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导学案
学 校 年 级
课 题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 型
课 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日期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认同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地位、意义;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两个毫不动摇。 3、法治意识:树立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体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公有制经济 (1)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特民营经济的改革举措,但也要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客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应该承认,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甚至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只有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离场”。 二、随堂演练: 1、2021年8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双百企业”名单,河南省7家企业名列其中。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充分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凝聚起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强大力量,形成全面铺开的国企改革崭新局面和良好态势。国企改革意在( ) ①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②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③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开公正参与市场竞争④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们党在坚持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在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A.使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增加 B.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C.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的重心由“混”向“改”转变,向经营机制、战略性投资方向、管理层股权激励、国有资本收益功能深化。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意义(  ) ①能够加快“国退民进”步伐,优化经济布局,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②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不同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融合发展③旨在通过兼并,增加国企利润,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和竞争力④有利于国企完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大国工程的背后,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成就,闪耀着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身影。材料体现(  ) A.自主创新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B.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C.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5、2021年国资入股民企的同时,国企也纷纷引入民资,“国民共进”下的双向混改上市将加速。除了刚刚落地的苏宁易购与深圳国资“结合”,电磁屏蔽件厂商飞荣达引入深圳国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国资控股)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其重整投资者等,加快形成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有制新格局。这有助于(  ) ①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②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我国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1年下半年,国资委会同相关部门稳步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工作。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 团。国资委的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扩大央企生产规模,形成核心竞争优势②改变央企股权结构,提升央企治理能力③提高相关行业集中度,增强央企竞争力④发挥联动协同效应,优化国有资本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习近平主席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能够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蓄基本力量、提供强大动能。由此可见(  ) ①民营经济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地位不平等④各类市场主体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1年上半年,我国中央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研发投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同比大幅提高,有效投资加速,主要经营指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中央企业亮眼的“期中成绩单”表明(  ) ①研发带来的创新是央企发展的动力源②依据市场有效投资助力央企健康发展③央企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④灵活经营助力央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后小结 【自主构建本课思维导图】
课后作业 1.“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 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无一不彰显国有企业的实力与担当。对围有经济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A.①③ B.①④ C. ②④ D.②③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实现和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而国企改革将有助于降低经济下行的风险。这表明国有经济(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控制力通过改革得到不断增强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们都( ) 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 ②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③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