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堂教与学方案主备人: 使用人:总计 课时 年 月 日 备 月 日 投放课题 13.1分子热运动 课型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学重、 难点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教具准备 PPT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学法点拨 (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导入 1、物质是由 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_____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 2、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研自探 3、在课本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碳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课本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 。 5、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很深。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 6、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8、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三、合作交流 【实验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整杯水颜色变成均匀的淡红色。 【实验2】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实验3】教师自制一个由两个乒乓球和一根弹簧组成的教具,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类比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四、展示汇报 1、分子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同时存在的。那么,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2、“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 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 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 2、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空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经典题型设计 当堂测试 检验效果 1、 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 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与学方案主备人: 使用人:总计 课时 年 月 日 备 月 日 投放课题 13.2内能 课型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 通过探究活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教具准备 PPT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学法点拨 (个性化设计)一、目标激趣 水烧开后,壶盖被顶起来,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二、自研自探 抛到空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 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 能,球的 能和 能构成球的机械能。球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 ,因此球在具有 _____能的同时还具有_______。 1、想想做做 : ①一根粗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谁的办法多 ②冬天,手冷,有什么办法使手温升高,看谁的办法多 请试着将这些方法进行分类。 2、自学:热传递和热量 阅读教材P8页3、4段,做如下练习。 (1)使 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 ,高温物体温度 ,这个过程叫 。 (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的内能 ,低温物体内能 。 (3) 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4)热量的单位是 。 温馨提示:只有发生热传递时才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没有发生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三、合作交流 演示(老师演示实验1、2,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1)在实验1时,推动活塞、压缩空气,就是对空气 的过程,使空气的温度 ,内能 ,达到乙醚的燃点,棉花燃烧起来。 (2)在实验2时,瓶内水 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很容易 成小液滴形成雾。瓶内气体把塞子顶起来,其实就是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的过程,瓶内出现了雾,说明瓶内温度 ;说明空气对外做功时,空气的温度 ,内能 四、展示汇报 学生根据演示实验,小组内分析,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总结。 归纳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 网] 五、拓展延伸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2、一根锯条放在火上烤一烤会变热,此时它的内能 ,若在干木材上磨一磨,也变热了它的内能 ,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后者是通过 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并且_________的方法和________的方法在改变内能是______的。 3、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填温度、内能、热量) (1)天气真热 (2)摩擦生热 (3)物体放热 (4)电炉很热经典题型设计 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