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文字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文字素材)

资源简介

济南版七上生物全册知识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
(1)新陈代谢(包括:营养、呼吸、排汗等)(2)生长和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和变异;(5)应激性;(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7)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2.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6.破坏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7.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8.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经常多法并用。
9.巴斯德实验:(1)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它们来自空气。
(2)这是(对照)实验,其中普通烧瓶是对照组,曲颈瓶是实验组。
(3)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其变量是(微生物)。
(4)该实验成功之处在于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
(5)曲颈瓶的巧妙之处:只能空气进入,微生物无法进入。
10.辨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课本15页图)
11.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二者区别:有无螺纹
12.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3.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有两个:遮光器和反光镜
14.光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光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15.对光有哪四步:课本15页下方
16.观察时如果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17.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的关系:相反
18.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较大)、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
19.视野中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20.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2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2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
23.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
24.如何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25.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不易看清的是:细胞膜;
26.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线粒体;
27.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8.植物细胞各结构名称及各部分的功能:课本29页的图
29.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相同点:先核裂(遗传物质先复制),再质裂
30.植物细胞质分开的方式:出现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31.动物细胞质分开的方式:细胞膜向内凹陷
3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33.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
34.生物体由小长大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35.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36.植物的组织有:保护;营养;输导;分生
36.动物的组织有:上皮;神经;肌肉;结缔组织。
37.癌细胞的特点: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38.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9.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40.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二单元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作用: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点:开始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根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3.葫芦藓地钱和墙藓是哪类植物:苔藓植物
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出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5.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肾蕨满江红桫椤卷柏贯众作用: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煤炭
6.藻类苔藓和蕨类的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7.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特点:有真正根茎叶,发达的输导组织。
8.裸子植物主要特点: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常见植物:松杉柏、银杏和苏铁等。
9.被子植物主要特点: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10.被子植物分类地位: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1.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主要器官:叶
12.叶片的结构:
①⑤是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特点: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没有叶绿体,是保护组织。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含叶绿体,半月形;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②④是叶肉:叶肉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③是叶脉:含筛管和导管,有支持和输导作用,是输导组织。其中,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叶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影响蒸腾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
14.蒸腾作用的意义:
(1)自身—促进吸收水分;促进输送水分和无机盐;散热。
(2)环境—增加大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吸收周围热量,降低温度。
15.移栽植物注意事项:根部带土(为了保护根);傍晚或阴天移栽、给植物遮阴、去掉部分枝和叶(降低蒸腾作用);浇水等。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1)暗处理(目的: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选叶遮光再光照:用黑纸片把上下两面遮盖(对照作用);
(3)脱色:(目的: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隔水(防止酒精燃烧),叶片变成黄白色;(小烧杯中是酒精;大烧杯中是清水) 结论:光是光合作用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7.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方法: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生香)插入试管内,看燃烧情况,如果复燃说明是氧气。
18.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只在有光进行。 光能
19.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0.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21.光合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2.呼吸作用的场所: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原料:氧气和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水;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时间:全天进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影响因素: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等。
在生产中的应用:(农田排涝和田间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窖藏、低温储存、粮食晾干:抑制呼吸作用)
23.意义: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失;其余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4.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白天全部进行;晚上进行的有蒸腾和呼吸。
25.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6.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
“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天然的蓄水池”---绿色植物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蒸腾作用);补充地下水;固定和保护土壤。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水螅和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属于哪类动物:腔肠动物
2.腔肠动物的体壁和消化腔的特点: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涡虫、绦虫和血吸虫属于哪类动物:扁形动物;消化腔特点:有口无肛门
4.线虫和人蛔虫是哪类动物:线形动物;消化腔的特点是:有口有肛门
5.蚯蚓是哪类动物: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什么构成:相似的环状体节
6.根据什么判断蚯蚓的前端:环带
7.蚯蚓的运动: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呼吸:湿润的体壁;
8.常见的环节动物还有:沙蚕,水蛭。
9.蠕虫动物包括哪几类: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10.鲍鱼、鱿鱼、章鱼、乌贼、蜗牛、宝贝是哪类动物:软体动物
11.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无脊椎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12.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等。
13.外骨骼(不生长)的作用:①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②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14.蝗虫胸部的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
15.蝗虫的腹部有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是什么:气门;呼吸器官是什么:气管。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鱼类
1.体色:背深灰色,腹部白色;
2.减少阻力:呈梭形,分泌粘液,大多有鳞片
3.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结构:侧线。
4.运动器官:鳍5.呼吸器官:鳃6.主要特征:81页下方
二、两栖动物
1.青蛙、蟾蜍、大鲵是哪类动物:两栖动物
2.主要特征:82页下方 三、爬行动物:1.鳄鱼、龟、避役、蛇是哪类动物:爬行动物2.主要特征:83页上方
四、鸟类(家鸽)
1.体形:流线型; 2.运动器官:翼。3.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呼吸器官是:肺 ;气囊的作用:暂时储存气体4.企鹅和天鹅是哪类动物:鸟类
五、哺乳动物1.家兔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内有膈(哺乳动物特有),用肺呼吸;牙齿分化;发达的神经系统。2.鲸、海豚、蝙蝠是哪类动物:哺乳动物3.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
4.变温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识记92页的关节图
牢固的原因:关节面分关节头和关节窝,还有关节囊内外的韧带;
灵活的原因:有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
4.骨骼肌的组成:两端白色的肌腱,中间的肌腹。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二舒三收;直臂提物时:全收缩;自然下垂时:全舒张。
6.动作的完成:93页第一段: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牵拉骨,绕过关节,完成动作。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以及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7.骨骼肌的作用:动力 关节的作用:支点 骨的作用:杠杆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理解并会区分)
1.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称为后天性行为。
3.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关系);学习行为的意义: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先天性行为的意义: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4.社会行为:特征(1)具有明显的组织;(2)分工明确;(3)等级森严。
5.信息交流的方式:声音(叫声)、形体姿态、动作(如舞蹈)、气味等。
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狼、猴、象、狒狒、斑马等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理解即可)
1.动物属于异养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传粉或传播种子,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
(3)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生态平衡)。
2.动物之间,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生物反应器: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产生出人们需要的药物
或营养物质。如蚯蚓生物反应器。
4.仿生学:模仿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如飞机—鸟的飞翔;蝙蝠—雷达;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病毒
1.病毒极其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1)形态:(球形 )(杆形 )(蝌蚪形)
(2)结构:没有 (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营养方式(寄生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
3.根据侵染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又称为 (噬菌体 )。
二、细菌
1.细菌比病毒大,形态是(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是(单)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
3.(1)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2)与动植物细胞相同的是细胞膜、细胞质
4.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或腐生);繁殖方式是(分裂)
5.芽孢可以抵抗恶劣的环境。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椭圆形的休眠体。
6.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细菌)引起的,保鲜就是(抑制其生长繁殖)。
7.有害细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三、真菌
1.种类:酵母菌(单细胞)、蘑菇和霉菌是(多细胞)
2.基本结构:细胞壁、膜、质和(细胞核 )。
3.真菌与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与真菌相比主要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是(单 )细胞,真菌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 )细胞。
4.青霉菌孢子囊呈(扫帚)状,是青绿色;黑根霉的是:球状,黑色。
5.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或腐生);酵母菌是(腐生)。霉菌和蘑菇依靠(菌丝)
吸收有机物和水。
6.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还能进行出芽生殖)。
7.三种微生物的比较
体积 形态 结构 营养 繁殖
病毒 极其 微小 球形、杆形、蝌蚪形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遗传物质 寄生 自我复制
细菌 十分 微小 球形、杆形、螺旋形 单细胞--无成形细胞核、特殊结构 寄生 腐生 分裂生殖
真菌 有的较小,有的较大 各式 各样 单(酵母菌)、多细胞(霉菌蘑菇)结构 寄生 腐生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四、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的腐生生活,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2、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是一种细菌),把(氮气)转变成(氮肥)供植物利用。如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生产绿色氮肥等。
第二单元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1.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
2.七个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可以知道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4.最大分类单位是:界
5.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