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电流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熟练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3.能运用规律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难点】能运用规律进行简单计算。【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演示、阅读【教学准备】电流表3个,小灯泡(1.5V)3个,小灯泡(2.5V)3个,小灯泡(3.8V)3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4节,导线10根导线、小灯泡、底座、开关【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 演示:当电路中只有一个小电灯时,让学生观察灯泡的发光亮度;再串联一个小电灯时,观察电灯的亮度;将串联改为并联再次观察小灯泡亮度。 我们发现相同规格的灯泡,串联和并联时亮度不相同,说明流过灯泡的电流不一样,那么串联和并联的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新授课 (一)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1.如图所示电路,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 ,若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Ia、Ib、Ic,在下面的线框内画出测量三处电流的电路图,并标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猜一猜:开关闭合后, Ia、Ib、Ic的关系是 Ia Ib Ic。 2.把电流表串联在a、b、c三处,测出其电流,将所测数据填入表格中。 3.更换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将所测数据填入表格。 序号Ia/AIb/AIc/A①②4.比较测得数据,可以发现: (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1.如图所示电路,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 ,若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Ia、Ib、Ic,在下面的框内画出测量三处电流的电路图,并标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猜一猜:开关闭合后, Ia、Ib、Ic的关系是Ia Ib Ic。 2.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表格,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序号Ia/AIb/AIc/A①②3.更换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将所测数据填入表格。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校本作业】<基础知识>1.“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交通安全要注意”。路口的交通指示灯是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有时红灯快结束时黄灯也同时亮了,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A比B的横截面积大,如下左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关系是( )A.IA>IB B.IA<IB C.IA = IB D.无法确定3.如上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Ia=Id B.Ia<Ib C.Ib>Ic D.Ic=Id4.有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A灯比B灯要亮很多,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是( )A.IA>IB B.IA<IB C.IA = IB D.无法确定5.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安。6.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2)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7.小明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实验中。(1)小明在测量干路电流时,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画上“×”,并画出正确的连线。(2)改进连线后,试触时小明发现电流表的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可能是。(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改变电表位置继续测量。然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灯L1支路电流I1/A 灯L2支路电流I2/A 干路电流I总/A1 0.30 0.16 0.462 0.20 0.20 0.403 0.24 0.34 0.58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