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课导入【教师活动】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是怎样筹建起来的?首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设置疑问,导入本课。探究新知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地点、议题【教师活动】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提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议题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1949年9月;北平;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教师活动】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会议代表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代表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学生活动】了解参会代表的成员组成。(二)主要内容【教师活动】当时由于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中,国民党反动军队仍盘踞在部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由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提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规定了什么内容?起什么作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教师活动】提问:这次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教师活动】国歌、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前,新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启事,得到了热烈响应。出示教材第6、7页《知识拓展》,讲述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学生活动】了解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分别是指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碑文中提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那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年以来”是指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意义【教师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这一制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出示教材第3页《相关史事》,讲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学生活动】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的意义。二、开国大典(一)开国大典【教师活动】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学生活动】了解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庄严宣告。【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4页《相关史事》,讲述材料内容。【学生活动】了解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受检阅》图片,描述盛大的阅兵仪式。【学生活动】了解开国大典盛大的阅兵仪式。【教师活动】讲述阅兵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学生活动】了解开国大典上的热闹景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提问: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在何处?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教师活动】出示表格,表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进军华南、西南等地,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1949年开国大典时,居住在青海塔尔寺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各界的热烈欢迎。课堂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板书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地点、议题(二)主要内容(三)意义二、开国大典(一)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