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0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0周)

资源简介

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0周)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七上·瑞安月考)开学前夕,七年级同学小M写下了给自己的祝福语:“中学新开始,奋斗永不止。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身为同龄人,你会建议他
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放任自由,放飞自我
②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③把握成长的节拍,做最好的自己
④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进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所以我们要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迎接新的挑战,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自我超越,塑造更加完美的自己,故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要遵守学校纪律,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可“放任自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2.(2023七上·瑞安月考)《长津湖》系列电影中的“伍万里”,从一开始的一名懵懂少年,到参加志愿军后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以及参加惨烈的“三炸水门桥”行动。他不仅实现了与哥哥一起征战沙场的梦想,更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这说明了(  )
A.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B.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理想是否远大
C.少年的梦想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
D.少年编织人生梦想就能走向成功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伍万里”,从一开始的一名懵懂少年,到参加志愿军后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以及参加惨烈的“三炸水门桥”行动。他不仅实现了与哥哥一起征战沙场的梦想,更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这说明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所以A正确。
B错误,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成功与否在于努力。
C错误,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每个年代每个少年都要有梦想。
D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2023七上·瑞安月考)在“双减”政策下,小M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应(  )
A.加强作业练习,重视重复性训练
B.培养学习兴趣,讲究学习方法
C.参加多样社团活动,消除学业上的压力
D.坚持独立学习,忽视合作探究学习
【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提高学习成绩既需要努力,也需要学会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B正确。
A错误, 重复性训练方法不科学,应排除。
C错误,学习要有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消除学业上的压力的做法不可取。
D错误,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我们要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的认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4.(2023七上·瑞安月考)回望近两个月的初中生活,小M写了下面几句话,其中属于自我评价的是(  )
①爸爸夸我越来越懂事
②不要冲动,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
③老师夸我做事有条理
④看到他人努力学习,我也鼓足了干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我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观察和分析及与他人比较, 不要冲动,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这体现自我观察和分析。 看到他人努力学习,我也鼓足了干劲,这体现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不符合题意, 爸爸和老师对我的夸奖属于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5.(2023七上·瑞安月考)在当今天世界足坛上,梅西和C罗可谓绝代双骄。双方亦敌亦友,互相成就。由此可知,欣赏自己需要我们(  )
A.展现自己的风采,掩盖他人光芒
B.欣赏自己的努力,嫉妒他人的成就
C.既为自己鼓掌,也为他人喝彩
D.既接纳自己的全部,又欣赏他人的全部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梅西和C罗双方亦敌亦友,互相成就,这告诉我们, 欣赏自己需要我们既为自己鼓掌,也为他人喝彩,所以C正确。
A错误,我们要学会为他人喝彩。
B错误,我们要学接受并欣赏他人的成就,自我反省和激励,而不是嫉妒他人的成就。
D错误,欣赏他人的全部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他人的认识,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6.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是(  )
微行为 微点评
A 小甲的好友临考前请他帮忙补习数学,他以学习忙为理由拒绝了。 小甲做得不对,因为友谊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
B 考试时好友要求小乙偷偷给自己递纸条,小乙没有答应。 小乙做得不对,因为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C 小M在跑步赛场上暂时落后,好友小丙在边上不断喊加油鼓励。 小丙做得对,因为我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会受朋友的影响。
D 小丁通过发信息、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对集中隔离的好友进行安慰和心理疏导。 小丁做得对,因为对待朋友应毫无保留、不惜代价。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A正确,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小甲以学习忙为理由拒绝帮助好友,不利于呵护友谊。
B错误, 考试时好友要求小乙偷偷给自己递纸条,小乙没有答应,小乙的做法正确,因为,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C错误, 小M在跑步赛场上暂时落后,好友小丙在边上不断喊加油鼓励,这与朋友性格的影响无关,应排除。
D错误,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和呵护友谊的认识,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7.《微信》告诉我们(  )
①微信上传播的内容,需要有自己的见解
②提高自己的思维力,拒绝接受他人意见
③微信的功能很强大,可以充分给予信任
④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凡事人云亦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为此,微信上传播的内容,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凡事人云亦云,所以①④正确。
②错误,我们要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
③错误, 充分给予信任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8.为迎接党二十大的召开,温州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社区设立“平安巡防队”是在实行管理功能,所以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无关,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9.(2023七上·瑞安月考)聚落的分布跟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
C.沙漠地区 D.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分布密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聚落规模小,分布稀疏。所以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发展速度快,聚落比较密集。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
(2022·瑞安期中)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延期到2023年9月举行,家住温州的小M同学对此充满期待,但初学地理的他望着手头的四张地图犯了迷糊,请你帮他解决下小题。
10.小M手头的四张地图分别是:①杭州市政区图 ②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③“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 ④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11.小M和家人打算明年驾车前往杭州观赛,到时他最需要的地图是(  )
A.杭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C.“大莲花”平面图 D.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答案】10.B
1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图按的内容分为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按区域范围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按专题学科分: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按应用分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选择地图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10.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浙江省公路交通图>杭州市政区图>“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图> 杭州市政区图> 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因此, 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④②①③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1.根据题意,小M和家人打算明年驾车前往杭州观赛,到时他最需要的地图是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022·瑞安期中)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地。根据下图,回答下题。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海拔比②地低 B.余村位于溪流边上
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 D.②地的坡度比③地缓
13.是地图基本语言中的(  )
A.图例 B.方向 C.比例尺 D.注记
【答案】12.D
13.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①地的海拔是大于200米,②地的海拔是150-200米之间, ①地的海拔比②地高。余村位于溪流边上,错误,应该是公路边上。根据一般定向法,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错误,应该是东北方向。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知,②地的坡度比③地缓,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是地图基本语言中的注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4.(2023七上·瑞安月考) 2022年中法联合出品纪录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揭秘古人类发展进化的重大历程。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场景是(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B.北京人采集的植物果实放在陶器中
C.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狩猎
D.北京人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和烧烤食物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不会制作陶器,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A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特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5.(2023七上·瑞安月考)有学者研究河姆渡遗址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时,认为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以下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稻谷化石 B.猪纹陶钵 C.骨哨、陶埙 D.象牙雕刻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可知,涉及的是音乐和乐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骨哨、陶埙是能够演奏的乐器,能够印证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C项正确;
稻谷化石说明河姆渡居民从事农业种植,种植水稻,与音乐无关,A项错误;
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制作陶器,与音乐无关,B项错误;
象牙雕刻不一定与音乐有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把握主旨,即音乐,然后结合选项史实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6.(2023七上·瑞安月考)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穑。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
A.黄帝 B.仓颉 C.大禹 D.炎帝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D项正确;
黄帝的贡献是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弓箭、指南车等,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
仓颉创造文字,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
大禹治理水患,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与黄帝,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结合神农氏即炎帝的贡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下图所示是西周青铜器利簋底部铭文,它印证了古书关于□□□□的记载,而倍受学者青睐。□□□□内容应是(  )
A.青铜器工艺的起源 B.商代早期政治形势
C.商周王朝的更替 D.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西周青铜器利簋底部铭文”“武王伐商”,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铭文表述的是武王伐商,建立周朝的历史,故选C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无法得出青铜器工艺的起源,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是商代晚期政治形势,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不是中国文字发展历程,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周王朝更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周王朝更替的相关史实。
18.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双方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  )
A.诸侯争霸激烈 B.民族战争频繁
C.分封制已解体 D.王室地位下降
【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双方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结合所学可知,说明周王室势力衰落,地位下降,故选D项。
材料阐述的是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矛盾激化,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周王室的衰落,王侯之间的矛盾,没有体现民族战争频繁,排除B项。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但是还没有解体,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纷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
19.如果把“夏朝建立”“武王伐纣”“诸侯争霸”与“各国变法”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可以是(  )
A.人类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夏朝建立”“武王伐纣”“诸侯争霸”与“各国变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体现了我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故选B项。
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排除A项。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C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相关历史知识。
2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结合所学分析:
A: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对应正确,故选A项。
B: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对应错误,排除B项。
C:战国时期,墨家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对应错误,排除C项。
D: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子主张“精神自由”,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3七上·瑞安月考) 2021年9月21日,在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百米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全运赛场,苏炳添生涯中第十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5的成绩创造了全运会赛会纪录。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成长经历,了解“苏神”是如何炼成的。
【结缘短跑】 读书时期的苏炳添,经常被老师留下来补课学习,人也不够自信。但他喜欢运动,在体育课被教练相中开始正规的短跑训练后,他的天赋一下得到展现和发展。
【认识自我】 教练告诉苏炳添,正是因为上课时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才让他加入田径队。苏炳添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适合短跑,因此尽管一度遭遇瓶颈,还是坚持了下来。
【逐梦成长】 苏炳添训练从不缺勤,不断提升肌肉力量和个人技术;他还改掉了过去不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家中也不乱吃东西……东京奥运会结束后,33岁的苏炳添坦言将在探索大龄运动员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认真备战2023年“家门口”的杭州亚运会,追逐更高的目标。
(1)在苏炳添的成长过程中,他通过哪些方式来认识自我?
(2)结合苏炳添的经历,说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苏炳添的做法对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有何启示。
【答案】(1)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苏炳添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3)①苏炳添选择适合自己的短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为了适应艰苦的训练,苏炳添改掉了过去不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家中也不乱吃东西,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苏炳添训练从来不缺席,不断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个人技术,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他坦言在探索大龄运动员道路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 苏炳添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适合短跑,这体现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教练告诉苏炳添上课时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才让他加入田径队,这体现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2)根据所学,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可以从有利于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2.“这些事儿”你经历过吗?网络时代,如何选择。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图3 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调查统计
(1)任选一幅漫画给它添加标题。
(2)使用交友APP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你觉得应该如何呵护正常的网络友谊?
(3)根据统计数据,概括调查反映的问题,并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漫画一:《网络交友需谨慎》;漫画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2)呵护“网络友谊”:①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②要学会尊重对方,坦诚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朋友一些空间;③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接受的解决方式;④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呵护友谊需要智慧。
(3)[问题]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存在轻信盲从/不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缺乏防范意识等问题,
[建议]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避免轻信盲从,慎重选择。
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
【知识点】网络交往;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漫画的标题体现网络交友和网络弊端内容即可。
(2)根据所学,呵护网络友谊可以从 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正确处理冲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统计调查结果可知,存在的问题有: 存在轻信盲从、不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缺乏防范意识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可以从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友,呵护友谊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23.(2023七上·瑞安月考)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了2022年冬奥会。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L1、L2、L3三条滑雪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因为   。
(2)服务大厅建在   处(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如山谷、鞍部等),某滑雪爱好者从A处出发,沿着图中L1和L2滑雪道滑行至C处。他是先向   滑行再向东南滑行。(填方向)
(3)为满足冬奥会交通需求,在图示区域DE段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其中“1至2段”工程建设需要(  )。
A.开凿隧道 B.架设桥梁
【答案】(1)L2;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山顶;东北
(3)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图中L1、L2、L3三条滑雪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L2,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服务大厅建在山顶处 ,某滑雪爱好者从A处出发,沿着图中L1和L2滑雪道滑行至C处。他是先向东北滑行再向东南滑行。
(3)、为满足冬奥会交通需求,在图示区域DE段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其中“1至2段”工程建设需要开凿隧道。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处是山脊,修建高速公路需要从中间穿过。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三幅画像
尧 → 舜 → 禹
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难》
(1)材料一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由材料一可推断出该原始农耕居民已具备哪些生活技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并列举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不得照抄材料)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人物间首领位置的更替与哪项制度有关?
(4)材料四对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持何看法?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和材料四这种观点对立的现象?
【答案】(1)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
(2)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意思相近即可)
炎帝和黄帝。
(3)禅让制。
(4)材料四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遗址: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左图为半坡居民的人面鱼纹盆,右图为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所以材料一咏叹的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技能: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居民已进入了农耕时代,他们会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生活技能。
(2)形成:根据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材料表明,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是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人文初祖:根据所学可知,远古传说时代,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结成炎黄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制度:根据材料三图示信息“尧→舜→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的传承,相传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实行的是禅让制。
(4)看法:根据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材料信息表明,韩非子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看待:根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方式,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故答案为:(1)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
(2)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意思相近即可)。
炎帝和黄帝。
(3)禅让制。
(4)材料四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半坡遗址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华夏族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华夏族形成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禅让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禅让制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历史研究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相关史实。
25.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是新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出现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①②③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商鞅变法的⑤ 行五年 秦人富强。(《史记》)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
行之百年 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史记》)
百三十年 统一六国。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图4杏坛讲学 图5周游列国
(1)读上图,完成下列表格。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
耕作技术 ②
水利工程 ③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判断,表中⑤处应填写(  )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对这一“判断”作概括说明。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什么局面?任选一张邮票,根据其表达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为孔子写一个简短的演讲稿(或自我推荐信)(要求:体现孔子的主张或要求)
【答案】(1)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作技术 ②二牛抬杠法
水利工程 ③都江堰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C,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①百家争鸣
②选图4: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创办私学;我主张“有教无类”;我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
选图5:我叫孔子,来自鲁国。我主张“仁”,“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填图: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作技术 ②二牛抬杠法
水利工程 ③都江堰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百三十年,统一六国”,材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⑤处应填写影响,故选C项。
(3)局面:根据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百家争鸣”。
讲稿:本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信息熟练程度,自主选图片表达阐述。
选图4: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创办私学;我主张“有教无类”;我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
选图5:我叫孔子,来自鲁国。我主张“仁”,“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图片的解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历史知识。
1 / 1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0周)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七上·瑞安月考)开学前夕,七年级同学小M写下了给自己的祝福语:“中学新开始,奋斗永不止。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身为同龄人,你会建议他
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放任自由,放飞自我
②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③把握成长的节拍,做最好的自己
④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进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3七上·瑞安月考)《长津湖》系列电影中的“伍万里”,从一开始的一名懵懂少年,到参加志愿军后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以及参加惨烈的“三炸水门桥”行动。他不仅实现了与哥哥一起征战沙场的梦想,更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这说明了(  )
A.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B.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理想是否远大
C.少年的梦想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
D.少年编织人生梦想就能走向成功
3.(2023七上·瑞安月考)在“双减”政策下,小M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应(  )
A.加强作业练习,重视重复性训练
B.培养学习兴趣,讲究学习方法
C.参加多样社团活动,消除学业上的压力
D.坚持独立学习,忽视合作探究学习
4.(2023七上·瑞安月考)回望近两个月的初中生活,小M写了下面几句话,其中属于自我评价的是(  )
①爸爸夸我越来越懂事
②不要冲动,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
③老师夸我做事有条理
④看到他人努力学习,我也鼓足了干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七上·瑞安月考)在当今天世界足坛上,梅西和C罗可谓绝代双骄。双方亦敌亦友,互相成就。由此可知,欣赏自己需要我们(  )
A.展现自己的风采,掩盖他人光芒
B.欣赏自己的努力,嫉妒他人的成就
C.既为自己鼓掌,也为他人喝彩
D.既接纳自己的全部,又欣赏他人的全部
6.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是(  )
微行为 微点评
A 小甲的好友临考前请他帮忙补习数学,他以学习忙为理由拒绝了。 小甲做得不对,因为友谊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
B 考试时好友要求小乙偷偷给自己递纸条,小乙没有答应。 小乙做得不对,因为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C 小M在跑步赛场上暂时落后,好友小丙在边上不断喊加油鼓励。 小丙做得对,因为我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会受朋友的影响。
D 小丁通过发信息、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对集中隔离的好友进行安慰和心理疏导。 小丁做得对,因为对待朋友应毫无保留、不惜代价。
A.A B.B C.C D.D
7.《微信》告诉我们(  )
①微信上传播的内容,需要有自己的见解
②提高自己的思维力,拒绝接受他人意见
③微信的功能很强大,可以充分给予信任
④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凡事人云亦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为迎接党二十大的召开,温州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9.(2023七上·瑞安月考)聚落的分布跟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
C.沙漠地区 D.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2022·瑞安期中)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延期到2023年9月举行,家住温州的小M同学对此充满期待,但初学地理的他望着手头的四张地图犯了迷糊,请你帮他解决下小题。
10.小M手头的四张地图分别是:①杭州市政区图 ②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③“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 ④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11.小M和家人打算明年驾车前往杭州观赛,到时他最需要的地图是(  )
A.杭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C.“大莲花”平面图 D.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2022·瑞安期中)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地。根据下图,回答下题。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海拔比②地低 B.余村位于溪流边上
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 D.②地的坡度比③地缓
13.是地图基本语言中的(  )
A.图例 B.方向 C.比例尺 D.注记
14.(2023七上·瑞安月考) 2022年中法联合出品纪录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揭秘古人类发展进化的重大历程。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场景是(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B.北京人采集的植物果实放在陶器中
C.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狩猎
D.北京人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和烧烤食物
15.(2023七上·瑞安月考)有学者研究河姆渡遗址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时,认为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以下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稻谷化石 B.猪纹陶钵 C.骨哨、陶埙 D.象牙雕刻
16.(2023七上·瑞安月考)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穑。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
A.黄帝 B.仓颉 C.大禹 D.炎帝
17.下图所示是西周青铜器利簋底部铭文,它印证了古书关于□□□□的记载,而倍受学者青睐。□□□□内容应是(  )
A.青铜器工艺的起源 B.商代早期政治形势
C.商周王朝的更替 D.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18.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双方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  )
A.诸侯争霸激烈 B.民族战争频繁
C.分封制已解体 D.王室地位下降
19.如果把“夏朝建立”“武王伐纣”“诸侯争霸”与“各国变法”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可以是(  )
A.人类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3七上·瑞安月考) 2021年9月21日,在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百米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全运赛场,苏炳添生涯中第十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5的成绩创造了全运会赛会纪录。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成长经历,了解“苏神”是如何炼成的。
【结缘短跑】 读书时期的苏炳添,经常被老师留下来补课学习,人也不够自信。但他喜欢运动,在体育课被教练相中开始正规的短跑训练后,他的天赋一下得到展现和发展。
【认识自我】 教练告诉苏炳添,正是因为上课时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才让他加入田径队。苏炳添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适合短跑,因此尽管一度遭遇瓶颈,还是坚持了下来。
【逐梦成长】 苏炳添训练从不缺勤,不断提升肌肉力量和个人技术;他还改掉了过去不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家中也不乱吃东西……东京奥运会结束后,33岁的苏炳添坦言将在探索大龄运动员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认真备战2023年“家门口”的杭州亚运会,追逐更高的目标。
(1)在苏炳添的成长过程中,他通过哪些方式来认识自我?
(2)结合苏炳添的经历,说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苏炳添的做法对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有何启示。
22.“这些事儿”你经历过吗?网络时代,如何选择。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图3 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调查统计
(1)任选一幅漫画给它添加标题。
(2)使用交友APP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你觉得应该如何呵护正常的网络友谊?
(3)根据统计数据,概括调查反映的问题,并提出你的建议。
23.(2023七上·瑞安月考)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了2022年冬奥会。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L1、L2、L3三条滑雪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因为   。
(2)服务大厅建在   处(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如山谷、鞍部等),某滑雪爱好者从A处出发,沿着图中L1和L2滑雪道滑行至C处。他是先向   滑行再向东南滑行。(填方向)
(3)为满足冬奥会交通需求,在图示区域DE段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其中“1至2段”工程建设需要(  )。
A.开凿隧道 B.架设桥梁
2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三幅画像
尧 → 舜 → 禹
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难》
(1)材料一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由材料一可推断出该原始农耕居民已具备哪些生活技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并列举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不得照抄材料)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人物间首领位置的更替与哪项制度有关?
(4)材料四对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持何看法?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和材料四这种观点对立的现象?
25.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经济新气象】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是新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出现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①②③
【政治新面貌】
材料二: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商鞅变法的⑤ 行五年 秦人富强。(《史记》)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
行之百年 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史记》)
百三十年 统一六国。
【思想新动态】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图4杏坛讲学 图5周游列国
(1)读上图,完成下列表格。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
耕作技术 ②
水利工程 ③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判断,表中⑤处应填写(  )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对这一“判断”作概括说明。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什么局面?任选一张邮票,根据其表达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为孔子写一个简短的演讲稿(或自我推荐信)(要求:体现孔子的主张或要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所以我们要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迎接新的挑战,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自我超越,塑造更加完美的自己,故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要遵守学校纪律,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可“放任自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2.【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伍万里”,从一开始的一名懵懂少年,到参加志愿军后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以及参加惨烈的“三炸水门桥”行动。他不仅实现了与哥哥一起征战沙场的梦想,更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这说明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所以A正确。
B错误,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成功与否在于努力。
C错误,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每个年代每个少年都要有梦想。
D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提高学习成绩既需要努力,也需要学会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B正确。
A错误, 重复性训练方法不科学,应排除。
C错误,学习要有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消除学业上的压力的做法不可取。
D错误,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我们要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的认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4.【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我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观察和分析及与他人比较, 不要冲动,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这体现自我观察和分析。 看到他人努力学习,我也鼓足了干劲,这体现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不符合题意, 爸爸和老师对我的夸奖属于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5.【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梅西和C罗双方亦敌亦友,互相成就,这告诉我们, 欣赏自己需要我们既为自己鼓掌,也为他人喝彩,所以C正确。
A错误,我们要学会为他人喝彩。
B错误,我们要学接受并欣赏他人的成就,自我反省和激励,而不是嫉妒他人的成就。
D错误,欣赏他人的全部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他人的认识,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6.【答案】A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A正确,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小甲以学习忙为理由拒绝帮助好友,不利于呵护友谊。
B错误, 考试时好友要求小乙偷偷给自己递纸条,小乙没有答应,小乙的做法正确,因为,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C错误, 小M在跑步赛场上暂时落后,好友小丙在边上不断喊加油鼓励,这与朋友性格的影响无关,应排除。
D错误,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和呵护友谊的认识,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7.【答案】C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为此,微信上传播的内容,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凡事人云亦云,所以①④正确。
②错误,我们要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
③错误, 充分给予信任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8.【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社区设立“平安巡防队”是在实行管理功能,所以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无关,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分布密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聚落规模小,分布稀疏。所以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发展速度快,聚落比较密集。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
【答案】10.B
1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图按的内容分为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按区域范围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按专题学科分: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按应用分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选择地图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10.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浙江省公路交通图>杭州市政区图>“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大莲花”平面图(亚运会主体育场)图> 杭州市政区图> 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因此, 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④②①③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1.根据题意,小M和家人打算明年驾车前往杭州观赛,到时他最需要的地图是浙江省公路交通图 。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12.D
13.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①地的海拔是大于200米,②地的海拔是150-200米之间, ①地的海拔比②地高。余村位于溪流边上,错误,应该是公路边上。根据一般定向法,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错误,应该是东北方向。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知,②地的坡度比③地缓,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是地图基本语言中的注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不会制作陶器,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A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特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可知,涉及的是音乐和乐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骨哨、陶埙是能够演奏的乐器,能够印证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C项正确;
稻谷化石说明河姆渡居民从事农业种植,种植水稻,与音乐无关,A项错误;
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制作陶器,与音乐无关,B项错误;
象牙雕刻不一定与音乐有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 ‘party’”把握主旨,即音乐,然后结合选项史实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D项正确;
黄帝的贡献是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弓箭、指南车等,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
仓颉创造文字,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
大禹治理水患,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与黄帝,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结合神农氏即炎帝的贡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西周青铜器利簋底部铭文”“武王伐商”,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铭文表述的是武王伐商,建立周朝的历史,故选C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无法得出青铜器工艺的起源,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是商代晚期政治形势,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更替,不是中国文字发展历程,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周王朝更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周王朝更替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双方兵戎相见,周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结合所学可知,说明周王室势力衰落,地位下降,故选D项。
材料阐述的是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矛盾激化,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周王室的衰落,王侯之间的矛盾,没有体现民族战争频繁,排除B项。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但是还没有解体,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纷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夏朝建立”“武王伐纣”“诸侯争霸”与“各国变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体现了我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故选B项。
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排除A项。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C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相关历史知识。
20.【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结合所学分析:
A: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对应正确,故选A项。
B: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对应错误,排除B项。
C:战国时期,墨家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对应错误,排除C项。
D: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子主张“精神自由”,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21.【答案】(1)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苏炳添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3)①苏炳添选择适合自己的短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为了适应艰苦的训练,苏炳添改掉了过去不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家中也不乱吃东西,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苏炳添训练从来不缺席,不断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个人技术,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他坦言在探索大龄运动员道路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 苏炳添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适合短跑,这体现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教练告诉苏炳添上课时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才让他加入田径队,这体现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2)根据所学,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可以从有利于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2.【答案】(1)漫画一:《网络交友需谨慎》;漫画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2)呵护“网络友谊”:①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②要学会尊重对方,坦诚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朋友一些空间;③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接受的解决方式;④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呵护友谊需要智慧。
(3)[问题]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存在轻信盲从/不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缺乏防范意识等问题,
[建议]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避免轻信盲从,慎重选择。
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
【知识点】网络交往;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漫画的标题体现网络交友和网络弊端内容即可。
(2)根据所学,呵护网络友谊可以从 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正确处理冲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统计调查结果可知,存在的问题有: 存在轻信盲从、不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缺乏防范意识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可以从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友,呵护友谊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23.【答案】(1)L2;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山顶;东北
(3)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图中L1、L2、L3三条滑雪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L2,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服务大厅建在山顶处 ,某滑雪爱好者从A处出发,沿着图中L1和L2滑雪道滑行至C处。他是先向东北滑行再向东南滑行。
(3)、为满足冬奥会交通需求,在图示区域DE段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其中“1至2段”工程建设需要开凿隧道。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处是山脊,修建高速公路需要从中间穿过。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4.【答案】(1)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
(2)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意思相近即可)
炎帝和黄帝。
(3)禅让制。
(4)材料四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遗址: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左图为半坡居民的人面鱼纹盆,右图为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所以材料一咏叹的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技能: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居民已进入了农耕时代,他们会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生活技能。
(2)形成:根据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材料表明,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是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人文初祖:根据所学可知,远古传说时代,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结成炎黄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制度:根据材料三图示信息“尧→舜→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的传承,相传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实行的是禅让制。
(4)看法:根据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材料信息表明,韩非子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看待:根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方式,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故答案为:(1)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修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捕鱼、制作陶器等。
(2)华夏族是由诸多民族错居杂处、不断交往交流而形成(意思相近即可)。
炎帝和黄帝。
(3)禅让制。
(4)材料四认为尧舜禹之间首领位置更替是通过威逼获得的。
因年代久远,缺少必要的佐证,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至于历史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半坡遗址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华夏族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华夏族形成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禅让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禅让制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历史研究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相关史实。
25.【答案】(1)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作技术 ②二牛抬杠法
水利工程 ③都江堰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C,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①百家争鸣
②选图4: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创办私学;我主张“有教无类”;我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
选图5:我叫孔子,来自鲁国。我主张“仁”,“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填图: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项 目 成 果 作 用
生产工具 ①铁制农具 ④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作技术 ②二牛抬杠法
水利工程 ③都江堰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百三十年,统一六国”,材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⑤处应填写影响,故选C项。
(3)局面:根据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百家争鸣”。
讲稿:本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信息熟练程度,自主选图片表达阐述。
选图4: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创办私学;我主张“有教无类”;我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
选图5:我叫孔子,来自鲁国。我主张“仁”,“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图片的解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历史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