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社团课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小学延时服务 课件 (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术社团课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小学延时服务 课件 (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课程导入
我们祖国风景秀美,美好风光数不胜数,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对祖国大自然的风光赞美数不胜数,
留下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词书画等艺术瑰宝。
课程导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小朋友们听过吗?
课程导入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他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生平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课程导入
这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观沧海》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课程导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出现在哪里呢?指的什么山,什么海呢?
据科学家考证,曹操“东临”的“碣石”,就是迄今依然高高矗立在昌黎城北的碣石山,而不是别处。碣石山在近两千年从未沉入海底,一直巍然耸峙在渤海近岸。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
课程导入
欣赏图片素材,观察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近景、中景、远景,高处的、底处的……,自然中在视觉上和空间上都有着丰富的层次。
课程导入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山和海是国画中常运用到的主题。
课程导入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有景有情,是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山水画艺术。山水画是由风景到作品,从创作到欣赏都有着引人入胜和移情于景的特点。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格的“境界”的追求。
课程导入
通过学习借鉴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画面中表现出山与海,以不同的色彩进行刻画,展现出画面之间的层次感。
在今天的美术课程中,
我们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诗展开创作。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1】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2】
绘画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张黑色的卡纸
以及绿色、蓝色系的油画棒
在卡纸上画出高低错落的山峰
绘画步骤
步骤二:运用油画棒色彩叠加的方式
使山峰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变
绘画步骤
步骤三:用水粉笔蘸取金色的丙烯
在色块上勾勒出山峰的线条
绘画步骤
步骤四:准备一把剪刀
将画好的山峰剪下来
绘画步骤
步骤五:准备一张圆形的卡纸
将剪下来的山峰错落有致地粘贴在画面中
绘画步骤
步骤六:用毛笔蘸取墨水
沿着山峰画出山峰的倒影以及海水
绘画步骤
步骤七:在山峰与海水的交接处
以点画法表现激荡的白色浪花
绘画步骤
谢谢观看
汇报人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