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重点难点】重点: 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难点: 理解民法规定的六项基本原则。自主学习1.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2.民法调整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3.《民法典》的地位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6.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原因7.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达标检测1.“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应急法方面还存在不足。”回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的历程,某法学院教授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应急法律体系建设。这是因为( )A.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B.公民要学习法律常识C.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 D.公民要遵守法律规则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以下甲的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的是( )A.甲方在合同中加重乙方义务,并注明“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B.甲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品排入河流,致使水体污染C.甲明知其房屋南面邻地将建高楼,而将房屋出售给不知情的乙D.甲男与乙女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乙女若再婚也不可再生育子女3.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 )A.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B.表明法律的目的是保证道德实施C.有助于实现公共道德的全面法制化 D.表明法律与道德都是重要的社会规范4.原告薄某与被告李某要求离婚,对于未成年男孩小李,薄某称其无抚养能力拒绝抚养,李某亦称无抚养能力,不愿意继续抚养。两人违背的原则是( )A.诚信B.绿色C.公序良俗D.平等互利5.A公司通过某网络平台向B公司订购了10台人体测温仪,10天后却收到了10箱方便面。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A公司和B公司②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是10箱方便面 ③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是10台人体测温仪的交付行为 ④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不成立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选项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①张三与李四的买卖合同关系②贾某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收③父亲与孩子达成爸爸做饭孩子洗碗的协议④甲经过招标向某政府机关提供设备有偿维修服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关于民事主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公民均具有的②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公民都具有的③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所有成年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④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公共场所时扫码登记、填写个人信息表已成为常态,这在有效追踪疫情动态、精准防控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2020年2月9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开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收集做了严格规定。材料中通知的发布旨在( )A.防止歪曲评价,避免公民名誉受损 B.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C.避免公民信息泄露,保护公民姓名权 D.防控疫情,维护公民生命权和健康权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都有过错时,双方应依自己的过错承担民事责任。这体现了民法典的( )A.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 D.平等原则10.一名学生到书店购买学习参考用书,售货员硬把一款新出的铅笔也搭配给顾客,售货员的行为违背了(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信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