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三节 比热容第一课时 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物质的比热表。3.能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课前准备一、复习回顾1.当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热量从物体传递到 物体,直到 相同时为止。2.1kg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大小与燃料的 有关。热值的符号是 ,单位是 。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Q= 。二、课前预习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其质量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还有 有关。2.物理学中常用 来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3.比热容的符号是 ,单位是 。三、收集信息在家里用水壶烧水,粗略测一下烧开一壶冷水和烧开半壶冷水所用的时间,再测一下把一壶冷水烧成温水和烧成开水所用的时间。想一想:在烧水的时候,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四、提出问题课堂活动活动1: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看书P13图1-3-2烧水。根据烧水经验总结: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物质的物体,比如一杯水和一杯沙子,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也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即吸收能力一样吗[猜想]实验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器材如下图3-1所示思考(1)怎样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呢 (2)如何才能使沙子和水温度升高 (3)如何比较沙子和水哪个升温快 (4)实验时要注意沙子和水的哪些条件相同 演示实验: 法图3-1记录数据:水的初温 沙子的初温表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即吸热)相同时水 沙子升高的温度/℃表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 沙子加热时间 (表示吸热的多少)[分析与论证](1)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时,水升高的温度 沙子升高的温度。(2)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时,水比沙需要的时间 ,吸收的热量 。(3)以上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沙 。[总结]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能力一般是的。活动2:认识比热容的概念自学P14-P15 认识比热容的概念(1)意义:描述不同物体的 能力。(2)定义: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3)符号:(4)单位:(5)1J/(kg·℃)的含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1J。查看教材P15“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回答:水的比热是它的含义:(2)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大约 倍。(3)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吗?(4)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同吗?(5)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20℃的冷水与80℃的热水比热谁大?说明什么?(6)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比热容一般 随质量,温度,形状而变化。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 ,如水和冰等。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 和 有关。记住水的比热容:= J/(kg·℃)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图3-2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 64 64 89 124水 64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4)可以推想,如果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则:(选填:沙子/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第二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用比热容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2.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课前准备一、复习回顾1.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比热容。它描述不同物体的 能力。2.比热容的符号是 单位是 。3.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它的大小与有关。4.水的比热容:= J/(kg·℃)二、课前预习1.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是2.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是三、收集信息了解一些内陆城市(比如西安)和沿海城市(比如上海)的天气情况,看看它们一天的早晚温差谁比较大,一年中的温差谁比较大,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四、提出问题课堂活动活动1:分析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根据水的比热容,完成下列表格:质量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1kg 1℃2kg 1℃3kg 2℃2.小组讨论分析上面的表格,推出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质量,用t0表示物体原来温度,用t表示后来温度)1.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2.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Q放=3.综合上面两个公式,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写为:(1)热量的计算公式Q=(2)变形公式:活动2:理解热量计算公式1.公式表明:热量Q与物体的比热容c、质量、温度的变化度数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无关。2.注意“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到”、“温度升高了”含义不同,如“温度升高40℃”和“温度升高了40℃”均表示℃,“温度升高到40℃”表示末温t=40℃。3.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如果过程中存在着物态变化,不能使用这个公式。例如冰熔化为水要吸热,此时冰的温度(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但需要从外界吸热。4.公式Q=cm的变形公式c=Q/m只是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不能表明c与Q成正比,与m、成反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Q、m、均无关。[例题]质量都为1kg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热)4.2×103J的热量后,分别升高(或降低)多少温度?[c干泥土=0.84×103J/(kg·℃)][填一填]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改变要 些(选填“大”或“小”),可见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其温度越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改变。活动3:比热容的应用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调节气候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海水为什么比沙滩温度低呢?图3-5分析下图中上海和拉萨在同一天里的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图3-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看教材P15图1-3-5分析“海陆风和陆海风”是如何形成的。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 吹来,是 风;夜晚的风又是从 吹去,是 风。新疆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为什么吗?图3-7[应用]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小,种植花草树木,城市建人工湖、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等。作冷却剂或取暖介质分析图3-8的两个情景中水的作用:图3-82.沙子的比热容小的应用交流讨论:为什么花生、栗子等干果常用干净的沙子来炒?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由c=Q/m,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大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把质量相等的铁锅、铝锅、铜锅放在同样的炉子上,炒同样的菜,最节省燃料的是(c铝 > c铁 > c铜 ) ( )A.铁锅 B.铝锅C.铜锅 D.三个锅一样5.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10℃时,它吸收了 J的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