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 熔化和凝固复习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吸热放热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及图像复习难点:海波熔化图像的分析物态变化;物质以 、 、 存在,他们之间会发生相互 。熔化和凝固熔化:物体从 变成 的过程,熔化 比如凝固:物体从 变成 的过程,凝固 比如三、固体分为 和 两类。 、 、 、 属于晶体, 、 、 属于非晶体。探究物质熔化温度特点( 晶体和非晶体分类原因)1.实验设计是怎样的?答:取适量的海波和蜡块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待温度升至40℃,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答: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3.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象.分析海波和蜡的熔化图象有什么不同?答:海波的熔化图象有一 水平线,蜡的熔化图象没有.它们的熔化图象对比如下. 4.海波和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答: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而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5.本实验用到图像法和 加热法,水浴加热目的是使受热物体尽可能 受热。6.海波( )熔化过程要 ,温度 ,物质状态,熔化后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 的 和 。晶体有 的 和 ,非晶体没有 的 和练习:1.(3分)有一种新型材料,研究人员对其加热发现,它在150℃时正在熔化,温度升高到170℃时还没熔化完。下图能正确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 B.C. D.2.(3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2min﹣4min以内温度不变,该过程不吸热3.(3分)下列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雾气消散C.秋天,草粘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4.(3分)镓是一种稀有的蓝白色金属。将一小块金属镓放到手心后,它很快就会变成一颗晶莹的液滴,在手心滚来滚去。其原因是( )A.金属镓的沸点低于37℃B.金属镓在手中发生了熔化C.金属镓的这一变化需要释放热量D.固态金属镓的温度高于手的温度5.(3分)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 )A. B.C. D.6.(3分)拙政园附近,有一家玻璃工艺店,他们可以在室温下用一个管子插入加热熔化后的玻璃中,不停的转动和吹气,使料泡不断胀大,再用手工工具塑造出各种造型。在加热过程中,玻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下列图象最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B.C. D.7.(3分)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冰 B.玻璃 C.松香 D.沥青8.(12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中的海波 ,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实验中除了记录海波的温度,还要观察海波的 变化。(3)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