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设计思路】《我家的好邻居》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内容。本课编写的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中“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本课旨在引导儿童认识邻里关系的重点要性,懂得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探讨邻里之间发生矛盾解决的办法。本课设计了“邻居家的小伙伴”、“邻居间的温暖”和“不给邻居添麻烦”三个板块。本课教学用两个课时完成,“邻居家的小伙伴”这一板块为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第二课时是“邻里间的温暖”和“不给邻居添麻烦”两个板块,重点是学会和邻居和睦相处,邻居有困难主动提供帮助,掌握解决邻里纠纷的方法。【学情分析】家庭生活之外的邻里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生活领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经验,但他们对如何与邻居家的小伙伴友好相处缺乏理性上的认识,有的学生在与邻居小伙相处时,还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邻里生活是学生从家庭生活走入公共生活的过渡,儿童的生活会与邻居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引导儿童认识邻里关系的重点要性,懂得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探讨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应如何解决,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懂得到邻居家串门,做到言行举止文明有礼。 2.通过演一演等学习活动,学会与邻居小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3.引导学生乐于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知道邻里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学会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有困难主动帮助,邻里有纠纷有效解决。【教学难点】让经验不丰富的儿童,体会邻里之间的温暖。【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认识自己家周围的邻居吗?课前老师来做一个现场调查,请认识邻居的同学举举手。2.预设:举手多的情况:看来咱们班的大多数孩子都有着不错的邻里关系。举手少的情况:的确,这就是现代都市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邻居的话题,一起学习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环节一:创设情境,认识邻居小伙伴1.老师有一个外甥叫东东,他上周搬了新家,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区,周围一个小伙伴都不认识,他好想认识一些新伙伴。你是怎么认识邻居家小伙伴的?能把你的方法告诉东东吗?师:我明白了这是主动打招呼的方法,还有吗?师:我听出来了,你加上了自我介绍,真棒!还有其他建议吗?(A板书“主动招呼”,主动和邻居小伙伴打招呼,拉近了彼此的距离。B板书“用语礼貌”,使用礼貌用语更受大家的欢迎。C板书“自我介绍”,简单的介绍自己,让邻居小伙伴快速的认识你。D板书“面带微笑”,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小结:东东听了同学们的建议,认识了好多邻居的小伙伴,还受到了邻居小伙伴方方的邀请呢。环节二:感受做客之礼、待客之道1.现在,我们就跟着东东一起去方方家串门吧。到邻居家玩,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一人当汇报员,一人来当记录员,列出注意事项。师:看来要注意的事项真不少,请你把它贴在黑板上提醒大家。师:懂礼貌,讲礼仪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哦。2.门开了,他们会说些什么?请两个孩子来扮演一下东东和方方。师:到别人家要先敲门,敲门也是有礼仪的,谁知道?师:敲门讲究一重两轻,有节奏的敲,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继续你们的表演。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们哪些行为值得肯定,哪些地方可以改进?3.看来串门的学问真不少,现在请给同学们当个小法官,快速判断一下课本上这些行为恰当吗?师小结:孩子们真棒!老师把我们今天的学习制作了一个小锦囊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四、拓展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邻里关系,经常说“远亲不如近邻”疫情期间的邻里相助感动了无数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五、总结邻里不陌生,守望一家亲——希望大家都能把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邻里交往礼仪运用到生活中,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精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