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渔 家 傲李清照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韵律。2.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3.品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定义: 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形式上的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阙”,分两段的最常见。知识卡片: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①根据句式的不同,词牌可以分为三类:小令:一般以58字以内的词为小令,多用单调。中调:一般以59至90字内的词为中调,大多数词牌是双调。长调:一般以91字以上的词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有240字。②根据韵律的不同,词牌又可以分为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等类型。③按风格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还有一些特殊的词牌,如“慢”、“引”、“近”、“令”等。词 牌豪放派的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婉约派,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美。以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欧阳修等为代表。宋词流派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其词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话,人称“易安体”,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如梦令》 作者介绍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岁月,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背景介绍朗读诗歌1、听录音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节奏。2、模仿范读,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mànjiē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船在滚滚的大浪中起伏,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听到天帝在说话,他情意恳切的问我要回到哪里去?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我要象大鹏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不要停,把我的轻快小舟吹到海中的仙山上去吧!诗歌大意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主学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转”和“舞”化静为动,写出船摇帆舞 星河欲转之景,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具有梦境的虚幻性,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壮阔景象。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1.炼字:2、描绘画面: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1、两次用到“归”字,其含义有何不同 (炼字)①第一个“归”字,写词人“梦魂”回到天帝身边,是希望自己有好的归宿。②第二个“归”字,写词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人生归宿的犹豫、彷徨和迷茫。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嗟”是叹息、慨叹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对人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同“漫”,空、徒然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心中的哀怨惆怅,表达了词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1、从炼字角度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下片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 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②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运用典故,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也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从修辞角度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意象:选取典型意象“风”“鹏”“蓬舟”“三山”,渲染豪迈雄奇的氛围,蕴含着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1、本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梦境 (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词人借梦境把天上与人间作鲜明对比,表达她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2、词人在梦境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天帝形象有何作用 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形象。作用:反映了遭逢国破家亡、孤独无依的词人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自然地引出下片。3、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和本词中的“我报路长嗟日暮”都写到了“日暮”,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中的“日暮”作用有何不同。①《黄鹤楼》中的“日暮”是实指,点明时间,由江上日暮让诗人触景生情,生发思乡的愁苦之情。②本词中的“日暮”既实指,又指人生到了晚年,表达了词人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苦闷和愤懑。4、李清照历来被推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但本词却气势恢宏,请任选词句加以赏析。(豪放词风)示例一:前两句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景象宏大壮丽。①“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瑰奇雄伟,气势磅礴。②“转”“舞”二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想象奇特。词人借梦境把天上与人间作鲜明对比,表达她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示例二:“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①“星河欲转”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②“千帆舞”写海上起风后,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融现实感受于梦境,想象奇特。词人借梦境把天上与人间作鲜明对比,表达她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5、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军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法保障的不满。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两首词都是李清照所写,《渔家傲》记录的是________景象,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如梦令》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两首词的风格截然不同,却都流露出词人对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2. 两首词都选取了“日”和“舟”这两个意象,可蕴含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请任选一个意象说说你的理解。(2分)意象“日”:《渔家傲》中的“日暮”很抽象,词人借此来表达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感;《如梦令》中的“日暮”是词人出游的具体时间,结合“沉醉”“兴尽”可以看出词人内心是欢乐愉悦的。意象“舟”:《渔家傲》 中的“蓬舟”意为如飞蓬般轻快的船,流露出词人想借着“蓬舟”到达自由自在的生活之地;《如梦令》中的“舟”是词人出游的交通工具,并且此次的出游令人沉醉,趣味无限。(2分)对比阅读梦中美好生活当堂检测1、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通过对天帝的回答抒发了空有才华的无奈的诗句是:2、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回味梦中的云涛晓雾,望风长嗟:“吾虽一介女流,但仍渴望如大鹏展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宏雄奇境界的诗句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