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陇南市武都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卷七年级生物学、地理综合
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生物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反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变异的特征
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的视野变化如图甲所示,该过程通常需要调节图乙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有关上述观点及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我们应该科学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
4.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有时候会出血。这说明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①上皮组织 ②神经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观察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①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C. ②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与①中的不同
D. ③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6.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等
B.加入盐粒,草履虫会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D. 草履虫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关系并不密切
7.下列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是
A.金鱼藻 B. 葫芦藓 C. 肾蕨 D. 松
8.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用孢子繁殖后代 B. 比苔藓植物高大
C.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 D. 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9.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的类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类群
B. 种子植物都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 种子植物的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 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
10.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根尖生长依靠的部位是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无机盐是
A. 锌、 氨、 钾 B. 钙、氮、碳 C.硼、磷、钾 D. 氮、磷、 钾
12.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13.如图为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幼叶
B.②是芽轴
C. B是由②发育而来的
D. C 是由①发育而来的
14. 菠菜叶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 图中④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C. 多数植物的叶片上表皮气孔更多
D. 植物通过③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都与温度有关
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6、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接触到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后,卫生香会立即复燃,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A.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水蒸气 D. 氨气
17.如图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B.甲瓶蜡烛立刻熄灭说明里面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C. 甲乙瓶内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不相同
D. 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8.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选项 做法 主要原理
A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 冰箱保存新鲜瓜果 主要是增强呼吸作用
D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19.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 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D. 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20.如图是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其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5分) 如图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所示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7] 。
(2)图中菜豆种子的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是
由[3]胚芽、[4] 、[5]胚根和[2]子叶四部分组成的,它将发育成新植物体的 。
(3)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6] 和[1] 。
22.(5分)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如图表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 。
(2)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镉污染,在草和鹰中, 含镉最多。
(3)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初来源于 。
23.(5分) 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丽丽选择一株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天竺葵放在 一昼夜。
(2) 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 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 A 和叶片 B,变蓝的是 ,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3) 仔细观察发现“透明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是天竺葵进行 (填植物生理活动) 产生的。
(4)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叶片 A、B的实验结果显示叶片A 变蓝,A与B形成了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 。
24.(5分) 为了探究蚕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挑选了结构完整且颗粒饱满的蚕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① 20 有光,不加水, 25℃ 0
② 20 有光,适量的水,25℃ 19
③ 20 有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④ 20 无光, 适量的水, 25℃ 19
(1) 该实验中,①组与②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
(2)若要探究光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②组与 组进行对照,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光对蚕豆种子的萌发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 ③组的蚕豆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 。
(4) 每组选用20粒蚕豆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地理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地理课上,为了验证地球的形状,老师指导学生做观察实验。下图示意小纸船实验演示,读图, 完成1~2题。
1. 上图中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正方体上先看到小纸船的帆 B. 球体上先看到小纸船的帆
C. 正方体上看不到小纸船的全部 D. 球体上直接看到小纸船的全部
2. 该实验可验证地球的形状是
A. 球体 B. 正方体 C. 圆形 D. 圆锥体
2023年8月31日,贵南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此高铁对于促进沿线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右图是“贵南高铁路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若要绘制贵南高铁路线图,应使用的图例符号是
A. B.
C. D.
4. 读图可知,贵南高铁
A. 共经过 13 个站点 B. 呈东北—西南走向
C. 线路长约500 千米 D. 速度约为350千米/小时
位于金华市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读“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 , 完成5~6题。
5.若量得太公山与老鼠山的图上距离为 2.5cm,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 2500m。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 1000 B. 1: 10000
C. 1: 100000 D. 1: 1000000
6. 据图可知,太公山位于大园山的
A.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东、 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7~8题。
7. 下列大洲中,没有被赤道穿过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8.①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①乌拉尔山脉 ②大高加索山脉 ③乌拉尔河 ④土耳其海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是
A. 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 B.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C. 落基山脉上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D. 杭州湾两岸架起了跨海大桥
读“某日四地天气预报表”,完成10~11题。
10.关于该日的天气状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哈尔滨中雪转小雪 B. 北京小雨转阴
C. 东台大雨转多云 D. 广州晴转阴
11.四座城市中,当天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哈尔滨 B. 北京 C. 东台 D. 广州
读下图,完成12~13 题。
12.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13.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沙漠景观 B. 乙山顶终年积雪
C.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读“某国某时间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A. 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
C. ①~②和④~⑤ D. ②~③和④~⑤
15. 据图判断,该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可能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读“三大宗教建筑物简图”,完成16~17题。
16.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A.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 B.伊斯兰教 基督教 佛教
C.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D.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17. 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均在
A. 欧洲 B. 亚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下图示意德国某聚落景观。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聚落最有可能是
A.工业城市
B. 金融城市
C. 农村
D. 渔村
19.不同聚落类型景观差别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B. 设施数量、规模不同
C. 房屋高矮、密度不同 D. 道路类型、宽窄不同
2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
A.东西合作 B. 南南对话 C. 南北对话 D. 南南合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读“某大洲局部地区地形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分)
(1) 读图可知,A 地气温的最冷月在 (填“1月”或“7月”),最热月在 (填“1月”或“7月”),据此可以判断 A 地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的 纬度地区(填“低”“中”或“高”) 。
(2) A 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 (填“冬季”或“夏季”),最少的季节在 (填“冬季”或“夏季”),据此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具有高温期与多雨期 (填“一致”或“不一致”)的特征。
(3)组成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和 ;根据降水数据,A 地年降水量较B 地 (填“多”或“少”),主要原因是由于A 地地处西风的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22、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9分)
实验探究: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1),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2)。
(1)实验中纸张(书本) 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1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填“挤压”或“张裂”)运动。图2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填“挤压”或“张裂”)运动。
(2) 读图3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图中B 板块是 板块,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中所示的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
(3) 读图3可知,图3中① (填海域名称)海域面积在不断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 ; 而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变 (填“大”或“小”);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将变 (填“高”或“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