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自治的内容;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丰富形式;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含义。
2.关键能力: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和自治的内容;会把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的所见所闻。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好制度,有其独特优势,树立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的事例;会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法治意识:明确村规民约不能与国家法律冲突;明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4.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中去。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自治的内容;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丰富形式;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含义。
相关示范课
2.学习难点: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含义和表现。
【自主学习】
1基层群众自治得含义
2基层民主的特点
村民委员会性质:
4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6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7居民委员会的意义:
8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
9基层民主实践的做法:
达标检测
1.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基层民主创新十分活跃。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 )
①是完善基层治理模式的制度保障
②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能力
③彰显了中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生动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某社区把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作为服务居民群众的着力点,线上运用“一网统管”应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媒介,线下依托“巷邻坊”“非诉驿站”“人大工作站”“银杏议事厅”等服务载体,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该社区的做法( )
①创新社区自治组织结构,丰富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②创新居民参与途径,保障居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③提供便捷的居民议事平台,保障居民有效行使决策权
④激发社区活力,推进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湘潭县茶恩寺镇探索推行“微积分”治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从平安建设、移风易俗.美丽乡村、矛盾调处、守法诚信、志愿者服务等六个方面计分,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手机端APP小程序即时登记和线下报告两种模式获取积分。通过“微积分”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高涨。这表明,“微积分”治理模式( )
①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
②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有利于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③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基础,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④创新自治组织形式,提高居民自我教育和服务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年3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报道,长沙县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黄兴会展经济区引导石弓湾社区设立清风议事厅,乡亲们在此参与村里大小事务的治理和监督。通过清廉村居建设,决策更加公开、公正、廉洁各类矛盾纠纷也得到了有效防范化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这种社区治理模式( )
①丰富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②能调动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积极性
③创新了基层政权社会治理的方式
④有助于强化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地启动“千名干部下基层确保平安促发展”专项行动以来,40余名市直单位、乡镇驻村干部深入镇村一线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敲门行动”,共排查整改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领域风险隐患110余个,该镇还发动400余名党员微网格长、村民小组长通过“夜谈会”“板凳会”等方式,宣传安全知识、倾听民意诉求、排查收集安全隐患,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安全感。这些做法( )
①保障了村民的决策权,增强管理民主化
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③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④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丰富基层自治形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近年来,某镇积极探索“精网微格”治理新模式,借助“智慧村居”管理平台,在各村居推行“微格治理”工作方法,搭建金字塔式“户一埭一格一网一村”五级自治组织架构,代替原来的“村一组一民”管理体系,像绣花一样精细地治理“人、事、物、组织”。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 )
①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②改变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④保障了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推进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而良好的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治理体系。这种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新局面。这种乡村治理体系( )
①以自治为基础,完善了基层行政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地方治理能力
②以法治为保障,促进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反映民主的广泛性
③以德治为先导,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实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④以智治为支撑,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确保基层自治的高质高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约30平方米的区域内摆放着长桌、木凳和多媒体设备,一场居民议事会正在举行。这是某街道社区为居民搭建的公共事务议事平台,大家称它为“小院议事厅”。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近些年,像“小院议事厅”这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已在北京市的社区广泛推广运用。“小院议事厅”的广泛运用有利于( )
①推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释放居民自治活力
②拓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创新社区自治组织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④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基层政权的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某市城区各社区集结党群骨干力量组成“微服务”队伍,紧盯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抓落实,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及时收集和反映居民需求,实行“分类派单销号”,结合各自专业特长,精准、快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一举措( )
①充分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优势
②提高了基层群众自治机构的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提升当地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④有效发挥社区党群干部战斗堡垒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老小区停车位改造过程中,某社区居委会以居民协商议事会为载体,充分听取居民代表的建议和意见,使老小区停车位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该做法( )
①能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监督
②方便了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能提升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的行政效率
④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