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3.掌握利用平行线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4.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定理解诀边和角的计算问题.二、基础知识(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1.如图,在△ABC和△A′B′C′中,如果∠A=∠A′,∠B=∠B′,∠C=∠C′,.即三个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我们就说△ABC与△A′B′C′相似,相似比为k.相似用符号“ ∽ ”表示,读作“ 相似于 ”.△ABC与△A′B′C′相似记作“ △ABC∽△A′B′C′ ”.△ABC与△A’B’C’的相似比为k,△A’B’C’与△ABC的相似比为.注意:(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最基本的判定方法,也是最本质、最重要的性质.(2)在书写两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ABC∽△A’B’C’,则说明A的对应点是,B的对应点是,C的对应点是.(3)相似比带有顺序性,如△ABC∽△A’B’C’,则,反过来△A’B’C’与△ABC的相似比为.(4)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但相似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1.如图,当时,有,,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应用到三角形中,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在图(1)中,把看成平行于△ABC的边BC的直线;在图(2)中把看成平行于△ABC的边BC的直线,那么可以得到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图,若DE∥BC,则△ADE∽△ABC,我们称为“A型”。若直线DE交在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且DE∥BC,则△ADE∽△ABC,我们称为“X型”。由平行线获得相似常见的有两种基本图形:“A”字型和“X”字型.三、巩固练习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和,则∠BAC的度数为( )A.105° B.115° C.125° D.135°2.如图,,若,,那么( )A. B. C. D.3.如图,如果,那么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B. C. D.4.如图,,点B,E分别在,上,,则长为( )A.4 B.2 C. D.5.如图,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长为( )A. B.6 C. D.76.如图,直线,已知,,,则CD的长为( )A. B. C.6 D.7.已知M,N分别为AB,AC上的两点,且,,若,则AM的长为( )A.6 B.7 C.8 D.98.如图,在中,,,,,则AE的长为( )A.3 B.4 C.5 D.69.如图,在中,,,,,则的长为( )A.14 B.13 C.12 D.1110.如图,在中,点D在边AB上,过点D作,交AC于点E.若,,则的值是( )A. B. C. D.11.如图,已知,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巩固练习1.答案:D解析:,,又,,故选:D.2.答案:A解析:,,,.故选:A.3.答案:D解析:,,故A选项成立;,即,故B选项成立;,即,故C选项成立;,故D选项不成立;故选:D.4.答案:D解析:,,,,即,解得.故选:D.5.答案:A解析:,,,,,,,故选:A.6.答案:B解析:直线,,,,,,,.故选:B.7.答案:C解析:,,,,,,故选:C.8.答案:B解析:在中,,,,,,即:,,故选B.9.答案:A解析:,,即,解得:,故选A.10.答案:A解析:,,.11.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C、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