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鞍山市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物理、化学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试卷满分80分)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 每题2分, 共 18分。 1~6题为单选题; 7~9题为多选题,多选题漏选得 1 分,错选得0 分)1. 对下列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尘土飞扬”是一种扩散现象B. 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液体之间发生C. “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 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料升温过程中,所含的热量逐渐增大B. 燃料燃烧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 熬制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把温度传递给酒料D. 木柴燃烧过程中,燃烧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3. 将两只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被气球吸起,两气球也彼此分开,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这是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 气球带电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了或失去了电子C. 气球因为带有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头发在摩擦气球的过程会带上和气球相同的电荷4. 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保险丝熔断了,一定发生了短路B. 若 ab之间断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会发光C. 若cd之间断路,插座也能对外供电,但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D. 若将保险丝换成灯泡L, 闭合开关, 如果灯 L 正常发光说明电路正常5. 在家庭电路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检修电路时断开总开关 B. 用湿抹布擦去发光灯泡上的灰尘C. 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合上开关 D. 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6. 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如下电路,R 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其中不能测出未知电阻 Rx 的电路是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如图是一款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该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C. 若汽油机飞轮转速为 1800 r/min,则1 s内对外做功30次D. 该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汽缸内物质内能的8. 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 V 的示数将变小B. 灯泡的亮度始终保持不变C. 电流表 A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始终相等D. 电压表 V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比值将变小9.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一个测温电路,其中 RT为热敏电阻,图乙是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在某次实验中测得:当RT温度在5℃时,电压表示数为0.8V; 当 温度增至30℃,电压表示数为1.5V,在图乙所示的范围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4.5 VB. 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400ΩC. 当 RT温度在( 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D. 当 RT温度最高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7.5mA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 12分)10. 牛庄馅饼,起源于鞍山古镇牛庄,经过 80多年的发展,不仅远近闻名,甚至到人民大会堂 展风采, 如图, 在烙馅饼过程中, 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这是 现象,是通过 方式改变馅饼的内能。11.如图甲是演示气体扩散的实验,所用气体为二氧化氮和空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则A瓶中装的气体为 。乙图中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如何变化 。12.汽车转弯时,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若其中一只灯坏了,另一只灯仍会闪亮,则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汽车内散热器采用水作为冷却剂,因为水的 较大。13. 如图,用试电笔检测标有“L”的插孔时,氖管 (填“会”或“不会”)发光;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 (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那么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有可能会引起火灾。14.如图,小明用M、N两个金属夹将一根铅笔芯接入电路中,当金属夹N左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 发生变化,使得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了变化;实验时小明发现小灯泡不太亮,在不更换小灯泡的条件下,请你写出一种使小灯泡变亮的方法 。15.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 电路的总功率为P,再将滑片滑至最右端,有只电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5倍; 再闭合开关S ,滑片从最右端滑至中点时,R 的功率增大了 0.256 W,当把滑片滑至最左端时,此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为 V,P为 W。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甲是小丽的一只玩具熊,体内有两节干电池,只要用手捏任意一只耳朵,熊眼上的两个小灯泡会同时发光,其中一盏灯熄灭,而另一盏灯照常亮。请把你猜想的熊体内的电路图画在图乙的方框内。17.如图是小明检测房间内电路时的情况,请你标出火线和零线,将电灯和控制的开关接入电路,并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四、实验题(本题共4 小题,共24分)18. (5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大小,某同学用如图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 200 20 5 40煤油 200 20 5 60(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天平、 。(2)要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的吸热本领更强;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4)本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 法。19. (6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一个铜片和一个锌片同时插入橙子中,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想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猜想: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丽猜想: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橙子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为验证电压与两金属片插入橙子的深度是否有关, 同学们的操作是: ;如何验证: 。(2)为了验证电压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的关系,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请你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记录电压与距离关系实验数据的表格(2分)。(3)生活中有些电池含有汞等有毒元素,请你对废旧电池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0. (7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3V),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定值电阻(5Ω、10Ω、 15Ω、20Ω) 、开关、导线等。(1)小明连接完如图甲的电路后,检查时发现连接电路过程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A. 定值电阻短路 B. 定值电阻断路C.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滑动变阻器断路(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小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定值电阻两端不同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如下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请你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 原因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 U/V 0.5 1.0 1.5 2.0 2.5电流 I/A 0.1 0.2 0.3 0.4 0.5(4)去掉错误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 。(5)接着小明又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只更换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变。其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电路中接入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记录电流表示数;②用 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后直接闭合开关,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填“调大”或“调小”), 直到电压表示数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再记录电流表示数;③用15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再闭合开关,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到所控制电压值。为完成四次探究,小明设计了如下四个调整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多选)A. 如果只调整所控制的电压值,则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的范围为1.5V~3VB. 如果只更换定值电阻,则更换的电阻阻值范围是1Ω~10ΩC. 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40ΩD. 如果只更换电源,则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1V~2V21. (6分)小明用如图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有示数,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结果保留1位小数)。(4)实验结束后,小明设计了如图丙的电路来测定另一个额定电压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 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开关S、S 闭合,S 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②保持滑片 P位置不动,开关S、S 闭合,S 断开,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结果保留1 位小数)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 小题,共22分)22. (7分) “羲和”逐日、 “天问”登火、 “嫦娥”探月、 “天宫”揽胜……展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我国探索空间的火箭一般使用液氢作为燃料,液氧作为助燃剂。[氢的热值为 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求:(1)某火箭发射时携带60t液氢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上述氢气放出的热量有 10%被水吸收,能将 初温为10℃的水加热至多少 ℃ (3)氢能源汽车在我国开始进入研发测试阶段,某次测试中,一辆氢能源汽车以70kW的功率匀速行驶30 min,发动机的效率是45%, 则需要消耗多少氢燃料 23. (9分)小明设计了一个声音强度测试仪,其原理如图甲,R为声敏电阻,其阻值随响度N的变化关系如图乙,电源电压为6V,利用电压表作为声音强度仪表盘。求:(1)闭合开关S,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R对应的响度为60dB,则定值电阻. 是阻值是多少 (2)当响度为20dB时, R 的电功率是多少 (3)若电流表的量程是0~50mA, 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此声音强度测试仪能够测量的声音强度范围是多少 24. (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如图甲为家用空气炸锅,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旋转定时旋钮,空气炸锅开始工作,为使内部受热均匀,风扇一直转动直至结束,温控开关控制发热管使锅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锅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断开,发热管停止加热;当锅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闭合,发热管重新开始加热。(1)该空气炸锅的简化工作电路最合理是乙图中的 。(2)小明用空气炸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焙烤鸡翅的过程中,锅体实际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则第9min空气炸锅内能量的转化是 ,电路中电流是 A;本次焙烤鸡翅发热管消耗电能 J。(3)一次,小明用空气炸锅焙烤牛排时,他将家里的其他用电器都关闭,观察到空气炸锅工作3min,家里如图丁的电能表闪烁了 180次,则此段时间内,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是 kW·h,实际电功率是 W。鞍山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 18分。1~6题为单选题; 7~9题为多选题,多选题漏选得 1分,错选得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D B B C A D ABD BD BCD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 12分)10. 扩散; 热传递。 11. 空气; 变小。12. 并联; 比热容。 13. 不会; 空气开关。14. 长度; 金属夹 N向左移(或增加电池节数) 等。15. 6; 0.72。三、作图题(本题共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分)16. 17.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8. (5分) (每空 1分)(1) 秒表; (2) 吸收热量相同; (3) 水; (4) 转换。19. (6分) (每空1 分)(1)保持两个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不变,把两块金属片插入橙子的不同深度,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若两次电压表的示数相同,则与深度无关,若两次电压表的示数不同,则与深度有关。(2)控制变量法;完全合理且物理量、字母和单位全得2分,合理但不全的得1分;深度 h/cm 距离s/cm 电压 U/V2(或“相同”) 2(或“小”)2(或“相同”) 3(或“大”)(3)回收废旧电池等。20. (7分) (每空1分)(1)如图; (1分) (2)B; (3)1;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调不到0.1A (0.5V);(或电阻两端最小电压为0.6V) (或电路中最小电流为0.12A);(4) 成正比; (5) ②调大; ③ACD。21. (6分) (每空1分)(1)如图; (1分) (2)最大阻值(最右); 小灯泡(或电压表)短路; (3) 8.3;(4) ①3.5; ③7.1。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 小题,共22分)22. 解: ( J ……………………1分……………………1分…………1分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是 100℃, 所以水被加热至 100℃; ...1 分…………………1分……………………1分…………………分答:(1)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 J;(2) 这些热量能使水加热至 100 ℃;(3)需要消耗2kg氢燃料。23. 解: (1) R 和 R 串联 …………………1分…………………1分由乙图可知: R对应的响度为60dB时, R=200Ω…………………1分(2) 由图乙可知:响度为 20dB 时声敏电阻的阻值为400 Ω…………………1分…………………1分(3)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1分…………………1分…………………1分由乙图可知,此时可测的声强等级最大为80dB当声敏电阻越大,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越小,可测的声强等级越小。所以此声音分贝测试仪能够测量的声强等级范围是0~80 dB。……1 分答: (1) 定值电阻 R 是阻值是 100 Ω;(2) R的电功率是 0.0576W;(3)此声音分贝测试仪能够测量的声音强度等级范围是0~80dB。24. (6分) (每空1分)(1)D。 (2)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0.3; 1036560。 (3) 0.06; 1200。鞍山市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 年 级 化 学 试 卷(本试卷共 14 道题 满分 50 分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 16 P 31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0 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2. 分类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单质: 水、 硫B. 氧化物:二氧化锰、氯酸钾C. 纯净物:液氧、五氧化二磷D. 混合物:高锰酸钾、空气3. 下列可直接用于制造玻璃刀的是A. C60 B. 活性炭C. 石墨 D. 金刚石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 用铜丝做导线B. 用CO 冶炼金属C. 用液氮冷冻麻醉D. 用铁钢炒菜6. 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 P O B. 面粉C. 镁粉 D. CO7. 鞍山市正在推进用天然气替代高炉煤气作为城市居民燃气的气源,农村家庭更多的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用燃气灶做饭,如果锅底容易变黑,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会燃烧,因为它们都是可燃物B. 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燃气的着火点C. 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 关闭燃气灶的开关火焰就会熄灭,原理是温度降到了燃气的着火点以下8. 瑞德西韦(C27H 5N O P)是新型抗病毒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瑞德西韦由6种元素组成B. 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是 602gC. 瑞德西韦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5:8D.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 古人非常重视金属的冶炼,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说法错误的是A. 古人炼锡时加铅能使锡较易融化,其原因是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的熔点B. 古人将铁放在铜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制取铜,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C. 百炼成钢指的是将生铁加热后在空气中捶打, 目的是为了使降低铁中碳的含量D. 人类使用更多的是合金而非纯金属,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往往具有更优良的性能10.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B. 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黄铜和铜片相互刻画,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硬度的高低D. 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11. (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 浓度, 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对 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 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CO 转化成CO和O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 直接人工合成淀粉(淀粉是大米、小麦等粮食的主要成分),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1) 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是大气中 含量剧增的主要因素, 含量剧增会导致 加剧。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自然界降低大气中 CO 含量主要依靠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2)工业上将( 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3)CO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O和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请说出我国科学家利用CO 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 。 (答1点)(5)分析下表数据,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 (答2点)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kJ 产生 CO 的质量/g 产生SO 的质量/mg甲烷 56 2.75 0.3煤 32 3.67 1112. (11分)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为我们建立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通道。(1)在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中, “○”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物质 甲 乙 丙 丁构成该物质的粒子①甲物质的 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②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丙的组成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③请解释甲乙所含元素相同,但为什么化学性质不同 (2)酚酞遇到碱性物质可以显现红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棉花团均变红。①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 。②微热浓氨水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原因是 。③为了证明到底是氨气还是氨水显碱性,有同学认为需要补做的实验是将干燥的红色(或紫色)石蕊试纸(该试纸遇碱性物质显现蓝色)放在图中②位置,看是否变蓝。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靠,并说出你的理由。13.(10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序号)做发生装置,若要制得8g氧气,则消耗 克过氧化氢。(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 F 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量筒中。(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将O 传感器探头和CO 传感器探头放在右图所示的集气瓶里测得两装置用排空气法分别收集两种气体时,开始阶段甲装置气体浓度大于乙,过了一段时间乙装置气体浓度大于甲。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假设单位时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气体体积相等)。14. (10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活动。【活动一】探究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结论:呼出气体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活动二】探究呼出气体中 CO 的体积分数。同学用图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锥形瓶内充满人呼出的气体,注射器内NaOH溶液(NaOH 溶液可以吸收CO )体积为50mL。实验中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 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吸入锥形瓶,当注射器里的液体不再进入锥形瓶时,注射器内剩余液体的体积为30mL。则人呼出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为 。【活动三】探究呼出气体中 O 的体积分数。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呼出的气体)(1) 实验中需要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推拉目的是 。(2)在实验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 是否反应完 。(3)实验要结束时,要等装置的温度恢复至 时,才能读取注射器的示数。【反 思】(1)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 的含量”的方法相比除了环保外,测量结果也更加精确, 原因是 , 。 (答2点)(2)通过活动二和活动三,可总结出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成分的含量的思路是 。鞍山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 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以得分。2. 化学方程式分值1分, 出现任何错误均不得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A B A D C B C11. (1)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1分) 石油(1分)不可再生(1分) 光合作用(1分);(2) H (1分) ;(3)分解反应(1分) ;(4) 缓解粮食危机(合理即可,1分)。(5)相同质量的燃料,天然气释放的能量更多。 (1分)天然气释放相等能量的前提下,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答一个就可以)的质量少。或排放等量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的情况下, 甲烷燃烧释放的热量多。(1分)12. (1) ①4 (1分) ; 34 (1分)② (1分) 升 高 ( 1分);③分子构成不同(1分)(2)①氨分子(1分),分子在不断运动(1分),①号棉团比③号棉团先变红(1分)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分)③可靠,氨水挥发出来的主要是氨气,氨气不能使干燥的试纸变色。不可靠,氨水挥发出来的气体既有氨水又有水蒸气,应该将气体干燥后再用试纸检验。(两个答案只要学生知道干燥的氨气不能使试纸变色并考虑到水的影响即可得分,2分。只答“可靠”或“不可靠”,后面没有理由的不给分)13.(1) ①长颈漏斗(1分)(2) B(1分) , 17(1分)(3) b(1分)(4)A(1分) ; 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 (1分)(5)将燃着的(或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燃烧更旺或复燃则氧气集满(1分)(6)开始阶段甲装置气体浓度大于乙是因为甲装置里原有的是空气,本身就还有21%的氧气, (1分)过了一段时间乙装置气体浓度大于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密度差别大,利于瓶内原有空气的排出,二氧化碳浓度提升明显(1分)14. 【活动一】石灰水变浑浊(1分) (1分)【活动二】4%(2分)【活动三】 (1)为了让氧气充分反应(1分)(2)反复推拉注射器时若注射器的读数不再减小(不再变化),则装置内的氧气已完全反应。 (1分)(3)学生答室温、 常温、20℃均可。 (1分)【实验反思】(1)①针筒的读数要比教科书的实验中将集气瓶五等分更加精确;②该实验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更精确(教科书的实验,将燃烧匙伸入瓶内瓶塞未盖紧前会造成瓶内气体逸出) ;③该实验通过反复推拉注射器可以让氧气与铜充分接触(教科书的实验无法保证集气瓶内的氧气与红磷充分接触);④该实验中铜粉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以将氧气消耗得更加彻底(教科书上用燃烧的方法消耗氧气,燃烧对氧气浓度要求较高所以无法将氧气彻底消耗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2)通过化学反应将混合气体中待测的物质去除,然后比较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意思相近即可,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