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导学案【课标解读】政治认同:明确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的构成、性质,明确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假言判断注意的问题。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判断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公共参与:明确运用选言判断、检验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预习自测】练一练:指出下面判断分别是哪种类型的判断?①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或焦虑。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④自私不是美德。⑤小明信任小华。【核心知识点】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复合判断的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3)复合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联言判断的结构:联言判断由联结项和联言支两部分组成。(3)联言判断的真假(性质):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2)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组成):选言支和联结项。①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②联结项: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③联结词: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也许......也许.......”“是……还是……”等。(3)选言判断的分类①划分标准:依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②类型: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判断的真假(逻辑形式)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注意事项和意义①正确使用选言判断应该注意: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穷尽选言支)②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条件关系的含义: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条件关系。(2)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3)假言判断的逻辑结构(组成)①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后件。②联结项:含义: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做假言判断的联结项。联结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4)假言判断的分类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有前件必有后件)。联结项:“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无前件必无后件)。联结项:“只有……才……” “必须……才……”“……才……” “除非……才……”“除非……不……” “没有……就没有……”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联结项:“……当且仅当……才……” “只有并且只有……才……” “……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5)假言判断真假的决定因素假言判断既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因此,如果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是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①原因: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②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判断的重要性①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②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体系构建】【习题演练】1、“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关于该联言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一定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是真的D.该联言判断的真假无法判断2、以下有关判断“张老师既教数学,又教物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判断结构是p或者qB.这个判断的联言支判断是“张老师教数学”C.当“张老师又教物理”的判断为假时,联言判断为假D.张老师不可能既教数学,又教物理3、对选言判断认识错误的是( )A.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B.常用的联结项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C.它是由联结项和选言支构成的D.它的联结项一般可以省略4、大嘴鲈鱼只在有鲦鱼出现的长有浮藻的水域里生活。漠亚河中没有大嘴鲈鱼。从上述断定中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①鲦鱼只在长有浮藻的河中才能发现②漠亚河中既没有浮藻,又发现不了鲦鱼③如果在漠亚河中发现了鲦鱼,则其中肯定不会有浮藻A.仅仅① B.仅仅②C.仅仅③ D.①②③都不能推出5、小明爸爸承诺,如果小明期末考试考年级第一,就带他出去玩。发生以下哪些情况,说明小明爸爸说话不算话?( )A.小明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小明爸爸带他出去玩了;B.小明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小明爸爸没有带他出去玩;C.小明期末考试没有考年级第一,小明爸爸带他出去玩了;D.小明期末考试没有考年级第一,小明爸爸没有带他出去玩。答案:复合判断-选言判断 复合判断-联言判断 复合判断-假言判断 简单判断-性质判断 简单判断-关系判断 CCD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