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眼睛和眼镜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眼睛和眼镜
思考:
人眼
物体
如何看到?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1.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
光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对比,发现了什么?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人眼视物的过程
成像原理相同
  
  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调焦
晶状体自动调节
看近处物体
看远处物体
人眼调节: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睫状肌
人眼调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人眼调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人眼调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人眼调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人眼调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
远视眼
3.近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矫正
视网膜前
凹透镜
3.近视眼及其矫正
4.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近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矫正
视网膜后
凸透镜
4.远视眼及其矫正
讨论:
  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分析: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98页“科学世界”的内容并回答阅读材料后面的相关问题。
青少年用眼不卫生,很容易形成近视眼。那么,我们怎样预防眼睛近视呢?5、用眼卫生1、明视距离通过晶状体的调节,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明视距离,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1、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短;2、不同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也不同;3、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长。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不在强光或太暗地方看书
读写姿势要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
要在25厘米左右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看电视和电脑1小时后
认真做眼保健操
要定期检查视力
关爱视力健康 缔造精彩生活
知识点1 眼睛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凸透镜 ), 视网膜 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当人由远到近地观赏景物时,晶状体对光线的偏折能力
 变强 (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其厚度 变大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已广泛使用,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而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 10 cm处。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3.( 连云港中考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 ( 选填“前”或“后” )方,需要配戴 凹透镜 (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加以矫正。
4.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到80 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所在的位置看成视网膜的位置,则此时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近视眼 (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5.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 左 ( 选填“左”或“右” )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一个合适的 凸 透镜制成的眼镜。
6.学习了透镜知识后,李华同学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C )
A.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B.老花镜可以用来作放大镜
C.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D.爷爷是个远视眼
7.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会聚 ( 选填“会聚”或“发散” )能力较强;近视眼配戴的眼镜镜片的作用是将光 发散 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8.同学们发现吴小飞看书的姿势和别人不一样,他总要把书拿得很远,和老年人一样。吴小飞同学的眼球和图 B ( 选填“A”或“B” )类似,他新配的眼镜片的形状和图 甲 ( 选填“甲”或“乙” )类似。
9.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支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后面1 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 凸透镜 (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该镜片所矫正的是 远视 (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
10.只要距离合适,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人都可以看到,原因是( C )
A.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C )
A.不变 B.变薄
C.变厚 D.无法确定
12.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原理一样
B.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C.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
D.远视眼的晶状体较厚
13.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 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C )
A.小于0.05 mm B.等于0.05 mm
C.大于0.05 mm D.可为任意值
14.图1所示厚薄不同的透镜均为同种玻璃材料所制。为了说明正常眼睛看远、近物体时晶状体的特点,小明进行了图2的实验,先取乙透镜放在光具座上,A处点燃蜡烛的火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接着将蜡烛分别移到B和C处,取不同透镜替换乙透镜,但透镜与光屏的位置不变,光屏上分别形成不同程度的倒立、缩小的像,( B )
A.蜡烛移到B处时,用丙替换乙
B.蜡烛移到B处时,用甲替换乙
C.蜡烛移到C处时,用甲替换乙
D.蜡烛移到C处时,用丁替换乙
15.小玲在爷爷家看到伯父的眼镜很漂亮,由于好奇,她拿着伯父的眼镜靠近“早餐饼干”的包装盒,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B.该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伯父是近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
D.伯父是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
小结
症 状 成 因 成像 位置 矫正
方法
近 视 眼
远 视 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凹透镜
凸透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