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
生物答题卡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B
B
C
D
D
C
二、
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9分)
11.(1)
绿色植物
(2)

(3)
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
(4)分解者
(5)

12.(1)
呼吸作用
能量
(2)蒸腾作用
水循环
(3)细胞壁
叶绿体■
(4)
导管
13.(1)细胞
(2)[1]
细胞膜
(3)
叶绿体
线粒体■
(4)液泡
(5)
细胞核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4.(1)清水
(2)将原有的有机物转运和耗尽
呼吸作用
(3)酒精
溶解叶绿素
(4)没有二氧化碳,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符合即可)
15.(1)
水分
水分影响种子的萌发
(2)
D
对照作用■
(3)
渡过休眠期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 地理部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本套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
一、选择题(共 26 分,每题 2 分)
结合图,完成下列 1-2 题。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 B.地球是个球体 C.港口的水面高 D.海平面上升 2.下列数据中,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B.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C.地球最大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D.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 3-4 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4.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5-7 题。
①为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该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乌拉尔山 B.阿尔卑斯山 C.阿尔泰山 D.喜马拉雅山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B.乙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丙大洲有北极圈穿过 D.②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丙大洲所在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四城市某日天气和空气质量状况,据此完成下面 8-9 题。
城市 甲 乙 丙 丁
天气状况 25~35℃ 19~24℃ 21~35℃ 25~32℃
空气质量指数 47 98 69 151
当日四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当日天气小雨绵绵,不适合开展户外活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示意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 10-11 题。
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降水较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目前,中国政府通过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 向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妇女儿童捐助医疗物资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据此完成12-13 题。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非洲的国家属于( )
A.社会主义国家 B.发达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3.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作(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二.解答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 (填“递增”或“递减”), 这一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 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两个空均选填“热带”或“极地”)
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 冬季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
由图可知,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其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读“世界(部分)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人口稠密区的 A 是 ,B 是 ,D 是 ,H 是

人口稠密区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面临的人口问题有( )
①居住条件差 ②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减轻
③饥饿贫困 ④劳动力短缺 ⑤就业困难 ⑥国防兵源不足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⑥ D.②⑥
人口稠密区 H 的主要人种是 ,信仰的宗教是 。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稀疏区中,过于湿热的是 (填字母),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是 (填字母)。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字母所在地的山体部位名称:D ,F 。
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 2 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当地发展经济,要建一座化工厂,应选择在 (①或②),原因是该地位于河流的 (上游、下游)地区,避免污染村庄水源。
FG 与 HI 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 (FG/HI)河段。
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 理由是该村落有怎么的优势条件 (任答一点)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生物地理合卷
生物部分 共50分
一、选择题 (共 1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下列选项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过度放牧,破坏草场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D. 大树底下好乘凉
2.公安部“团圆”系统上线4年来,找回4000多名失踪儿童。为确定某一儿童是否为一对夫妇的孩子,可以提取其遗传物质进行检测,该遗传物质位于下列哪种细胞结构中 ( )
A. 叶绿体 B. 液泡 C. 线粒体 D. 细胞核
3.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4.七年级(1)班小红在自家后院种植了水仙花,还养了几只兔子,关于兔和水仙花在结构层次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兔的心脏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肌肉组织
C.水仙花的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D.水仙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5.下列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
A.释放氧气 B.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6.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
A. 胚轴 B. 胚芽 C. 子叶 D. 胚根
7.如右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将来能发育成果皮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有机物全由子叶提供 B.种子成熟后都能萌发
C.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是为了遮光
D.幼根的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9.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因而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10.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B. 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 光合作用制造的 D. 呼吸作用制造的
二、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 19分)
11.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2)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3)请写出其中最长的 条食物链 。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该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一段时间后,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高的生物是 。
12.如图的A. B. C. D代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7分)
(1)图中的A过程叫 ,能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 。
(2)图中的B过程叫 ,对生物圈中的 有很大促进作用。
(3)图中的C过程叫 ,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 。
(4)图中的D过程所示,在植物体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 。
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除病毒外,不论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鸟鱼兽,都是由 构成。
(2)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 。
(3)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6] ,能够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的结构是 。(填名称)
(4)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结构[4] 。
(5)图中[3]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要的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6分)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 ,其他保持不变。
(2)步骤①“暗处理 昼夜”的目的是 ,这是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
(3)步骤③的装置中有两个烧杯,其中较小的烧杯内盛有的液体为 。该 液体的作用是 。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15.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种瓜种豆的大好时机。某小组开展探究“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纱布,再将20粒大豆种子放在纱布上面,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实验。7天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5分)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萌发数 量
A 干燥的纱布, 20℃的橱柜中 0
B 潮湿的纱布, 20℃的橱柜中 20
C 潮湿的纱布, 冷藏室4℃的橱柜中 0
D 纱布和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 20℃的橱柜中 1
(1)若该小组选择A和B装置作为对照则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根据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要想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应该选用B和 这两套装置。设置装置B的目的是起到 作用。
(3)除了满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外,种子萌发还需要满足的自身条件是必须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而且 。座位号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  地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本套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B A A A D
选择题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B D C
解答题(每空1分,共24分)
14.(1) 递减 A (2) 热带 极地
(3) 陆地 海洋 (4)C
15.(1)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北美洲东部 欧洲西部
(2)A (3)白种人 基督教
(4) F C
16. (1)陡崖 山谷 (2) 1
(3) ① 下游 (4) HI
(5) 甲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