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2.引导学生观察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3.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帮助认识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和《史记》。 【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一、激趣导入 1.为了充分行使自己的最高权力,秦始皇每天都在夜以继日地拼命操劳,白天断狱,夜批公文,并给自己规定,不批完一石公文(秦代公文使用竹简木牍,一石为120斤,约合今60市斤),决不休息。同学们,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二、互学互探一纸泽四方纸的发明造纸术的改进(1)展示范晔《后汉书》的材料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这种纸有什么优点?造纸术的制作流程观察73页造纸工艺流程图,说说纸的制作过程。造纸术的影响、传播通过地图了解造纸术的传播,影响。(二)名医妙回春1.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人物 生活年代 成就及地位张仲景华佗2.【知识巧记】蔡伦改进造纸术,领先世界创奇迹。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来健身体。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医术精,后人尊称为医圣。(三)史家之绝唱1、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作者:司马迁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四)佛道传教忙阅读教材完成佛教、道教表格,并思考封建统治阶级为什么总是积极提倡和扶持佛教和道教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文学、建筑、影视等方面说说。你知道我们汉阴有哪些佛教、道教古迹吗?(1)菩萨泉最早的菩萨泉,只有一泓清澈的泉水,清凉可口,吸引着过往行人。康熙某年大旱,乡民前往龙泉虔诚求雨,碰巧“祷辄大澎”,旱象解除。此后龙泉被尊为菩萨泉,1985年被列为县重点保护文物。(2)两合崖两合崖历史悠久,两山对峙,一线见天,崖高百仞,云蒸霞蔚,相传为南海观音驱妖劈就,造福一方。民众为感念观音威德,依山凿崖,供奉观音大士。山上有股清泉,自崖眼出,滴水入潭,清冽可口,饮此泉可祛病消灾,神清气爽。故人们又称两合崖为滴水崖,尊奉神灵为“滴水观音”,并修建观音阁,从此,两合崖名扬遐迩,善男信女膜拜者甚多。改革开放以来,恢复旅游胜景,两合崖又有了新的发展。这里迎聚了儒释道三教代表仙尊,供奉了民间崇敬的各路神人,两合崖以它神奇的魅力,引来四面禅师到此云游诵经传道,迎进八方游客触景贼诗作画留言。人们盛赞两合崖乃凤凰山麓旅游胜景的一只奇葩,是汉阴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用表格形式整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