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能通过宏观现象推测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目标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难点
重点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花香是如何传播的?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物质的构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苯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大分子
分子很小,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一个分子与一个直径为1cm的玻璃弹珠比起来,就像一个西红柿与地球比起来那样小。
物质的构成
分子
直径为1cm玻璃弹珠
西红柿
地球
10-10m有多小?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cm3的水中含有大约3.34×1022 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
通常情况下,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
物质的构成
通常,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这些又小又轻的分子是不是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不动呢?
以计算100亿(1010)次,要把这么多分子一个个数完,得花80多年。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演示实验1
实验器材:量筒、水50mL、染色酒精50mL
实验操作:往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mL的染色酒精
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当水与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演示实验2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东坡肉香气四溢
花香怡人
气体的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那么不同液体之间是否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
在量筒内装一半的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蓝色的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不同固体之间的是否会发生扩散呢?
分子热运动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5年后互相渗入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思考:扩散的快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3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热运动
2.扩散现象表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空隙。
3.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F1
F2
F4
F3
思考与讨论
铅笔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既然分子在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隙,那为什么构成铅笔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并且让铅笔既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呢?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4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上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铅柱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5
在一个注射器中装入一些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口,用力压活塞,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有时主要表现为引力,有时主要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物质的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宏观特性
很小
很大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无流动性
比固体大
比固体小
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很大
很小
无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易被压缩
请阅读课本第5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分子的运动属于微观运动,而烟雾、雪花、尘土都属于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不能说是分子的运动,它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而闻到香味是花香分子的运动,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题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
C.花香扑鼻 D.尘土飞扬
C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扩散现象是自发进行的,而不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的。为了避免因为重力作用引起宏观上的气流运动,实验操作中把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下面。
题2.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使两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会看到气体间的扩散现象。在实验中,把二氧化氮放在下面而不是把它放在上面,其目的是什么?
解析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
物质的构成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动理论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某一数值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0。
2.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这一数值,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这一数值,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随堂练习
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知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在什么情况下又主要表现为斥力呢?
r0
平衡位置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0
作业:
月 日
随堂练习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