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课标要求】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树立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科学精神: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
公共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走向。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
难点: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理解怎样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
【自主学习】
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有哪些
3.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4.如何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
5如何建设新型世界经济
6怎么完善全球治理
达标检测
1.东京当地时间2021年4月28日,日本正式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本成为继新加坡、泰国和中国之后,完成RCEP国内核准程序的第四个国家。协定生效后,RCEP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将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形成一体化大市场。这表明( )
①参与国支持自由贸易,助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②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增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
③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
④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惠及相关企业和消费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你脚上的耐克鞋还是Made in China吗?过去几十年里,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越南逐步取代中国成为耐克的第一大生产国。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①国际分工区域格局不断调整,国家间的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提高
②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③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跨国公司普遍采用“事业部制”的管理体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国家踊跃参与。目前,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国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在对接非洲自身发展需要和规划的同时,不仅帮助非洲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也为相关国家产业升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
①“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我国以维护沿线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②“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③“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④“一带一路”目的在于发展中国家更好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和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是派驻维和士兵最多的国家;近些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这彰显了我国( )。
①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国际新秩序贡献智慧和力量
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③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发挥主导作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④已经成为新崛起的世界强国,国际影响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与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习近平主席借古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阐明了开放、通达、共赢的中国方案,对当前世界经济的企稳复苏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轻关”——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关税体系,持续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②“易道”——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理念,改变损害各国利益的旧治理机制
③“通商”——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构建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国际市场
④“宽农”——放宽和完善发展农业的政策,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世界经济下行时,各方面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破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难题,首要任务在于做大全球发展的“蛋糕”。下列做法属于增强经济全球化活力,做大“蛋糕”的是( )
①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②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③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④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各国的交流合作与分工协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美国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该举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成本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由此可见( )
A.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己能够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B.降低开放程度是克服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有效手段
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D.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必须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
8.在疫情挑战、逆全球化、全球供应链震荡的背景下,2022年1月1日,中、日、韩、澳、新五国和东盟十国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扬帆启航”,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RCEP生效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国际金融安全性
②有利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提振市场信心
③规避了区域内企业投资的风险,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④集中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助推区域内产业链价值链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东京当地时间2021年4月28日,日本正式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本成为继新加坡、泰国和中国之后,完成RCEP国内核准程序的第四个国家。协定生效后,RCEP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将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形成一体化大市场。这表明( )
①参与国支持自由贸易,助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②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增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
③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
④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惠及相关企业和消费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近年来,美国借助美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美元“武器化”,收割世界各国财富,使世界许多国家深陷本国货币贬值、经济深度衰退、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为规避美元带来的风险,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纷纷减持美元储备,发展自己的金融结算体系,用本币进行贸易。这表明( )
①金融全球化违背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利于维护世界经济安全
②减少对美元依赖、增强经济发展自主性,成为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③构建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④巧取豪夺的美元霸权是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重要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