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 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A.70 B.75 C.80 D.90
2.2023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比上年增长 ,这是一份在疫情反复冲击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答卷。(  )
A.114 万亿 5% B.115 万亿 4%
C.120 万亿 3.5% D.120 万亿 3%
3.2023 年 3 月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任国务院总理。(  )
A.习近平 李克强 B.李克强 李强
C.习近平 李强 D.习近平 温家宝
4.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他们对未来有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就要(  )
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做到扬长避短
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主动改正缺点
③掌握激发潜能的方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远离社会和集体,只关注学习,学会独立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蒋老师在小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你的聪明勤奋让我佩服,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郑看到后,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小郑认识自我的方式是(  )
①自我评价
②集体评价
③他人评价
④与他人作比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某些人义务观念淡薄
③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④享受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在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这表明宪法(  )
A.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8.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伟大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下图可以看出(  )
①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④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2 年 10 月 12 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试验、太空趣味饮水、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奇妙科学课。开设“天宫课堂”(  )
①体现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梦想
④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发展水平领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对话,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印证了中国(  )
①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②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③领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和平的世界
④在全球发展中积极担当,展现大国风范,显示中国智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30 分)
1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净化人的心灵,启迪我们积极向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诚信角度分析彭雪云登上“台州好人榜”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说小亚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
12.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温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刘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李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3)这个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哪些启示?( 温馨提示:此题为分层赋分,
13.2023 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小梦做了如下笔记。阅读笔记,回答问题。
(1)两则笔记共同说明了什么?
(2)联系笔记三,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特征?
(3)根据笔记四内容,谈谈我国应该怎样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三、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欧洲人喜欢夏天去享受“日光浴”,离法国较近且适合的地方是(  )
A.地中海之滨 B.南极地区
C.非洲热带草原 D.亚马孙平原
15.图示法是历史学科知识梳理的重要方法。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丝绸之路起点为河西走廊,终点至西域
B.因凿井技术传入西域,故称为凿空之旅
C.丝绸之路开辟,标志西域正式归属西汉
D.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1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促进农业深耕细作
B 明朝派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 基本解除东南倭患
c 刘秀采取了稳定社会的措施 出现“光武中兴”
D 清朝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A.A B.B C.C D.D
17.某同学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关于“游历大唐”的文章,下列内容可以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
②妇女参加骑马、打球等活动
③高僧鉴真西行前往天竺
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过程。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
A.反对封建专制 B.反抗外来侵略
C.救亡图存 D.追求民主
19.20 世纪初,清献中学(黄岩中学前身)师生联合各校集会游行,响应北京学界,高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与之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 九运动
20.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列歌词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辽沈战役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
C.“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千里跃进大别山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西藏和平解放
21.表说明了(  )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总兵力分布表
分布地区 中国 东南亚 日本本土 朝鲜
数量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4个师团 2个师团
A.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B.日军侵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2.绘制示意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3.2022 年初,俄乌战争爆发,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伤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唯一原因
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30 分)
24.西瓜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下野地西瓜以个大味甜而闻名全国。下野地位于沙漠南缘,年均日照时数高达 2828 小时。下野地西瓜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变革后,产量大增,品质更优,2017 年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当地政府通过举办西瓜节,以瓜为媒,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1)根据图 1,春节期间浙江市民吃的西瓜多产自   省。造成各地西瓜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根据材料分析下野地西瓜品质优的自然原因。
(3)下野地西瓜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25.某校学生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以下是成果展示,请你参与。
【忆辉煌】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析沉沦】
材料二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探复兴】
材料三
时期 主要热词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解放牌汽车、人民当家作主、公私合营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大包干、深圳速度、回归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
注: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在文学上、航海上的科学发明。
(2)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划线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热词,解释其出现的原因。
26.探大国崛起,思国家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图识史】
【图文互证】
(1)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任选一组图文,说说该国家是如何实现大国崛起的
(3)【以图悟史】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大国崛起的历程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世界人口达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
2.【答案】D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3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20万亿,比上年增长3% ,这是一份在疫情反复冲击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答卷。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
3.【答案】C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3 年 3 月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李强任国务院总理。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赵乐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韩正当选国家副主席, 新当选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 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4.【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我们要 扬长避短, 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主动改正缺点,掌握激发潜能的方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④错误,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只关注学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5.【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 小郑通过蒋老师对小郑的毕业留言认识自己属于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小郑看到后,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属于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正确。
②④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集体评价和与他人作比较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6.【答案】A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图片中的人物只要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这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义务观念淡薄的体现,所以①②正确。
③④不符合漫画寓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7.【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伟大的精神谱系,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①②正确。
③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9.【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开设“天宫课堂”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梦想 , 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①观点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错误,这说明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国科技总体发展水平没有领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的认识,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10.【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 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对话,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积极担当,展现大国风范,显示中国智慧,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错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但没有领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担当,中国发展坚持合作共赢的认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1.【答案】(1)角度: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标准/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原因:彭雪云登上台州好人榜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诚信品德/有利于树立诚信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小亚放弃周末游玩时间,参加班集体活动,体现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主义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诚信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结合题意要求,本题可以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彭雪云树立诚信意识,弘扬诚信品德,诚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等方面回答即可。
(2)本题根据所学,可以从小亚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识大体顾大局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诚信和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12.【答案】(1)人格尊严权(名誉权/人身自由);财产权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或刑事违法行为
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角度 1:李某殴打他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公民。(从守法角度回答意思相近即可)
角度 2:刘某向公安机关报警说明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或维护权
利守程序或善用法律。
角度 3:李某殴打他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公民的财产权;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李某对刘某进行言语侮辱,这侵犯了刘某的人格尊严权。痛打刘某侵犯刘某的生命健康权。把他的手机砸烂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权。 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特征。
(2)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本案的启示可以从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权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法律的特征,犯罪,依法办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求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3.【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特征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替代性答案: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特征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改善和保障民生(以人民为中心等)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笔记一和二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因此共同说明的问题可以从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笔记不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结合笔记内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从坚持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科技兴国战略和共享发展成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14.【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阳光明媚,许多人在地中海沿岸享受日光浴,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欧洲西部南临地中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分析:
A: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西域,以至更远的欧洲,所以A项表述错误,排除。
B:因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东西方交通,所以称作凿空之旅,B项表述错误,排除。
C: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西域正式归属西汉,所C项表述错误,排除。
D: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成为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丝绸之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A、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A正确;
B、 明朝派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 ,基本解除了东南的倭寇隐患,B正确;
C、 刘秀采取了稳定社会的措施 ,东汉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C正确;
D、 清朝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使得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17.【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①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日本派遣试着向大唐学期,①正确;
②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和射箭,②正确;
③前往天竺国取经的是玄奘,③错误;
④唐太宗吸取隋朝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并且传播中国的文化
18.【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救亡图存,洋务派突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梯革命派主张实行民族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这些思想反映的主题都是救亡图存,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9.【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5月4号,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场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0.【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A、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错误;
B、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B正确;
C、“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是抗战时期宣传抗日的《黄河大合唱》,C错误;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指的是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1947年夏天,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林彪等指挥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
2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日本在中国部署了最多的兵力,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A、封建时代的欧洲有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西欧庄园的流行等,古希腊不属于这个时期的,A错误;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包括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B正确;
C、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C错误;
D、华夫脱运动是埃及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的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的时间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等等
23.【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A、 2022 年初,俄乌战争爆发 ,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然是有很多矛盾和冲突,A正确;
B、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错误;
C、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很多,不只是地区之间的冲突,C错误;
D、经济全球化的增强与材料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
24.【答案】(1)海南;纬度因素
(2)日照充足;土质疏松;新疆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打造品牌效应;注重技术创新,培育优质品种;政府大力支持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1)海南省纬度低,全年高温,春季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种植西瓜,而此时海南省适合西瓜的种植,造成各地西瓜上市时间不同是由于纬度为主造成的。
(2) 日照充足;土质疏松;新疆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打造品牌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视良种的培育
【点评】新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地表多沙漠,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新疆地区很多的瓜果糖分高
25.【答案】(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3)解放牌汽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深圳速度:经济特区的设立(改革开放) /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形式之一,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等,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北宋指南针的应用。
(2)材料二讲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答案不限,例如解放牌汽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深圳速度:经济特区的设立(改革开放) /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点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2)1861 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发展经济;坚持制度改革/创新;维护国家统一。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 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2) 1861 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
【点评】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 /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 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A.70 B.75 C.80 D.90
【答案】C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世界人口达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
2.2023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比上年增长 ,这是一份在疫情反复冲击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答卷。(  )
A.114 万亿 5% B.115 万亿 4%
C.120 万亿 3.5% D.120 万亿 3%
【答案】D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3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20万亿,比上年增长3% ,这是一份在疫情反复冲击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答卷。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
3.2023 年 3 月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任国务院总理。(  )
A.习近平 李克强 B.李克强 李强
C.习近平 李强 D.习近平 温家宝
【答案】C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3 年 3 月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李强任国务院总理。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赵乐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韩正当选国家副主席, 新当选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 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4.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他们对未来有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就要(  )
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做到扬长避短
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主动改正缺点
③掌握激发潜能的方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远离社会和集体,只关注学习,学会独立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我们要 扬长避短, 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主动改正缺点,掌握激发潜能的方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④错误,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只关注学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5.蒋老师在小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你的聪明勤奋让我佩服,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郑看到后,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小郑认识自我的方式是(  )
①自我评价
②集体评价
③他人评价
④与他人作比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 小郑通过蒋老师对小郑的毕业留言认识自己属于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小郑看到后,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属于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正确。
②④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集体评价和与他人作比较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6.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某些人义务观念淡薄
③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④享受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图片中的人物只要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这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义务观念淡薄的体现,所以①②正确。
③④不符合漫画寓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7.在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这表明宪法(  )
A.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伟大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下图可以看出(  )
①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④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伟大的精神谱系,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①②正确。
③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9.2022 年 10 月 12 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试验、太空趣味饮水、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奇妙科学课。开设“天宫课堂”(  )
①体现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梦想
④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发展水平领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开设“天宫课堂”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梦想 , 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①观点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错误,这说明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国科技总体发展水平没有领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的认识,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10.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对话,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印证了中国(  )
①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②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③领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和平的世界
④在全球发展中积极担当,展现大国风范,显示中国智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 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对话,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积极担当,展现大国风范,显示中国智慧,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错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但没有领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担当,中国发展坚持合作共赢的认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30 分)
1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净化人的心灵,启迪我们积极向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诚信角度分析彭雪云登上“台州好人榜”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说小亚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
【答案】(1)角度: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标准/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原因:彭雪云登上台州好人榜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诚信品德/有利于树立诚信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小亚放弃周末游玩时间,参加班集体活动,体现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主义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诚信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结合题意要求,本题可以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彭雪云树立诚信意识,弘扬诚信品德,诚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等方面回答即可。
(2)本题根据所学,可以从小亚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识大体顾大局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诚信和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12.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温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刘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李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3)这个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哪些启示?( 温馨提示:此题为分层赋分,
【答案】(1)人格尊严权(名誉权/人身自由);财产权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或刑事违法行为
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角度 1:李某殴打他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公民。(从守法角度回答意思相近即可)
角度 2:刘某向公安机关报警说明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或维护权
利守程序或善用法律。
角度 3:李某殴打他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公民的财产权;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李某对刘某进行言语侮辱,这侵犯了刘某的人格尊严权。痛打刘某侵犯刘某的生命健康权。把他的手机砸烂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权。 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特征。
(2)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本案的启示可以从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权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法律的特征,犯罪,依法办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求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3.2023 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小梦做了如下笔记。阅读笔记,回答问题。
(1)两则笔记共同说明了什么?
(2)联系笔记三,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特征?
(3)根据笔记四内容,谈谈我国应该怎样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特征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替代性答案: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特征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改善和保障民生(以人民为中心等)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笔记一和二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因此共同说明的问题可以从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笔记不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结合笔记内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从坚持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科技兴国战略和共享发展成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欧洲人喜欢夏天去享受“日光浴”,离法国较近且适合的地方是(  )
A.地中海之滨 B.南极地区
C.非洲热带草原 D.亚马孙平原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阳光明媚,许多人在地中海沿岸享受日光浴,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欧洲西部南临地中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15.图示法是历史学科知识梳理的重要方法。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丝绸之路起点为河西走廊,终点至西域
B.因凿井技术传入西域,故称为凿空之旅
C.丝绸之路开辟,标志西域正式归属西汉
D.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分析:
A: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西域,以至更远的欧洲,所以A项表述错误,排除。
B:因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东西方交通,所以称作凿空之旅,B项表述错误,排除。
C: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西域正式归属西汉,所C项表述错误,排除。
D: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成为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丝绸之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1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促进农业深耕细作
B 明朝派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 基本解除东南倭患
c 刘秀采取了稳定社会的措施 出现“光武中兴”
D 清朝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A、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A正确;
B、 明朝派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 ,基本解除了东南的倭寇隐患,B正确;
C、 刘秀采取了稳定社会的措施 ,东汉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C正确;
D、 清朝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使得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17.某同学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关于“游历大唐”的文章,下列内容可以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
②妇女参加骑马、打球等活动
③高僧鉴真西行前往天竺
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①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日本派遣试着向大唐学期,①正确;
②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和射箭,②正确;
③前往天竺国取经的是玄奘,③错误;
④唐太宗吸取隋朝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并且传播中国的文化
18.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过程。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
A.反对封建专制 B.反抗外来侵略
C.救亡图存 D.追求民主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救亡图存,洋务派突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梯革命派主张实行民族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这些思想反映的主题都是救亡图存,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9.20 世纪初,清献中学(黄岩中学前身)师生联合各校集会游行,响应北京学界,高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与之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5月4号,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场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0.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列歌词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辽沈战役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
C.“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千里跃进大别山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A、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错误;
B、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B正确;
C、“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是抗战时期宣传抗日的《黄河大合唱》,C错误;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指的是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1947年夏天,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林彪等指挥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
21.表说明了(  )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总兵力分布表
分布地区 中国 东南亚 日本本土 朝鲜
数量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4个师团 2个师团
A.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B.日军侵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日本在中国部署了最多的兵力,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绘制示意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A、封建时代的欧洲有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西欧庄园的流行等,古希腊不属于这个时期的,A错误;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包括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B正确;
C、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C错误;
D、华夫脱运动是埃及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的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的时间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等等
23.2022 年初,俄乌战争爆发,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伤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唯一原因
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A、 2022 年初,俄乌战争爆发 ,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然是有很多矛盾和冲突,A正确;
B、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错误;
C、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很多,不只是地区之间的冲突,C错误;
D、经济全球化的增强与材料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30 分)
24.西瓜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下野地西瓜以个大味甜而闻名全国。下野地位于沙漠南缘,年均日照时数高达 2828 小时。下野地西瓜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变革后,产量大增,品质更优,2017 年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当地政府通过举办西瓜节,以瓜为媒,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1)根据图 1,春节期间浙江市民吃的西瓜多产自   省。造成各地西瓜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根据材料分析下野地西瓜品质优的自然原因。
(3)下野地西瓜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答案】(1)海南;纬度因素
(2)日照充足;土质疏松;新疆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打造品牌效应;注重技术创新,培育优质品种;政府大力支持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1)海南省纬度低,全年高温,春季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种植西瓜,而此时海南省适合西瓜的种植,造成各地西瓜上市时间不同是由于纬度为主造成的。
(2) 日照充足;土质疏松;新疆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打造品牌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视良种的培育
【点评】新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地表多沙漠,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新疆地区很多的瓜果糖分高
25.某校学生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以下是成果展示,请你参与。
【忆辉煌】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析沉沦】
材料二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探复兴】
材料三
时期 主要热词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解放牌汽车、人民当家作主、公私合营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大包干、深圳速度、回归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
注: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在文学上、航海上的科学发明。
(2)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划线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热词,解释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3)解放牌汽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深圳速度:经济特区的设立(改革开放) /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形式之一,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等,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北宋指南针的应用。
(2)材料二讲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答案不限,例如解放牌汽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深圳速度:经济特区的设立(改革开放) /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点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探大国崛起,思国家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图识史】
【图文互证】
(1)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任选一组图文,说说该国家是如何实现大国崛起的
(3)【以图悟史】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大国崛起的历程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2)1861 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发展经济;坚持制度改革/创新;维护国家统一。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 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2) 1861 年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
【点评】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