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五中初2024届一诊模拟考试理科
物理 化学 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1-6题为生物题; 题为化学题; 题为物理题,其中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每小题4分,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共80分)
1.“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阻碍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绿色植物对水循环只是参与作用 D.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减少了地下水
2.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有人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
C.听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缓解了饥渴
D.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地哭了
3.穿山甲多生活于亚热带的落叶森林中,穿山甲被覆鳞甲,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分娩与哺育,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下列关于穿山甲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穿山甲哺育后代的方式与家兔相同
B.穿山甲被覆鳞甲,与蜥蜴同属爬行类动物
C.穿山甲体内有发达的神经系统,适于复杂的陆地生活
D.穿山甲体内有膈,能有节奏地前后运动
4.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便产生了抗药性
B.害虫在争夺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
C.农药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抗药性害虫数目逐渐增多
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
5.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来制作泡菜 B.酿酒和制作面包都是利用了同一种真菌
C.艾滋病病毒侵染的是人体的肝脏细胞
D.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6.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28℃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片表皮的气孔
B.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图中曲线C点之后,植物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28℃,如果
将温度从28℃调至25℃时,其它不变,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下移动
7.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磨浆 B. 过滤豆浆
C. 卤水点浆 D. 包压成型
8.下列各组常见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澄清石灰水 B.液氧、食醋
C.石墨、过氧化氢溶液 D.冰水共存物、过滤后的食盐水
9.2022年8月,扑灭重庆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以下对灭火措施分析错误的是
A.以火攻火:在火势蔓延的外围先用火烧出隔离区隔离可燃物
B.爆炸灭火:用灭火弹爆炸使燃烧区暂时缺少氧气
C.CO2灭火:灭火器喷射CO2覆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H2O灭火:直升机洒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化学语言是传递化学信息的专业用语,包含文字、符号、方程式、分子式等,下列化学语言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2个钠元素
B.20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放回滴瓶
C.加热液体 D.放置洗净的试管
12.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B.CO2溶于水:
C.实验室制O2:
D.实验室制CO2
13.“铷”原子钟被誉为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为8 B.铷离子的符号为Rb2+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氯化铷的化学式RbCl
14.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该化合物可能是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15.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欧姆 D.焦耳
1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1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B.分子可以自动的从低温向高温处运动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18.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
B.家庭用汽车的汽油机效率可达80%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夏天汽车内开空调时,会在车窗内侧玻璃上产生水雾
19.西晋时期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意思是说梳头、穿脱衣服时,常发生摩擦起电,有时还能看到小火星和听到微弱的响声。关于上述摩擦起电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头发带上了正电,是因为头发得到了电子
B.头发越梳越乱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C.摩擦起电从能量转化角度考虑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微弱的响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20.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现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B.图乙中,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减小
C.图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其能量转化与压缩冲程相同
D.图丁中,厚玻璃内的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直接对硝化棉做功的结果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小灯泡。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闭合后,L1、L2并联
B.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想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b
D.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改接到A上,L1、L2并联
2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则在移动过程中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23.质量为m的汽油完全燃烧获得热量,与一个500N的中学生从大厦的1楼步行至第11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焦耳数相等(每层楼层高为3m)。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中学生克服重力做了1.5×105J的功
B.中学生爬楼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表示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J
D.通过计算可知m约为0.33g
24.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2∶3,通过的电流之比为3∶2,通电时间之比为5∶2,则电流通过甲、乙两个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15∶4 B.4∶15 C.9∶15 D.15∶9
25.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g酒精()。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
C.0到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 D.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5%
2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灯丝电阻不变)分别标有“20Ω 1A”、“2.5V 0.5A”字样。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24~0.5A
B.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2~3V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7~20Ω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1.8W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对应题目栏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物理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7.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就能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是 现象。
28.没有物理学的发现,就不可能有现代生活中的一切。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规律,后来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和航空母舰;英国物理学家 从苹果落地联想到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根据风筝实验铜钥匙能吸取“闪电”的发现,发明制造了 ,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
29.经常用来做装饰的“满天星”小彩灯,往往一个坏了,一串灯全都不亮,它们是 联的;汽车在拐弯前,司机会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联,司机拨动的这根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
3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将S闭合,有电流通过R1、R2,且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则R1、R2的阻值之比是 。若将S断开,有电流通过R1、R2,则甲表为 表、乙表为 表,且两表示数之比为 。
31.定值电阻R1=30Ω、R2=10Ω,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32.如图甲,是发电机模型,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其工作原理可以用图 (填“乙”或“丙”)表示.小风车在风的吹动下,带动线圈转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说明电路中产生的是 电.
三、物理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33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33.(1)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黑色为N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34.如图所示,小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下面两个热学实验。(6分)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他应选择 (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两套装置,实验应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 相同;
(2)小明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经过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则图线 (选填“a”或“b”)对应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不计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3)为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小华选择了甲、乙两套装置,他分别在加热器中放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同时点燃后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两种液体进行加热,直至燃料全部燃烧完。请你指出小华设计的方案中存在的明显缺陷。答: 。
35.小伟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6分)
(1)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导线;( )
(2)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完成实验后,小伟设计了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案,如图丙所示,请你在空白处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①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U;
②将滑片移至B端,用电压表测出待测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
③小灯泡电阻的表达式:。
(4)你认为小伟设计的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是 。
36.小宇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4分)
(1)若不能估计电流大小,他应把导线a接到电流表标有 (选填“-”“0.6”或“3”)的接线柱上,通过“试触”来正确选择量程;
(2)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指针偏转但角度很小,对于该现象,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电源电压过低 B.可能是电流表被短接了
C.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大 D.可能是灯泡的灯丝断了
(3)小宇查看说明书,了解了电流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通电后,线圈在 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线圈转动,带动指针偏转。若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指针将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无法读数,也容易损坏电流表。
四、物理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37题9分,第38题10分,共1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相关公式和文字说明)
37.如今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某家庭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内接收太阳能的总热量为4.2×107J,使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70℃,干木柴的热值为q=1.2×107J/kg,求:
(1)若由燃烧干木柴来提供4.2×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
(2)这天该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3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 6W”字样,小灯泡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S闭合、S1接到a位置且R0的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5V,R1的电功率为P1;当S闭合、S1接到b位置且R0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12V,R2的电功率为P2,P1∶P2=75∶32,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S闭合、S1接到c位置时,求电路中的最小功率。
39.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5分)
(1)2个氮原子 。
(2)6个二氧化硫分子 。
(3)1个硫酸根离子 。
(4)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
(5)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则亚硝酸钙的化学式为 。
40.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5分)
(1)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D.天然气
(2)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 水合物。
(3)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使用酒精灯时,为使其燃烧更旺,可以将灯芯棉线拨松,其原理是 。
4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以下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6分)
(1)某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 色,向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类别应为 (填“酸”“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5)为了验证性质4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42.水是生命之源,"水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运动所需能量是由 提供的。
(2)某矿泉水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这里的Ca、K、Zn、F是指 (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成分 Ca K Zn F
含量mg/L 20 3 0.06 0.02
(3)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甲管内的气体可用 检验。
4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7分)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否则会引起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 。

(4)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图):

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为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 ,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 时,再收集氧气。
44.(6分)(1)用图一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 色变成 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图二是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过量过程中,测得pH的变化绘制的曲线图。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 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0g稀盐酸时,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化学符号)。
③试计算所滴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4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6分)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②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拓展应用】①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同时生成水和+2价锰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6.根据食物网回答问题。(6分)
(1)该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此食物网中含有 条食物链,并写出此图中其中一条食物链: 。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4)此图如果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加入 部分和 者。
47.高低肩体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6分)
(1)高低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时间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导致双侧肌肉力量不均衡。例如,长期使用右肩背书包,右侧肩胛提肌(见图1)会经常处于 状态,导致肩部右高左低,出现双肩差。
(2)肌肉力量不均衡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引起关节结构性变化。如图2所示,正常的肩关节中,结构[③] 和关节腔中的滑液都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结构[④] 及周围的韧带对关节形成包裹,保证关节的牢固性。如果关节周围的部分肌肉过于紧张,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异常。
(3)严重的高低肩会导致脊柱和胸廓的形态改变,食欲下降,稍做运动便气喘吁吁,还会出现腿麻无力等症状,这说明高低肩影响到了人的运动、 、 、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4)研究人员对高低肩人群开展了肩、背部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双肩差(cm) 研究阶段 对照组 力量训练组 力量训练+柔韧训练组
训练前 1.86 1.90 1.87
一段时间后 2.08 1.71 1.37
由研究数据可知:如果不做任何干预,可能会导致高低肩现象加剧;进行相关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高低肩现象,且 组的效果更好。
(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预防高低肩现象发生的具体措施: 。
48.下列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5分)
(1)图一中,心脏四个腔中,腔壁最厚的是 填序号)在③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2)肺泡壁和小肠绒毛壁结构共同特点是 。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4)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如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病菌是保卫人体的第 道防线。
(5)图二某人尿检时发现⑥处的液体大分子蛋白质超标,该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 数量。
49.我国“禁塑令”发布:在餐馆、商场、超市等多个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不但污染环境,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学家已经在人体中检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某科研小组想要探究“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利用小白鼠进行了相关研究:(5分)
①选取健康状况良好,鼠龄、体重相似的雄性小白鼠100只、普通鼠粮、微塑料。
②饲喂前重量为实验前禁食24小时后称的重量,饲喂后重量为连续饲喂100天后停止喂食24小时后称的重量。
③每只小白鼠定时饲喂鼠粮6g,其他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每日饲喂方式 饲喂前平均重量 (g/只) 饲喂后平均重量 (g/只)
1 普通鼠粮 59.8 96.35
2 含0.5%微塑料的鼠粮 59.75 94.55
3 含1%微塑料的鼠粮 59.7 90.5
4 含2%微塑料的鼠粮 59.85 70.15
5 含3%微塑料的鼠粮 59.75 62.8
(1)从表中实验设计来看,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当饲喂微塑料含量大于 的鼠粮一段时间后,小白鼠的体重增加量急剧下降。
(3)实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鼠龄、体重相似的小白鼠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为了减少微塑料的产生,请写出一个你的做法: (写出一条,合理即可)。泸县五中初2024届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一)生物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B 6.D
46.(1)草
(2) 5/五 草→兔→鹰
(3)草
(4) 非生物 分解
47.(1)收缩
(2) 关节软骨 关节囊
(3) 消化 呼吸
(4)力量训练+柔韧训练
(5)不要长期使用右肩背书包或进行力量训练+柔韧训练
48.(1) ② 房室瓣
(2)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3)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二
(5)白细胞
49.(1)微塑料的含量
(2)1%
(3)控制单一变量
(4)微塑料对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且含量越大危害越大
(5)使用布质购物袋购物、不用一次性餐具、避免过度包装等
(二)化学参考答案:
7.C 8.D 9.D 10.A 11.D 12.B 13.D 14.C
39.(1)2N (2)6SO2 (3) (4) (5)Ca(NO2)2
40.(1)AC (2)甲烷/CH4
(3) 可再生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1.(1) 红 NaOH+HCl=NaCl+H2O
(2)CO2+2NaOH=Na2CO3+H2O
(3)酸 (4)OH- (5)AC
42.(1) 氢、氧原子 水分子 太阳
(2)元素
(3) 1:2 带火星木条
43.(1) 试管 酒精灯
(2) 2KMnO4K2MnO4+MnO2+O2↑ A C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 a 带火星木条放在b出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 坩埚钳 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二氧化碳
(5)连续均匀冒出
44. 红 无 H++OH﹣=H2O 20g Na+、Cl﹣、OH﹣ 解:设20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分数为x
答:所滴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5%。
45. 氧气和氯气 一 变蓝色 Cl2能溶于水 2H2O22H2O+O2↑ MnO2+4HCl(浓)Cl2↑+MnCl2+2H2O
(三)物理参考答案:
15.B 16.A 17.B 18.C 19.A 20.B 21.A 22.C 23.D 24.A
25.CD 26.AC
27. 引力 间隙 扩散
28.浮力 牛顿 避雷针
29.串 并 开关
30.1∶2 电流 电流 3∶1
31.1︰3 1︰1
32.电磁感应 乙 交流
33.(1)
(2)
34.甲、丙 质量 加热时间 a 2.1×103 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两种液体加热
35. 5 1.25 将滑片移至A端 不可行 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6.3 C 磁场 左
37.解:(1)若由燃烧干木柴来提供4.2×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干木柴的质量
(2)这天该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100kg×(70℃-20℃)=2.1×107J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答:(1)若由燃烧干木柴来提供4.2×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3.5千克的干木柴;
(2)这天该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7J;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50%。
38.解:(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当S闭合、S1接到a位置且的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阻与变阻器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5V。设电源电压为U,则电源电压为
U=IR1+U滑=0.5A×R1+5V---------①
当S闭合、S1接到b位置且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阻R2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电源电压为
U=R2+U滑′=0.4A×R2+12V----------②
的电功率P1=I2R1,R2的电功率,则
解得
R1∶R2=3∶2-----------③
由①②③解得:U=20V,R1=30Ω,R2=20Ω。即电源电压为20V。
(3)当S闭合、S1接到b位置且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阻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当S闭合、S1接到c位置时,灯泡和变阻器串联,要使电路中的功率最小,则总电阻最大,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30Ω。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
UL+IR滑大=U
从乙图找到坐标(8V,0.4A),即小灯泡的电压为8V,电流为0.4A,满足
8V+0.4A×30Ω=20V
则电路中的最小电功率为
P小=UI=20V×0.4A=8W
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4Ω;
(2)电源电压为20V;
(3)当S闭合、S1接到c位置时,电路中的最小电功率为8 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