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例题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在水透镜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则该同学戴的是 (近视/远视)眼镜.
例题6、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透过图甲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的箭头,这与 的成像原理相同, 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 范围内;
(3)透过图乙的凸透镜,看到的箭头的像是 (正立/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上/下)移动。
【课堂检测】 等第
1、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 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如图所示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小红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4、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5、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 (左/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薄/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课后巩固】
1、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2、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3、照相机拍摄近的景物后,再来拍摄远景,则应调节调焦环,使( )
A.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近一些 D.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远一些
4、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5、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光屏上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处向
  (左/右)移动,则所成的像是   、   、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f=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  、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
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
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
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则该眼镜是    (近视/远视)眼镜.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若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3)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图中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65~80cm C.80~95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